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钱令希、胡海昌[2]曾提出分析非平行弦空腹桁架的调整分配法,当空腹桁架为平行弦时称为无剪力分配法,但仅限于刚度对称的情况。本文将无剪力分配法用于高层刚架及互联剪力墙的计算,不论其刚度是否对称,也不论各层柱的截面是否一样,以及层高是否相等,都可作精确分析。对于多跨多层刚架及互联剪力墙,则可按倍数原理或者平均刚度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的分析剪力墙与高层刚架联合体系的无剪力分配法,其优点在于:基本计算公式简便,物理概念明确。它适用于变截面的剪力墙,墙身可不到顶,各层刚架柱和梁的刚度可不相同等情况。文末附有用无剪力分配法和用苏联安东诺夫方法所作算例的比较,结果表明,后者所得刚架部分的内力分布规律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3.
广义无剪力分配法——修正D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修正抗剪刚度D,按剪力分配求出柱的剪力后,再建立无剪力分配的计算模式,采用和普通力矩分配法相似的无剪力分配法,使多跨多层刚架的计算得到简化,一般只需对D值作一次修正,即可获得足够精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检验多层单跨刚架弹性稳定性的简单方法。粮据N.J.Hoff提出的用力矩分配收敛准则确定刚架的压屈荷载并利用无剪力分配法和集体分配法的概念,给出了检验多层单跨刚架的弹性稳定性的简单算式。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将无剪力分配原理推广到剪力墙一多跨多层框架,使转角弯矩分配同时剪力平衡,用迭代法计算。此法便于模拟手算操作编制微机程序;也便于用集体分配原理迅速得出手算成果。纯框架是此法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6.
三跨刚架弯矩分配传递无限次的闭合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高层建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在近似分析时,通常采用分层法,按无侧移刚架用弯矩分配法求解。该文对分层后的单跨、双跨与三跨刚架用弯矩分配法对结点的不平衡力矩进行无数次分配传递,求得无数次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之和,得闭合解。  相似文献   

7.
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建立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三维分析模型,在基础设置FPS摩擦摆隔震装置。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基础设置FPS隔震装置以后,结构的楼层位移有所增大,但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层间位移与结构内力都明显减少。对于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结构,底部层间位移降低较少而项部层间位移降低较多。结构顶部柱的剪力在中柱与边柱之间分配趋于均匀。剪力墙的剪力与弯矩分别减少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8.
多高层建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分析时,通常采用分层法后按无侧移刚架用弯矩分配法求解。对分层后六跨刚架用弯矩分配法对结点的不平衡力矩进行无数次分配传递,求得无数次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之和,得闭合解。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平荷载下底部框架砖房的底部框架力学性能,对400个考虑上部砌体影响的底部框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考察了底部框架梁柱线刚度比和托梁高跨比对水平荷载下,底部框架托梁梁端弯矩与框架柱顶端弯矩比值、托梁梁端轴力与框架柱剪力比值、托梁梁端剪力与框架柱轴力比值;底部框架柱的反弯点和剪力分配的影响规律,以及托梁的内力分布.结果表明:与纯框架相比,考虑上部砌体影响时的框架托梁梁端弯矩和剪力均较小,梁端轴力较大.基于底部剪力法,给出了考虑上部砌体影响的水平荷载下该类建筑的底部框架内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轴力杆、欧拉梁的无单元计算为基础,将简单构件的无单元动力特性分析推进到实际结构的无单元动力仿真.计算了一个11层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实现了无单元法求解多层多跨平面框架动力特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验证了无单元法求解平面框架结构动力特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刘明  张焱  张立文 《科技信息》2011,(3):I0307-I0309
本文通过剑桥春雨项目结构特点,阐述了外挂架在高层住宅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外围护架采用外挂架既满足了定型钢模板的操作要求,又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更为项目降低了成本,效果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2.
基于ABAQUS对楼梯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楼梯的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适用性;用该基础模型分别对采用现浇抗式板式楼梯和装配式滑动支撑板式楼梯的钢筋混凝土(RC)高层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从位移响应、塑性损伤发展及地震响应的角度研究各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多高层结构滑支楼梯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带现浇抗式连接楼梯的框架结构位移响应大,扭转效应加剧,应力更加集中,地震作用增大,结构损伤严重,更易发生受拉及受压破坏;带装配式滑动支座楼梯的框架结构位移较小,应力分布较均匀,构件损伤较小,能作为安全通道在震后得以保留,在位移响应、应力损伤及地震响应多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带现浇抗式连接的框架结构;带滑动支座的高层相较于多层在整体应力、塑性发展、损伤范围及程度上均更严重,滑动效果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3.
14.
塔式结构地震波响应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高耸塔式结构进行了地震波激励的动态响应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塔式结构水平振动的前四个振型和相应的固有频率.在输入地震波的情况下,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技术,确定了结构的动力响应,为进一步对高耸塔式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计算复杂形状截面的曲梁的刚度,采用才于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求解方法是十分困难的;使用有限元法,将因形状复杂,计算工作量大,计算费用高而不方便;使用文献[1]中提出的方法,也有弊端。本文对[1]中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修正。本方法是一种计算量小,程序简单,精度较高的数值方法。已在千分尺尺架的CAD 设计软件中成功地加以应用,在需要反复进行结构分析的最优化设计中更显示出其计算量小、精度高和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双塔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计算中专业设计软件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分析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北京某双塔高层钢结构为例,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结构三维模型,进行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模态分析,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和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双塔高层钢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通用有限元软件能够很好地对高层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双塔高层钢结构顶部鞭梢效应明显,建议通过减小顶部结构自重并在构造上予以重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便的刚架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将结构连续变更定理用于刚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并将该定理与概率计算、分枝定界法相结合对系统加以分析,计算结构总体失效概率·避免了总刚反复组装、求逆,大大简化了繁琐的运算,为结构系统失效提供了新判据·实现了变化结构的连续结构分析,加快了可靠性分析时效·算例表明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减隔震技术是当前抗震研究的热点,其中,软钢阻尼器是结构被动控制中耗能减震装置的一种。软钢阻尼器在地震时,通过软钢发生塑性屈服滞回变形而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由于构造简单,力学概念明确,技术性能可靠且易实现,软钢阻尼器已成为较多应用于高层建筑抗震的减震技术之一。本文利用NosaCA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高层建筑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该高层建筑应用软钢阻尼器进行设计,计算中用斜向阻尼器进行模拟。基于9度罕遇地震进行设计,通过分析结构的位移响应、损伤发展以及阻尼器的滞回曲线等性能指标,验证了软钢阻尼器对于高烈度地震区高层建筑减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隔离桩在隧道侧穿邻近浅基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地铁新建隧道侧穿邻接浅基建筑采用隔离桩隔离的工程,进行了正交有限元法优化研究.先对比分析了既有建筑对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使用隔离桩(模拟中采用经验隔离桩参数)的隔离效果,以及注浆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有限元方法对隔离桩3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既有建筑的存在改变了原自由地面的沉降槽形状,使变形和支护结构内力增大,隔离桩的打设和注浆对变形和内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隔离桩最优参数为桩长33m,桩纵向间距0.5m和桩距离隧道1.5m.对桩的参数优化分析对于以后的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超高层矩形建筑混凝土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建立超高层矩形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所有建筑支撑柱均采用矩形截面,通过有限元运算软件ABAQUS对超高层矩形建筑混凝土弹性和弹塑性层进行时程分析,构建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混凝土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建筑层数对层间位移角的影响。依据REER选择法选择部分实际地震数据,将得到的地震数据转换成反应谱,通过程序产生7个人工波。把选择的地震波依次施加至模型,对超高层矩形建筑混凝土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15个超高层矩形建筑混凝土结构模型在7个地震波作用下不同性能水平极限状态的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记录,获取大多数数据的下限值,将其看作相应性能水平下混凝土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实验结果表明:结构层数对开裂层间位移角的影响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开裂层间位移角影响小,超高层矩形建筑混凝土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0.002;完好性能、轻微损坏、轻~中度损坏、中等损坏、不严重损坏水平下结构弹塑层间位移角限值依次是0.004、0.005、0.009、0.012、0.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