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葡萄根癌病属细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瓜类等,其中以桃树、李树、苹果、梨等危害极重,严重的造成绝收毁园。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根癌病属细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瓜类等,其中以桃树、李树、苹果、梨等危害极重,严重的造成绝收毁园。147团葡萄种植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05年建园起,现种植面积达8955亩,其中鲜食葡萄5000亩,主要  相似文献   

3.
甜瓜细菌性斑点病种子带菌及种子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菌性斑点病是新疆甜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999~2000年从田间采集感染细菌性斑点病的哈密瓜病种进行种子带菌测定,查明该病可通过种子传播,其种子带菌在31.2%~96.3%之间,用同一病瓜种子进行药剂处理试验,结果查明1%~5%HCl、1%H2SO4、100倍40%甲醛、0.1%升汞以及1%~5%的次氯酸钙进行种子处理,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链霉素、氯霉素效果较差,故应选用前者作为种子处理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瓜尔豆细菌性疫病是新疆新发现的一种病害,本文对4份瓜尔豆种子根据症状分为无症状型(占总调查种子数36.55%)、中间型(占总调查种子数51.94%)和严重变色型(占总调查种子数11.51%)三类,不同类型种子的室内发芽率、带菌率和出苗率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变色型种子发芽率最低,为31.11%;中间型和无症状型种子的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7.78%和63.33%;在室内培养基上进行种子带菌率检测,结果表明,严重变色型种子的带菌率最高,为51.11%,中间型和无症状型的带菌率为31.11%和24.44%。在水琼脂上严重变色型种子的出苗率为42.00%;无症状种子和中间型的出苗率分别为71.67%和90.00%。盆栽幼苗出苗和发病实验结果显示,无症状种子的出苗率为83.33%,而严重变色种子的出苗率仅为40.00%;不同类型种子的带菌率存在明显差异,无症状种子的带菌率为59.18%,而严重变色种子的带菌率为84.38%,远高出无症状种子的发病率;表明种子严重变色(或带菌率较高)都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继而造成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的降低。人工接种寄主范围测定结果显示,瓜尔豆细菌性疫病还可以感染、大豆(Glycine max)、豇豆(Vigna unguiculata)、绿豆(Vigna radiata)和芸豆(Phaseolus coccineus L.var.albonanus Baile)等豆科作物。  相似文献   

5.
葡萄霜霉病(plasmo para viticda)是葡萄生产上危害最严重,防治较难的病害之一。本文就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倍受青睐,由于连年轮作、重茬,马铃薯早、晚疫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后引起叶片严重卷缩,严重的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从而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护地、露地、春秋栽培马铃薯均可发病,常年损失20~30%。(1)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发芽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  相似文献   

7.
一、分布及危害苗木猝倒病,又称苗木立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苗圃均有分布,是育苗中的一大危害,每年苗木猝倒病的发病率都很高,严重的达6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8.
危害新疆西瓜的一种线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从新疆染病的西瓜分离到一种线状病毒,该病毒可经汁液传播侵染属于6个科的17种草本植物;染病的西瓜、哈密瓜和西葫芦引起植株生长阻滞、叶片皱缩、褪绿、泡斑、黄花叶以至坏死等系统侵染症状;该病毒可经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的病毒粒子为长约750mm的线形病毒粒子,在染病组织中形成风轮状内含体,证明该病毒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染病组织粗汁液提纯病毒制备物在SDS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与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具有多染病期的疾病在人群中传播所形成的疾病爆发情况,将疾病传播网络研究和生成函数理论与渗流原理结合起来,使得网络的拓扑结构更加清晰和便捷。把染病期分为n个阶段:I1,I2,…,In,得出了由一个染病节点开始在网络中传播所引起的疾病的爆发阈值、爆发规模、疾病爆发时染病节点的平均度、未染病节点的平均度等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种容易染病的作物,在南北方,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下,发生的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这些病害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高等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危害大豆的根、茎叶、豆荚、豆粒或整个植株。有的病害对产量影响不大,有的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整片大豆田枯死,有的使豆粒品质下降,售价降低,并影响出口外销。  相似文献   

11.
青枯病是蔬菜(尤其是瓜类)常见的病害,也是重要的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青枯病是一种危害全株性的土传、细菌性病害,主要靠灌溉水传播。一般在幼苗期较少显症,多在现蕾开花后表现急性显症。染病植株比健株稍矮,叶色较淡,在晴天高温的日间,病株茎和叶片自上而下萎垂,晚间和清晨尚可恢复,经34天或更短时间全株茎叶萎蔫枯死,但病株在短  相似文献   

12.
果树根癌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癌病是由根癌农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阐述了根瘤菌致病机制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葡萄圆斑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园斑根腐病是一种新发现的葡萄根部病害。2007年在垦区部分团场也发现了这种病害的发生。l症状1.l根部先在须根上发病入侵须根皮层,随后蔓延到肉质根部,在肉质根上形成红褐色圆斑,病斑扩大相互连接,逐渐深向木质部,随后木质部先变红褐色、褐色、最后呈黑褐色,严重的可能死亡。  相似文献   

14.
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曝死”,是芹菜的主要病害。露地和保护地都普遍发生,严重时造成绝产。叶、柄、茎均可染病,特别是叶柄感染后,产量损失很大。此病在芹菜贮藏期可继续为害,降低可食性,损失往往重于田间。  相似文献   

15.
灰霉病是近几年危害浙江省蓝莓产业的严重病害之一,分离和鉴定该病病原菌可以掌握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病机理,为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通过形态观察、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等方法,对引起蓝莓品种‘夏普蓝’灰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葡萄孢菌属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夏普蓝’进行病原菌回接后,叶片和果实分别出现褐色病斑和软化腐烂等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一致;将该病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菌落初期呈现白色,后转为灰褐色.分生孢子为单孢,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或淡褐色,大小为(10~15)μm×(6~9)μm;将分离菌株X1-1的rDNA-ITS序列(NCBI序列号:KT343755)与GenBank中已经报道的灰葡萄孢菌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二者相似度达100%.  相似文献   

16.
葡萄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进行调查和采样,根据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和寄主范围对葡萄灰霉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葡萄灰霉病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5~30℃,最适温度为15~25℃;生长的pH值范围是2~9,最适为3~6;光照条件对病菌的生长基本无影响;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木纳格和巨峰对葡萄灰霉病的抗性较强;甲基硫菌灵、亿嘉乐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农户管理粗放,不懂病害的防治,葡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已成为葡萄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只有充分认识葡萄的病害,在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上,将病害降到最低点,才能保证有更好的质量和产量,更大的增加农户收入。本文对葡萄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市雨季,雨量充沛,气温高,造成葡萄病害发生十分严重,一般的药剂抗雨水冲刷力弱,防效很难理想,为了找到葡萄雨季病害药剂防治十分理想的药剂,我们对8种农药进行了田间试验,经药后10、21天调查防效,发现:思科、敌力脱耐雨水冲刷,防效好,持效期长,为理想首选药品,杀毒矾、百毒清防效也不错。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葡萄根癌病的分布、病原的生化型、Ti质粒、寄主范围以及致病机制,评述了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防治该病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茄子是我市蔬菜生产中的主要莱种之一,年栽培面积3300多公顷,其中春季保护地面积约为1600多公顷。随着茄子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茄子专业化的生产,连作现象逐年增多,由土壤带菌而引起的病害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茄子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我市上辛口镇是茄子保护地种植集约化生产的主产区,据调查,上辛口镇木厂村因茄子连作重茬种植,使得土传病害大量发生,致使80%的茄子绝收,20%的茄子严重减产,给当地茄子生产和经济收益造成了严重损失。 天津农学院利用野生茄子作砧木,与当地主栽优良品种进行嫁接,可有效地控制茄子土传病害的发生,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茄子抗病钻木的筛选及繁种技术”对气流传播的病害“褐纹病”也具有较强的防治效果。该项成果筛选出的适合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的托鲁巴姆,刚果茄为较理想的抗病砧木。还可以达到自繁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