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特别程序首次入法。该文试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和解程序的相关规定,对刑事和解的理论依据、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以及与相关程序的衔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能够对刑事和解制度的规范化运行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微罪不起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不起诉应当是一种无罪的决定,但刑事诉讼法对微罪不起诉的规定实质上是一种有罪的规定,而实践中却要按无罪来对待,这就导致了行为人没有犯罪却要写明是"犯罪"或者行为人已经犯罪却要以无罪来对待.这说明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刑事不起诉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不起诉存在被滥用的现象。对检察机关这一权利的制约机制尚存缺陷,应从制度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苏衍兵 《科技信息》2008,(17):13-14
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集中反映了现阶段党和国家对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并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高效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个基层检察院贯彻这一政策的做法,进而分析探讨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供各位同仁参考,以期将其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作为在刑事领域中的一种特殊制度,从其提出以来就一直备受热议,尤其当论及在我国引进刑事和解制度时,观点更是不一。但就完善司法模式的角度以及刑事和解制度本身的优越性而言,如能谨慎而科学地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正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刑事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刑事司法程序的制度,它既有利于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达到社会宽容、报应和功利的相统一,也有利于实现实体正义、提高司法整体效率。文章从构建刑事协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刑事协商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主体及程序设计,在理念、进路、具体措施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现状的司法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意义上的恢复性司法其实是在20世纪70年代于世界范围内开始广泛传播。在此理论拓展开后在西方实践的经验上,刑事和解制度便作为新型的司法制度在中国兴起,并对这一制度的适用逐步展开推广。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纠纷的机制,在我国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我们进行充分的对比、反思和探索。因此,刑事和解在我国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的。  相似文献   

8.
刑事和解应当在我国确立和发展。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从消除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障碍与冲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操作规范的初步设想及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9.
付彬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24-24,27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了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也存在着如何将有限的司法资源高效、合理地在轻罪案件与大要案件之间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借鉴暂缓起诉制度,完善我国的相对不起诉制度,旨在提高司法效能,节约诉讼成本排动司法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0.
郑艳 《科技信息》2008,(5):166-166
本文以即将展开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从职务犯罪的侦查措施、职务犯罪的侦查监督、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暂缓起诉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和认罪协商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检察制度的一些具体措施,以更好的发挥检察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刑事起诉替代措施是指公诉机关对特定的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在案件进行审查起诉的环节,即作终止诉讼的处理,转换为非刑罚性处分措施,而不再进入刑事审判程序提交法庭审理的制度和作法。它体现了刑法谦抑思想,是起诉便宜主义和诉讼经济思想的产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寻起诉替代措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邱迎春 《科技信息》2009,(33):T0374-T0375
所谓刑事和解制度,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目的是恢复被犯罪人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受到的损害,为犯罪者回归社会、平抑社会冲突创造良好条件,并使罪犯因此而改过自新,复归社会。本文通过其价值分析、价值体现等方面的说明。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审视当前的不起诉制约机制其自身在立法、制度设置等层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其在实务运行中问题重重。本文试图从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出发,浅议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的现状,对我国不起诉制约机制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珂  晏庆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4):97-100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刑事思潮,被认为是刑事诉讼价值多元化的产物。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刑事和解作了初步的研究,而且目前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刑事和解的尝试。从刑事和解构造的两造出发考察刑事和解,对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促成和谐司法的重要元素,广泛地吸引了众多学者、司法工作者以及其他各界社会人士的眼球,以刑事和解制度为中心的研究也积极地展开,成果较为丰厚,但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核心理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在参考了多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启动等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解决刑事纠纷的司法制度,有自己的起源、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基础;西方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等,已存在较为成熟的刑事和解实践模式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应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原则上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检察机关参与到和解的各个过程,且应与社区矫正相对接,从而实现犯罪人和被害人的共同正义。  相似文献   

18.
张希平 《科技信息》2010,(24):84-8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恢复性司法和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指导下,人民检察院应立足于办案与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并行的原则,将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问题解决方式应用于司法实践,积极探索审查批捕阶段刑事和解机制。通过刑事和解,把矛盾消灭在基层,消除在首办环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刑事和解以其全新的理念和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各国刑事理论界和实务界青眼有加,其本土化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乃大势所趋.对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以及在西方国家的实践状况予以论述,对其本土化之可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张希平 《科技信息》2010,(30):96-96,99
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是国家为了追诉犯罪、维护公共利益而设置,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步步推进,最终实现刑罚权。然而,在诉讼爆炸的今天,通过激烈对抗解决纠纷的形式既加大了法院审判案件的负担,又难以符合当事人诉讼的目的追求。和解息讼、官民协同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宽严有度的刑罚理念,已经成为照亮当今世界司法界的"东方经验",成为现代调判结合的纠纷解决机制相互衔接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