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整治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国开展此项工作已有多年 ,虽有成就 ,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 ,主要是人们对这一工作的认识还不清楚、深刻 ,于是反映在思想上就不重视 ,反映在行动上就不坚决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观望、推诿 ,难以尽职尽责形成合力。为克服以往之不足 ,本文就这一工作的特点作一初步分析 ,以利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性质层面上看 ,它具有战略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特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战略性任…  相似文献   

2.
以未成年人为主体实施的犯罪伴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对于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状况、新特点,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把握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研究未成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和教育好未成年一代,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有鉴于此,笔者建议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从而达到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追寻违法犯罪根源,研究预防对策,才能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预防其重新犯罪的目的,使未成年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如何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职能部门一项光荣职责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逐步呈现上升趋势,且呈现涉财型犯罪多、共同犯罪现象突出、犯罪年龄低龄化以及犯罪动机随意性等特征。未成年人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未成年人本身具有的心智不成熟、识别能力弱等自身特点有关,也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环境有关。因此,应当从加大对未成年的法制教育、强化政府对涉未场所的管理以及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防控体系等方面着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趋势发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危害.还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有的却已沦为罪犯,或者正向着犯罪的方向滑落,这不能不使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律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年龄趋向年轻化,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现行司法实践中的有关内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之社区矫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立法、执行主体、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项目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马保民 《科技资讯》2006,(24):188-188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使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极大变化,青少年这一群体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他们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非常容易偏离轨道,走向犯罪。仅2000年到2005年,我县累计未成年人犯罪即多达160多件,涉案人员120多人,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显现出低龄性、团伙性、暴力性等特点。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前途。故全社会都应对此予以关注,携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9.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明确了办案机关对未成年人记录的封存义务。但检察机关如何在司法实践中予以实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所具备的信息储存、信息沟通等功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互联网为人类建构起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的同时,也成为引发犯罪活动的一个重要诱因,尤为体现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中,并且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起到的诱因作用正在不断地加剧。  相似文献   

11.
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基层队伍的管理参与之间是辩证关系.以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为个案,从该街道社区基层队伍建设的情况来探讨社区居民参与的意义,发现其存在着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基层组织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提出以培养社区居民自治意识为基础并设立多样化的基层组织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犯罪人为中心的传统预防犯罪模式久不见效。通过对被害人的研究,发现在犯罪——被害的互动中,被害人自身存在的某些因素对于犯罪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能更有效地减少犯罪。以高发性的财产犯罪为例,案件很多时候是由于被害人自身的疏忽与过错造成。因此,树立被害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行为习惯,有助于减少犯罪被害的诱发性和易感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犯罪问题影响农村的稳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农村犯罪呈现出传统化、青年化、团体化、低素质化等特点,农村干部犯罪案件频发。农村犯罪的产生主要源于文化、经济、制度、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当前,预防和减少农村犯罪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熊佳 《科技信息》2008,(13):146-146
青少年犯罪是近几年来困扰中国社会治安的重大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我国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基于刑罚谦抑的司法理念,开始着手构建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制度的确立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鉴于书目推荐工作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以延庆县图书馆为例,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书目推荐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成年人书目推荐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发展结构也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商品生产经济演变为服务经济,专业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决策管理理念也在迅速的发展,高科技和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这一变化既送来了无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社区这一组织模式也在后工业化的巨变中不断经历着变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彤霞 《科技信息》2009,(21):I0216-I0216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经历短、涉世浅、作案动机和目的单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青少年自身素质差,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社会的栋梁,但是,青少年犯罪同成年人犯罪一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更严重的是在他们成长里程碑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障碍。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载体,城市社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有效促进社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该文从循环型城市社区的内涵出发,阐释了循环型社区的基本特征;以厦门市瑞景公园社区为例,对该社区建设循环型社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在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循环型社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雪楠 《科技信息》2013,(34):120-121
面对形势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完善该模式并加以推广,对无锡市社区居家养老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担负社会教育使命的县级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义不容辞. 阐述了县级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详细介绍了曲沃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做法,探讨了县级图书馆创新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