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考虑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通过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分别建立制造商不引入与引入直销渠道行为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的渠道进入决策产生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当通过直销渠道销售的成本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制造商选择引入直销渠道;制造商的渠道进入始终对自身及消费者有利,对零售商及环保不利。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当直销渠道成本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制造商渠道进入对闭环供应链系统有利;而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进入始终对系统不利。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更偏好于选择引入直销渠道,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进入策略与回收转移支付价格相关。最后,运用算例分析了回收模式与制造商渠道进入对闭环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环境绩效和社会福利的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考虑制造商负责回收和处理废旧产品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的微分对策模型,以废旧产品回收量影响的企业声誉为状态变量,利用反馈求解法得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在此基础上,假设奖惩临界值受企业声誉影响,得出奖惩契约协调下的供应链最优决策.通过对奖惩契约有和无两种情形的决策进行对比,得出废旧产品回收成本系数与企业声誉和奖惩力度均成反向变动关系;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采用奖惩契约能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量,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达到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的多赢;当供应链系统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相比无契约分散决策下供应链企业收益,奖惩契约的设计与实施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企业收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由一个主导零售商、两个竞争制造商以及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协调问题,分别在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构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讨论了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协调的分配机制.研究表明无论制造商间的竞争强度如何,分散式决策下的主导零售商总是获得了较其它成员更多的渠道利润.制造商间竞争强度的增强对扩大新产品的销量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都是有利的.成员合作可以有效地克服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双重边际"效应,且主导零售商总是获得了较其它成员更大的合作优势.  相似文献   

4.
双渠道竞争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销售渠道和双回收渠道并存下的闭环供应链中,分别以制造商和零售商为博弈领导者建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和对比了两种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均衡产品零售价、产品批发价、制造商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零售商利润和第三方利润的影响;分析了再制造成本、双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双回收渠道竞争系数对渠道成员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主导市场时,产品零售价、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和产品批发价往往低于零售商主导市场情况下的各种价格;而废旧产品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和制造商给第三方回购价不仅取决于市场力量结构还取决于消费者对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5.
在多个规划期情形下,研究了由制造商层、零售商层、需求市场层和回收商层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所有制造商生产同质产品,利用双渠道分销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交易渠道间存在竞争,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和零售商两种购物渠道存在不同偏好.利用变分不等式和互补理论刻画了网络中各成员的最优经济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运用修正投影收缩算法求解.结合算例探讨了单/双渠道、渠道间的竞争强度因子、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偏好系数及制造商的强制回收量约束对供应链网络各成员及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偏好大于一定程度时,双渠道对制造商有利,而对零售商不利;电子渠道竞争强度因子对网络成员的利润影响较大,制造商应加大网络等方面投资;当消费者对电子交易渠道的偏好增加时,制造商利润先减后增,制造商在开设电子商务时应把握合适的切入时机,且不要因暂时的利润降低而关闭电子营销方式;单/双渠道情形下,政府的强制性回收量约束均会对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当回收量约束超过某一值时所有成员会动态调整其策略而改变供应链网络的均衡状态.通过研究,以期对闭环供应链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企业决策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零售商竞争型供应链结构中网络零售商的线下市场进入策略及产品定价问题,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单个传统零售商和单个网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网络零售商是否开通线下渠道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成员利润,分析了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情形下,随着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网络零售商利润先增再减,存在极大值点.网络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因为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开设而得到优化,当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低于特定阈值时,网络零售商新增线下渠道也将使得传统零售商获利更大,此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利润都将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刻画闭环供应链回收数量函数的不足,构建了与销售数量和回收价格均相关的回收数量函数.分析了三种情形下(两个零售商参与回收,一个零售商参与回收和制造商回收)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表明:新品与再制品的成本差越大,制造商越倾向于选择两个零售商进行回收;然而,当新品与再制品的成本差较小时,选择一个零售商回收或制造商自行回收,会受到市场规模大小,吸引系数和游移系数的影响;并说明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制造商、消费者和社会环境都是有利的,为制造商选择回收渠道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回收渠道决策的效率,主要采用Stackelberg博弈,在竞争的制造商共用零售商的市场结构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过程。经过分析论证得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是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当竞争程度较低时,制造商选择零售商间接回收废旧产品,竞争程度较高时,制造商选择不回收废旧产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对制造商回收成本的分摊行为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考虑了两种不同的分摊方式:1)零售商直接为制造商分摊一定比例的回收成本;2)零售商与制造商通过协商(bargaining)的方式确定成本分摊机制.建立了零售商分摊的闭环供应链模型(CSR)和制造商、零售商bargaining分摊的闭环供应链模型(CSB),并进一步将这两种模型与无成本分摊下的集中与分散决策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与无成本分摊的分散化闭环供应链相比,成本分摊对制造商和闭环供应链系统始终有利,且bargaining的分摊方式优于零售商直接分摊的方式(CSB(?)CSR).其次,CSR模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情况均得到改善,但CSB模型中零售商的利益受损(低于保留利润).因此进一步利用两部收费制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CSB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契约参数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情况均得到改善.最后,运用算例分析了参数对模型均衡及契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存在网上直销以及实体店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实体销售商有进一步体验以及披露产品信息的情况下,制造商的两种"搭便车"效应对信息披露决策和定价决策的影响.建模描述了供应链两个渠道的终端消费者效益,得出纳入消费者关注度和信息搜索成本的渠道需求,分别得到单一和双重"搭便车"效应模式下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信息披露条件,分析了信息搜索成本、消费者关注度以及渠道间产品质量差异对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得到终端搭便车效应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考虑搭便车时,零售商只有在产品质量处于一定区间且批发价足够低时,才会披露质量信息;信息搜索成本增加、渠道间产品差异缩小以及消费者对渠道产品关注度提升,都将一定程度地抑制零售商披露信息的意愿;终端搭便车使得零售商更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消费者关注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双重模式下零售商披露的信息将多于仅有批发价搭便车时的情况;终端搭便车效果系数足够高时,终端搭便车效果越好,制造商更愿意付出一定代价引诱零售商披露信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游制造商具有多种产能策略、下游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的两层供应链系统,利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产能策略下的企业决策及利润。针对可扩张的产能策略,设计了由批发价和转移支付组成的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结果表明:当初始产能水平低于某一阈值时,进行产能扩张是制造商的占优策略,且可以同时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如果产能扩张成本系数较低,零售商改善促销效率的>行为对其自身有利,反之则不利,但始终对制造商有利;在可扩张的产能策略下,两部定价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但应根据初始产能水平状态而调整契约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类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其中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之外,还通过网络直销商店销售产品.目的是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互动,以揭示直销渠道的作用和影响.综合考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对渠道的接受程度,通过消费者效用选择模型得到直销和零售渠道的需求.在批发价外生的情况下得到了直销和零售渠道的定价均衡并进一步分析了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发现直销渠道对于制造商而言作用是多重的,一方面,直销渠道拓展了制造商的产品市场,在零售商的市场区隔之外满足了更多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直销渠道给零售渠道以潜在的威胁,迫使零售商降低零售价格.最后分析了制造商具有批发价定价权时的渠道结构选择问题.为企业建立和分析网络销售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闭环供应链成员公平关切的情形下研究成员及整个系统的差别定价最优决策与协调策略,通过比较公平中性与公平关切情形时的结果以分析公平关切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系统都是不利的;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不利、对零售商有利,其使得两者的利润一减一增,但整个系统利润保持不变且产品价格、销量不受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公平关切行为的情形下,当双方的公平关切程度逐渐增加时对制造商有利,当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减小、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增加时对零售商有利.本文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仅制造商具公平关切和仅零售商具公平关切行为时的闭环供应链,以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plores bundling and pricing decisions for two complementary products in a two-layer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multi-product manufacturer and a retailer. We establish four different pricing models under cases of decentralized decision, while considering different portfolio-bundling strategies of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A game-theoretical method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outcomes in each scenario. By furthe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maximum profits of all four possible scenarios, optimal bundling and pricing decisions for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Model extensions an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enriched to highlight the factors affecting optimal decision-making. Finally,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managerial insights are summari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upstream manufacturer always profits more when he sells complementary products separately. However, the optimal bundling decision of the downstream retailer is jointly determined by product complementarity (as a major factor) and the difference of product profitability (as a secondary factor). Market power cannot exert an influence on both optimal bundling decisions, but it can partly affect pricing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产品双渠道对延保模式的重要影响,应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了无延保的基本模式、制造商提供延保的模式和零售商提供延保的模式,对各模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制造商提供延保会降低产品批发价。(2)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延保均会使产品零售价降低,且均能增加双方的利润。(3)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延保均能提高供应链的绩效,当零售渠道更有吸引力时,由零售商提供延保对供应链更有利;否则,由制造商提供延保更有利。(4)对于制造商来说,当其直销渠道更有吸引力时,自己提供延保更有利;当零售渠道更有吸引力时由零售商提供延保更有利。对于零售商来说,无论其渠道吸引力如何,都由自己提供延保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
研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双向竞争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回收决策问题.分别在制造商、零售商及二者同时回收三种渠道结构下,分析了制造商的CSR意识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渠道结构下,制造商的CSR意识均利于降低新产品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及零售价格、扩大市场需求、增强废旧产品回收效果.制造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