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虽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内金融领域的并购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相比较而言。这段时间的跨国银行并购数目则少之又少。通过对1978-2001年国际银行业产生的2357起跨国并购案例的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出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脉络。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因素很多,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银行跨国并购的趋势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以来,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以及新技术浪潮不断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自身抗风险和赢利能力,全球银行业不断地拓展自身经营范围,规模纷纷向大型化扩展,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兼并浪潮,跨国银行并购形成了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跨国银行开始了大规模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活动。本文试从新一轮跨国银行并购的特点入手,阐述国外跨国银行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动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鹏  孙亚范 《科技与经济》2019,32(5):101-105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48起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通过建立跨国并购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估跨国并购完成前后共五年的绩效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后获得了优于并购前的绩效水平;逆经济周期、横向并购、并购亚洲国家企业更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提升跨国并购绩效。因此,我国制造企业在跨国并购前需要切实评估自身跨文化吸收能力,优先考虑跨国并购文化差异较小的亚洲国家企业;在逆经济周期背景下,尝试跨国并购具有优质资产的企业,并且在并购模式方面多选择同行企业进行横向并购;跨国并购完成后必须加强整合能力,以保持企业长期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银行业并购潮。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欧美银行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而中资银行却在危机中向海外扩张,其中不乏有成功的案例,但也存在一些失败的并购行为值得我们深思。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并购的一个大事件,其海外并购动因、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等,通过因子分析法证明民生银行海外并购是不成功的,其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值得中资银行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5.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全球战略扩张式的银行购并中,银行资本和资产不断向大银行的转移和集中,对此,本文通过对以强化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银行并购的分析,强调了寻求最佳生存领域,谋求不断的蜕变以超越固有的企业寿命周期才是银行并购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际上银行并购的两种动机,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动机,论述了我国银行业在并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媛媛 《科技资讯》2006,(27):244-244
银行业并购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近年来,并购案例层出不穷。文章从银行业并购的特点及动因入手,通过对中信嘉华银行并购事件的分析,探讨银行业并购的财务效应。  相似文献   

8.
有人预言,西方百年并购史将在中国未来10年内上演。事实证明,中国的并购额在过去5年里每年都以70%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13,(7):I0008-I0009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5月22日发布报告称,过去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增长迅猛,2008年海外并购交易额为103亿美元,2012年达6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普华永道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加,尤其是2011年至2012年,中国企业对欧洲资产的并购交易额更是翻了几番。与此同时,日韩等亚洲国家的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欧洲资产的并购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策性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虽然改革速度放缓,但是其功能与作用却愈发显赫。政策性银行法律规制的缺位使得在抵抗金融危机等大的金融运营风险方面深显苍白、无力,因此在认识到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以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农业投资银行和现代的亚洲开发银行为现实背景,应该与时俱进的完善国内政策性银行立法。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中国并购活动风起云涌,相对于全球并购市场的低迷来说,颇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意。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并购交易也在不同的领域以其独特的交易左式和行业影响力塑造中国新的产业格局和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方式。 与往年不同的一点是,2002年中国并购十大事件几乎每一个都是与国际资本市场相联系,而那种孤立的由政府分工来安排重组方式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讯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影响力被列入2002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海燕 《河南科学》2014,(12):2598-2602
为更好地了解外国企业并购美国银行的审查制度,对其相关的监管机构和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外国企业如果并购美国的银行,需通过3层的审查或者批准.第一关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着眼点为是否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第二关是美国司法部(DOJ)和联邦交易委员会(FTC)的反垄断审查.第三关是美国的银行监管部门的审查,根据银行的不同,分别由货币监理署(OCC),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负责.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外资银行收购中资银行的动机国内学者已经有较多的正面观点,而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业并购中的CEO薪酬回报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国银行的CEO通过并购行为即使导致银行股票价格的下跌仍会为其带来异常的薪酬回报增长,从而提出外资银行并购中资银行有可能是外资银行高管人员为其谋取私利的动机,建议中资银行在应对外资银行的并购行为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对美国的银行进行并购时,需要多种多样的尽职调查活动.本文的目的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个高效合理的尽职调查的方法和框架.主要建议中国企业在并购美国银行的时候,可以参考美国各个银行监管机构的各种监管监察手册的内容,根据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高效的尽职调查.主要介绍了如何开展法务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人事的尽职调查,IT的尽职调查,税务尽职调查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银行业在海外进行并购和扩展早已不是新闻,但近期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个大手笔还是使这一话题再度成为海内外关注的新闻。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资产规模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的中国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近日称,该行可能斥资150亿美元(约1000亿人民币)进行海外收购交易,其潜在收购目标是欧洲的银行。在欧洲银行中,最能打动建行的无疑是英国、德国或法国的银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进入倒计时最后阶段,业内掀起了外资并购的浪潮,银行和保险等金融企业引进外资宛如一场大跃进。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结构现状,就引进外资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做初步探析,使读者对金融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利弊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今后金融业改革研究的深入做准备。  相似文献   

17.
张琳 《世界知识》2013,(1):50-51
联想集团收购日本最大的个人电脑品牌NEC:海尔收购三洋,将亚洲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了日本大阪;苏宁电器收购Laox。这些案例证实了在目本电器行业,中国企业的并购已经悄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前资本市场上的外资并购热潮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后,世界资本开始向发达国家回流,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势头减缓,但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却大幅增加。资金流动的背后,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移。中国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其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与此同时,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资并购开始成为热点。究其本质,  相似文献   

19.
李泽楷是是香港首富李嘉诚的次子。他在世纪之交做了三件轰动商界的大事:一、取得香港“数码港”开发权;二、成功借壳上市,股价一天狂升23倍,市值升至2200亿港元;三、以盈科数码动力并购香港电讯,演出了“蛇吞象”活剧,并购后的新公司市值达到5400亿港元,成为香港第三大市值公司,同时也是亚洲第一的互联网公司。此举注定要成为MBA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4,(6):9
正中粮集团在五年计划中提出,2015年前将投资100亿美元用于海外并购。两年前,中国国有的粮食贸易企业中粮集团(COFCO)宣布,将拿出100亿美元用于海外并购。今天,人们已经看到了它行动的决心。中粮与有着94年历史的粮食贸易企业Nidera达成协议,将收购后者的控股权,以进军南美市场。此外,中粮还在与亚洲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总部位于香港的来宝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