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关系推至风口浪尖.本文首先阐释了教育的价值体现,而后找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本质衔接点——人力资本理论,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二元分割现象.人力资本因素中的学历、学校类别、专业类别和政治面貌,以及社会资本因素中的家庭收入、社会关系积累、家庭所在地和父亲职业等因素都有助于大学生在城镇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其中学校类别的作用和影响力最大.在城镇二元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成本和就业满意度都起着作用和影响.整体而言,不管在哪种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只是起到人力资源配置的辅助作用,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是健康和良性的.  相似文献   

3.
杜琳 《科技资讯》2014,(2):173-174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由于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减弱、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问卷法对423名中小学生所面临的挫折源进行考察。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的挫折源主要有人际关系、家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学业状况、感情、竞争、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7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挫折理论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了加强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挫折教育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的关系推至风口浪尖。本文首先阐释了教育的价值体现,而后找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本质衔接点——人力资本理论,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外国职业教育资料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发达的职业教育状况作了分析和归纳,认为对各国职业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新理念主要有终身学习、市场理论、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理念、劳动力本位等四种.然后分别对这四种理念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教育和农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利用1985年~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收入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了模型的动态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收入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二者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长期的,显著的.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密云水库流域村镇为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居民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环境意识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水库环境状况关注较低,虽对环境保护持积极支持态度,但存在依赖政府心理,参与意识较低.分析发现,教育是影响环境意识的最主要因素,性别、劳动力数量、家庭支出和居住所在地也对环境意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儿童心理问题的增多,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但在当代中国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校,作为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家庭在这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重点论述现代家庭忽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才聘任过程中也存在过度教育问题。高校在管理岗新进人才和中层管理干部聘任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学历、学位及技术职称要求逐渐提高的现象,这验证了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激烈的职位竞争,最终导致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中的文凭主义和过度教育。这不是高校自身的行为问题,而是整个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反映。解决高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过度教育问题需要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主要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通过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和就业迁移等形式来完成。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城乡人力资本收益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选取城市和农村样本,通过M incer及相关模型分析,研究教育、工龄及健康因素对人力资本收益的影响。由于地区差异,城乡人力资本收益在不同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劳动力在教育、工龄及健康方面的收益率都大于农村劳动力,但在性别方面有不一致的情况。城乡劳动力在工龄收益率方面差距不大,在教育与健康方面的收益率有较大差距。城市男性劳动力教育收益率、健康收益率小于女性,工龄收益率大于女性;农村男性劳动力在教育、工龄及健康方面人力资本收益率都大于女性。转变城乡人力资本收益的根本途径不是劳动力转移,而是增加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首先要转变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其次要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投资,消除性别歧视,此外还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前提是要搞清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领域,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中密切联系的子系统,三者发展的不完善、不协调是制约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各大专家学者虽多次提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要进行相应的融合,但并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融合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的成效,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发挥出最佳的体育教育效果,改变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在体育教育行动上南辕北辙、相互冲突的现状,通过借鉴国内体育融合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限制因素,依托体育社会化理论、"大教育观"理论、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通过一定的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融合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反复验证,并对该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为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劳动力市场的收入状况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制约,为了提高劳动者的个人竞争力,同时为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的工资水平提供参考,研究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影响因素和外来劳动力的不同之处,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2002年的CHIP横截面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得出了以下结论:外来劳动者的收入主要受教育年限、城镇就业年限、其他收入来源和周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各因素都与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城市居民收入影响因素主要有受教育年限、就业年限以及日工作时长,其中收入与日工作时长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应用SPSS软件和Logistic模型来揭示鄱阳湖区域内民众参与生态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内民众参与生态教育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民众所处地域类型影响最大,同时,受民众个人年龄、家庭的收入来源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对生态教育的看法及评价等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论述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创新教育与知识经济、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阐述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4所初级中学的问卷调查等实证材料,分析了城市初中生隔代教育家庭的基本情况、隔代教育家庭的人际关系、祖辈老人的家庭教育观念、祖辈老人的家庭教育行为、孙辈对于祖辈老人教育行为的评价五个方面的情况,指出目前城市部分初中生家庭的祖辈教育作用虽然不及父母辈作用大,但确实是积极有效的,当然也存在某些负面因素。最后,从祖辈的视角对城市隔代教育良性发展提出建议:祖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祖辈要主动和父辈协调好教育任务,共同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祖辈要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美德,全家共同建设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17.
对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挫折反应,这些挫折反应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人格因素引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大规模流入是当下劳动力迁移的一种普遍现象,上海市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结合经济学中有关劳动力迁移的3阶段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一线城市的劳动力迁移模型,该模型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流入省特征的角度出发,利用Probit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个体特征(受教育程度、民族、是否懂外语、个人收入)和家庭特征(家庭成员数、家庭消费年总支出)对劳动力迁移决策具有显著影响.重视劳动力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及流入省特征的差异,对促进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移动,推动各地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现实情况考察了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认为教育成本、教育供给的影响较为明显,根据成本及供需原理,运用数理方法建立了基于成本的供求模型,据此得出:在教育成本非零的条件下,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主要取决于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包括学费、劳动力素质要求、就业率、工资、融资成本及机会成本的大小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假装游戏、同伴关系等三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