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0,(18):23-23
<正>高性能《电力电缆附件用有机硅新型材料》是2006年度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项目采用加成型硅橡胶硫化体系、新型硅橡胶连续成型  相似文献   

2.
对炔基有机硅烷及多苯芳烃基有机硅烷的研究,文献中已有少量报导。多苯芳烃基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有的用作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添加剂,有的用作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剂,还有的用来制备耐高温树脂、涂料等。炔基硅烷可以用来合成多苯芳烃基有机硅烷,利用含炔基的二氯硅烷可以得到侧链为炔基的硅—硅链高聚物。对硅—硅链高聚物的研究,近年来发展的很快。人们发现,这类聚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  相似文献   

3.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硅树脂,并与C60/甲苯溶液复合,制备了C60/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借助热重、紫外-可见、红外、光限幅测试(连续输出YAG激光光源,λ=1.319 μm)等手段,研究了C60/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透射率、结构和光限幅特性.结果表明C60/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室温到800 ℃总失重仅10%,透射率较高,1 100~1 000cm-1是Si-O-Si的特征吸收峰,光限幅能量密度仅80 J/cm2,损伤能量密度阈值达1.8×103 J/cm2.  相似文献   

4.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锌树脂(交联聚合物1),随后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备线型有机硅树脂(线型聚合物2),最终制备了丙烯酸锌/有机硅半穿网络水凝胶树脂。通过DSC表征了树脂的热性能,通过SEM表征了树脂的表面形态,通过重量法表征了树脂的溶胀率和抛光速率,通过浅海挂板证实了树脂优秀的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10,19(18)
高性能<电力电缆附件用有机硅新型材料>是2006年度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项目采用加成型硅橡胶硫化体系、新型硅橡胶连续成型等技术,开发出应用于电力行业高中低压电力电缆附件的绝缘保护制品:冷缩式电力硅橡胶套管和预制式电缆附件用液体硅橡胶,用于制备户内户外电缆终端、10-35kV电缆接头、合威绝缘子等电力电缆附件.  相似文献   

6.
聚酯/SiO2/有机硅复合涂料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硅酸乙酯和有机硅氧烷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透明的SiO2/有机硅树脂,然后与聚酯进行缩合反应,在聚碳酸酯(PC)表面上制备硬质的聚酯/SiO2/有机硅复合薄膜.探讨聚酯和SiO2/有机硅树脂配比对复合涂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紫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两种通用牌号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制备出一种能耐700℃的高温涂料,并对低熔点玻璃粉、滑石粉、铝粉和硅烷偶联剂在有机硅耐高温涂料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试验发现,有机硅树脂、低熔点玻璃粉、铝粉、滑石粉、硅烷偶联剂质量分别为30~50g、20~30g、1.5~6.0g、10g和1.5g时涂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用环氧树脂对有机硅共聚物进行改性,得到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中形成的Si-O、Si-C骨架,使树脂涂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采用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掺锑二氧化锡和纳米二氧化硅混合粒子进行改性,将此纳米粒子作为热反射涂料的颜填料使用,结果表明:当纳米粒子含量在3%时,涂膜的耐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混合烷氧基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为原料,以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水解-缩聚法制备了三甲基硅基封端同时包含乙烯基、氢、苯基的体型聚硅氧烷(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树脂),配合氯铂酸-乙烯基硅氧烷催化剂和抑制剂,配制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漆.研究了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树脂合成工艺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的浓度、水/烷氧基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制备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硅乙烯基、苯基含量和硅氢/硅乙烯基配比对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水解温度为60℃,反应时间4 h,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4%,水/烷氧基配比为0.5∶1.当硅乙烯基摩尔分数为7.8%,苯基摩尔分数为45%,硅氢/硅乙烯基配比为1.26∶1时,拉伸及弯曲性能最佳.采用红外、核磁、TGA等手段对无溶剂有机硅浸渍树脂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并测试其机械、耐热和绝缘等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一凝胶方法和旋涂技术,用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经过水解、缩聚和干燥,最后在NdFeB磁粉表面形成了有机硅树脂薄膜(厚度用旋转的速度控制).用SEM,TG和DTA技术对包覆有机硅树脂的磁粉表面形貌和组成及防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包覆磁粉的磁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前言功能有机硅衍生物近来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在有机硅单体或聚合物分子上引入各种天然活性物质,其生成物具有高效、特异催化性能,有的达到固相化酶的作用。硅橡胶化学偶联上各种酶,在国外已有人做了不少工作。[1,2,3]1968年,R.A.Messing[4]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2.
碳化硼的改性及其在有机硅树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碳化硼粉体与有机硅树脂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碳化硼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了表面改性的工艺条件及改性的碳化硼粉体对有机硅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接触角的测定,确定了改性工艺。偶联剂用量为碳化硼粉体质量的5.0%,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3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偶联剂在粉体表面产生了有效吸附,改变了粉体的表面性质。涂层机械性能、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测试的结果表明,改性的碳化硼粉体与有机硅树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以其独特的性能和众多的产品形态继续开辟着新产品、新技术、新用途的历史。1986年国外有机硅产品增长率估计为10%左右。在有机硅产品开发中,利用有机硅所具有的光反应性,生物活性,与其它材料的亲和性和反应性等,与电子、能源、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先进技术紧密结合,正在形成以有机硅高功能化和赋予其它材料新机能为目的的技术开发潮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聚合物改性该领域是今后发展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除曾经报导的聚氨酯匀泡剂用聚醚改性硅油、抗血栓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改性硅橡胶、有机硅聚酰亚胺新材料等以外,1986年开发的新产品有: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实现了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苯并噁嗪的共混,该共混物中3种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和分析,包括红外光谱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索氏提取法,建立了一种可直观、定量地表征硅橡胶功能涂层交联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索氏提取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采用此方法,结合功能涂层中硅橡胶树脂微观结构、固化性能的分析,初步建立了硅橡胶功能涂层催化剂浓度与交联度的关联关系。最后,采用统计力学的方法对硅橡胶功能涂层临界交联度进行了计算,依据测定的交联度定量地研究了硅橡胶功能涂层的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粘土矿物增强硅橡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物理化学方法的处理,使粘土成为能改善有机硅橡机械物理性能的增强剂,并探讨不同生产工艺对硅橡胶制品机械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土遗址加固保护加固材料众多,不同材料各有利弊,为寻求理想的加固材料,加快保护进程,首先对当前常用加固材料水玻璃、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树脂等从物性特征上分析其加固特点,得出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树脂乳液(硅丙乳液)性能较优良.以榆林明长城土遗址为例评定其加固效果,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耐水和耐盐腐蚀试验等,结果表明硅丙乳液加固土遗址效果良好,可为实地加固保护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玻璃钢瓦主要由玻璃纤维或玻璃布等基质材料、树脂和固化剂制成。由于采用的树脂可以用苯乙烯、酚醛树脂(PF)、改性酚醛村脂、吠喃树脂、有机硅树脂(SI)、环氧树脂(EP)或不饱和聚酯(UP)等。因而玻璃钢瓦也就有多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机硅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有机硅的羟基与环氧树脂缩合,提高环氧树脂浇注体的伸长率,粘接强度.通过甲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与其他液体橡胶比较,对环氧树脂从伸长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粘接强度等方面的影响来证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南海嘉美化工厂与广东省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研制和开发的主要产品有:RTV-1有机硅密封胶(包括酸型、醇型、肟型),RTV-2高性能模具胶,加成型高性能模具胶,液体注射成型硅橡胶,纸张隔离剂,各种硅油及其深加工产品。其中 RTV-1有机硅密封胶已建成6000T/年工业化装置,其产量居全国第一。技术先进,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行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出口香港、东南亚等地。该产品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40℃~200℃)长期使用,耐气候老化(作为建筑密封材料使用30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