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人口、产业等向城镇集聚作为这一过程的显著标志,使得城镇建设用地数量急剧扩大,农业用地面积相应减少.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认为城镇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的博弈是土地集约利用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然后,深入剖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争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要素,重点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2.
田治安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7):60-60,36
安徽之所以是欠发达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滞后,城市带动力不强。"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城镇化发展大有作为的时期。要抓住机遇,拉开城"架",尽量做大城市规模;打开城"门",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夯实城"力",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加快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阐述了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步入新阶段、面临新机遇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加快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需要突出把握四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孙晓亮 《天津科技》2013,(5):120-1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约瓶颈。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中的乡镇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城乡经济差距等重大问题。乡镇发展的成功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型。  相似文献   

5.
南阳地区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是河南省距离省会郑州最远地区之一,是典型的行政经济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很低,经济不发达。本文在阐述城镇化及评价标准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南阳地区城镇化现状和南阳地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推进南阳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河南城镇化也将步入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新时期,为促进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如下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城镇化健康发展投融资机制;四是探索建立城乡利益平衡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既成效显著,也有包括用地粗放、人口城镇化程度低、城乡之间要素流径不通畅等美中不足,大大制约着城镇化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不仅要坚持集约用地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原则,而且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促进农民工融人城市社会,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农民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严重缺位的现状,定期对有相关需求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浅论城乡规划与城镇化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  吴瑞琴 《科技信息》2010,(9):361-361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开始呈现出逐渐加快的发展趋势,致使不少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布局出现了无序甚至失控的局面。为此,必须妥善解决好诸如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计划经济、转换时期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特点、问题、变化作了分析讨论。提出了用户导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将成为我国农业推广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及产城融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为一个多维概念.鉴于目前城市化水平测度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丰富内涵的现实,剖析城市化的内涵,并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5-2009年辽宁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经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次表现为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但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贡献正在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对策,强调区域城市化各个因子的均衡发展是促进辽宁省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违反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的问题,并提出了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契机,利用城镇化过程控制人口增长、保证农业与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最终实现大、中城市与特色小城镇共同繁荣,实现农民真正城镇化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为我省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比较分析了1995—2010年吉林省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城市化水平关系,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就业共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平市综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15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2)四平市城市化人口主要为市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这是四平市呈现“虚城市化”的主要原因;(3)四平地区工业发展的较好大环境和资源基础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贡献较大,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4)四平市就业结构为“一、三、二”模式,就业结构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2011年山东省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综合指数计算得到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方法,讨论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都在逐年提高,发展速度快,提升空间大。认为近十几年来该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由不健康向亚健康转变,健康状况逐年好转,但与健康区域生态系统水平有一定差距。山东省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单向动态因果关系,前者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冲击响应较为明显,而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则对城市化水平冲击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金融支持不够。本文首先介绍了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的状况和畜牧业金融支持现状,然后分析了当前畜牧业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发展安徽省畜牧业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安徽省17个市的饭店业现状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排序和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出3种类型,力求能较精确地表述安徽省饭店业投资过剩和不均衡分布的程度.为有效提高安徽省旅游饭店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平衡安徽省各市饭店业投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2007~2012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建立安徽省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研究安徽省内产业结构调整中,省内不同城市和地区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生态污染等不同角度所产生的综合效果,并据此对安徽省内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区域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系统是由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系统协调是这一复杂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之间不断协同、相互促进,由不协调到协调、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更高程度的协调,循环往复的动态变化及其过程.基于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标准,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线性加权模型和离差系数法得到辽宁省2002-2011年间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得分及其所辖14个市的协调度.通过对辽宁省协调度变化及协调度类型的时空演变分析,得出辽宁省区域系统具有系统协调度类型以基本协调和比较协调为主、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市域系统协调度类型分化显著、总体上呈良性发展趋势等4个结论.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湖北省是一个较发达的省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超特大城市武汉的GDP总值超过省内其他11个大中城市的总和;全省人均GDP总值最高的十堰城区为全省最低的5县环绕,两者的最大差距达12.5倍;有8个县人均GDP未达世界上极端贫困线标准,16个县市未达贫困县标准;而最高记录却逼近3000美元,可称实现富裕标准,分析认为应用汽车拉动和高科技产业拉动的双拉动模式,实现武汉、宜昌和襄樊三大城市圈建设,对特困县和贫困县实施特殊政策,就可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和经济潜力5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并将11个地区分为3个层次。之后找到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区位、经济基础、行政及资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