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东南亚的反美怒潮正在空前地汹涌澎湃。美国资产阶级报刊对于美国侵略东南亚、特别是侵略南越的失败,一再发出惊慌的嗥叫。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员鲍德温承认,南越的“军事形势已经恶化了”,“在有些地区,形势的确是悲惨的”。《华盛顿明星晚报》的威尔逊慨叹:“在东南亚,从越南、柬埔寨直到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老挝,西方的地位在迅速恶化。”美国的负责官员惊呼:亚洲各国“民族主义的热情汹涌澎湃”,到处“冒烟欲燃”了。这些话倒也反映了当前反美大风暴的景象。这是美帝国主义战后以来对亚洲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必然结果,而目前美国要推行这种政策是越来越困难了。  相似文献   

2.
反对美国的侵略战爭政策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疯狂地加紧推行“逐步升級”战略,扩大侵越战爭。它一面大举增兵南越,命令美軍直接参战,一面派出强盜飞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濫施轰炸,甚至侵犯到越南首都河內的外围和中越边境的越南城市老街。美帝国主义这种赤裸裸的侵略行动,严重地威胁着印度支那、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包括美国  相似文献   

3.
佐籐政府上台以来,更加投靠美帝国主义。它不遺余力地为美国侵越战爭效劳,它秉承美国的旨意强行通过“日韓条約”,把日本紧紧地拴在美国的战車上。佐藤政府如此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在亚洲的战爭政策和侵略政策,是有着明显的野心的。这就是企图借助美国的势力,实現对外侵略和扩张,在亚洲重新建立一个殖民势力范围,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本文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日本反动统治集团如何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扩张活动。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死灰复燃的日本軍国主义势力,已經日益成为亚洲各国独立、和平和安全的严重威胁,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警惕。——編者  相似文献   

4.
下面摘譯的两篇文章,供认美帝国主义在菲律宾和拉丁美洲的困境。前一篇文章說:菲律宾反美情緒的日益增长和“菲律宾第一”的政策,将使美国在亚洲的“一个骨牌倒下去”。后一篇文章也无可奈何地供认,拉丁美洲也已变成了一个“一触即发的”“爆炸性”的地区。美国侵略者陷于这种狼狽的境地,自然不是什么“反常的現象”,也不是美国刺刀和金元所能改变得了的。只要美帝国主义奉行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只要美帝国主义推行新殖民主义,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革命斗爭就一定会有更大的兴起。——编者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已成为美苏政治交易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自成立之后,一直被美帝国主义利用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成为美帝国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干涉和鎮压民族解放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近几年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到处遭到惨重失敗,于是联合因便被它当作一根救命草紧紧抓住。肯尼迪在总結美国利用联合国对刚果(利)的侵略时就曾說过,“只有通过联合国,才能最好地推行美国的目标”。赫魯曉夫修正主义集团执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路綫。他們从現代修正主义集团的  相似文献   

6.
美帝国主义一貫吹嘘它的对外援助是为了和平,为了帮助不发达国家的經济建設。但事实是,美帝国主义在对外援助的幌子下变本加厉地推行它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到处掠夺別国的资源,扶植反动势力以鎮压民族解放运动。下面登載于1962年8月6日华尔街的喉舌《美国新聞与世界报道》上的这一篇文章承认,增加对远东的軍事援助,目的是为了对付那里“赤色”的“威胁”,这是大家熟知的美帝国主义进行侵略的慣用的借口。这篇文章还供认了所謂对外援助,只不过是“对美国經济的一笔津貼”,刺激美国商业活动,使美国壟断资本有高利可图。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譯。——编者  相似文献   

7.
美帝国主义在侈谈和平的同时,不但丝毫并不放弃它独霸世界、奴役世界人民的根本目的,反而变本加厉地推行扩军备战政策。特别是近几年来,导弹生产的疯狂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备战活动中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导弹拨款、国内外导弹基地的大量修建、研究计划的层出不穷,以及美国统治集团关于加速发展导弹的狂妄叫嚣,充分地暴露了美帝国主义假和缓、真备战,假和平、真侵略的两面手法。  相似文献   

8.
多数在哪—边? 战后时期,美帝国主义一向把联合国看做它独霸世界和推行侵略政策的一个工具。这个本来的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合作的国际组织,的确曾有不少违反宪章的、为美国侵略政策服务的可耻纪录。特别使人难于忘记的是,美帝国主义曾经用联合国的招牌,在朝鲜进行了三年的侵略战争,使这个国际组织的声誉在各国人民面前降落到最低点。美帝国主义也一直怀忆着这个时期在联合国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企图继续利用联合国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最近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都扬言要把台湾海峡问题提到联合国去,就是出于这一明显的阴谋。但是,美国代表团这次到联大十三届会议上去,心情是相当复杂的,并不象他们走进联大第五届会议的会场那样趾高气扬了。  相似文献   

9.
[说明]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继续执行疯抂的侵略和战爭政策以及它的阴謀颠复活动,进一步到处激起被压迫人民革命斗爭的怒潮。一年来世界各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不断地向前发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对垄断资本、反对帝国主义战爭集团的斗爭,震动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北美和西欧。美帝国主义越来越陷于世界人民的重重包圍中。亚洲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来,即使  相似文献   

10.
1964年是整个非洲的大好革命形势继续深入发展的一年,是非洲人民反美怒潮空前高涨的一年。这一年以东非岛国桑给巴尔人民的反美斗争开始,而以岁尾整个非洲奋起声讨美帝国主义直接武装侵略刚果(利)达到新的高潮。“美帝国主义滚出非洲!”的吼声,响彻非洲的每一个角落。反美的声势如此之大,参加的人如此之广泛,持续如此之久,在非洲是空前的。这表明,随着美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1.
美帝国主义是对亚非国家进行文化侵略的老手。长期以来,它在对亚非国家的侵略活动中,比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早在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传教士就开始侵入亚非许多地区进行传教、办学校、办医院,从事精神侵略活动,传播和塑造虚假的“美国形象”,物色和培养维护美国利益的外国代理人。二十世纪以来,美国的文化侵略活动不断有所发展和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广大地区成为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世界形势的发展对美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日益不利。它为了镇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推行新殖民主义统治,更加紧运用反革命的两手策略。除了采用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手段以外,还进一步把对外文化侵略活动提高到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     
美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新挑衅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太阳报》在评述美国亚洲政策的社论中写道:“美国在世界这一地区的政策正受到朋友和敌人的挑战”。“美国的亚洲政策在肯尼迪政府期间开始动摇,而在约翰逊政府期间则显露了垮台的迹象”。这就是说,面对着亚洲人民反美怒潮的不断兴起,连华盛顿的宣传机器也不得不供认,美国在亚洲的侵略阵地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动摇。  相似文献   

13.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帝国主义对外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妄图独霸全球,奴役全世界人民。在美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中,侵略和控制处于美国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辽阔的中间地带、扑灭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后十几年来,美帝国主义一方面在中间地带组织矛头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集团,积极准备反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争,另方面也在反对社会主义的烟幕下,直接侵略和奴役这些地区的人民,对当地的  相似文献   

14.
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战爭愈来愈遭到全世界人民的憤怒譴責,愈来愈遭到美国人民的激烈反对。随着約翰逊政府一步步扩大侵越战爭,美国人民反对这个侵略战爭的运动也在一步步扩大和深入。美国人民正在觉醒和行动起来,同全世界人民一起,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展开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的共同斗爭。这一运动爆发在美帝国主义統治的心臟地区——美国国內,对約翰逊政府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約翰逊政府在国外被越南人民和世界人民打得焦头烂額,在国內又遭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內外夹攻,四面楚歌,处境更加狼狽。  相似文献   

15.
“腐朽透顶的美帝国主义”这个讲话连载从本期起刊出了。在这个连载里,准备用较通俗浅显的事例,从美国的侵略政策、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精神面貌等方面来揭露美帝国主义腐朽没落。希望通过这个讲话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世界人民的公敌——美帝国主义实际上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相似文献   

16.
同美国国务院关系密切的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出版的“外交”季刊,在它今年一月号上发表了该刊主编汉密尔顿·菲希·阿姆斯特朗所写的评论美国对东南亚的政策的文章,题目是“关于中国边界一带地方的一些想法”;副题是:“中立够了吗?”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副题就可以看出,作者是为美国统治集团拉拢亚洲民族主义国家和加强控制中间地带的侵略活动献策的。这篇文章明显地反映出美国战后积极推行的军事集团政策和支持、扶植亚洲各国反动派的政策已经遭到严重的失败,美帝国主义和它一手搞起来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已经陷于十分孤立的地位。亚洲各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不满在猛烈增长,对于在它支持下的本国反动派的不满也越来越猛烈增长。没有参加集团的民族主义国家的的当权派对美国支持侵略集团成员国的行动也表示不满。这引起了美帝国主义的惊慌不安,他们谋求改变手法来达到他们原来的目的。这篇文章正是就此目的向美国当局献策。作者认为,美国通过军事援助和拼凑军事集团进行侵略的做法太露骨了,引起了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人民的愤怒反对和某些当权派对它的不满与疑惧,因此是行不通的了。为了保持它的侵略势力和威信不坠,作者挖空心思地鼓吹采用“不会触怒其它国家”的方式,“把不发达国家作为友好的中立国,而不要设法使它们作为盟国”。这就是说,要更狡猾和隐蔽地进行拉拢诱骗,实质上是在保持军事集团的同时,企图以非军事的同盟形式,把目前尚未参加集团与保持不结盟政策的国家组织起来,从经济上、政治上加强控制,把它们纳入美帝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轨道。而其最终目的,还是在将来有利时机组成更大范围的所谓“共同防御”组织,美国则直接地或通过它所操纵的联合国加以操纵和利用。这个献策人建议的步骤是先从经济、文化方面着手,从经济方面除短期“援助”外,还要用所谓长期“援助”计划来把一些些国家套进去,让它们骑虎难下,从而一步比一步更深地陷入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例如关于印度河水系的所谓尤鲁·布莱克计划,所谓湄公河计划,文章里就直言不讳地说出了美国的着眼点——只要各有关国家一上了马,美帝国主义就可以运用停止“援助”等手法,来胁迫它们顺从美国,听其指挥。在所谓文化方面 ,他也建议把参加军事集团国家与非军事集团国家拉在一起,扩大文化侵略。他以为这样美帝国主义和它拉拢的军事集团国家就可以摆脱它们所陷入的被动和孤立状态。当然,这种手法是不能达到美帝国主义预期的目的的,在亚洲各国人民日益觉醒之下,这套欺骗做法的结果只会使美帝国主义自己更加孤立。这个帝国主义策士最后还招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已经在西方破产,在亚洲则不值得再提,而是干脆搞军事专制与个人独裁,更能适合美帝国主义的企图。从今天全世界各国人民愈来愈强烈的反帝风暴来看,这篇文章很能反映出美国成为过街老鼠的狼狈相和妄图用两套手法来挽救其失败的侵略野心。这是一篇有用的反面教材。我们把它摘要译登在下面,并为了醒目超见,加了些小标题。  相似文献   

17.
侵略的主要工具美帝国主义利用教育手段来为其侵略政策服务已有很久的历史。近年来,教育渗透活动在美帝国主义对外精神侵略中,特别是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新兴国家进行精神侵略的总攻势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去年年初曾表示,教育和文化交换是“我们在今天革命和辅变的世界中指导外交关系的重要的和有力的工具之一”。美国前文化教育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姆斯也曾指出,教育和文化事务在完成美国对外政策的长远目标方面,“并不仅仅是一些‘边缘利益’”,它们“同政治、军事和经济事务同样重要”。曾参与美帝国主义对外教育渗透活动的  相似文献   

18.
美帝国主义在亚洲拳养的又一只走狗曼德列斯在土耳其人民的铁拳打击下垮台了。这是土耳其人民、亚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的重要发展。美帝国主义一向把曼德列斯政府看作是推行其扩张侵略和战争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作为进攻社会主义阵营的跳板和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宪兵。因此十年来,它不惜工本地扶植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德、意、日法西斯的地位,企图在全世界建立一个空前未有的大帝国。为了追求这个血腥的目标,美国历届总統从杜魯門、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到約翰逊,他們独霸世界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总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越来越发展,越来越疯狂。苏联新領导一心想搞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竭力替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塗脂抹粉,宣揚什么艾森豪威尔的“温和”,肯尼迪的“冷靜”,約翰逊的“慎重”,把美国統治集团分为“明智”派和“好战”派,企图以此散布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已經改变的謬論,为他們的修正主义投降路綫遮丑,并麻痹世界革命人民的斗志,为美帝国主义效犬馬之劳。战后以来,美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充分表明了它的侵略本性是不会有一絲一毫改变的。事实胜于雄辯,且看以下一些主要事实。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軍政要員鮑尔斯、哈里曼、麦克納馬拉之流,往来穿梭于东南亚各地;3月上旬,美国又在菲律宾碧瑤秘密举行了“远东使节工作会議”,商討美国目前对亚洲政策。种种迹象表明,美帝国主义正在整个亚洲地区加紧推行新的侵略部署。这个侵略部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美帝国主义对越南南方的武装干涉。这一干涉最近越来越猖獗,美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