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麻雀请命     
麻雀与人类最亲近,有人烟的地方就有麻雀,所以麻雀也叫家雀。虽然麻雀也是大自然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但却非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保护,有些人还要去害它们。在我国历史上,曾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1955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的第27条规定: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从此,麻雀因被定为害鸟而遭了殃。从城市到乡村,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消灭麻雀。那一场灭雀大战中,全国消灭了多少麻雀不得而知。据当时报载,上海市5天灭雀686172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麻雀给农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和全国卫生工作规划要点(草案)中,都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作为消灭的对象,这完全是正确的措施。自从开展群众性的灭雀运动以来,在消灭麻雀上,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灭雀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农林益鸟的保护。因此我们在上海市第二次围剿麻雀(1958年12月  相似文献   

3.
低飞一寸     
一个阴雨天,一只方向判断失误的麻雀飞进了办公室。突然遭遇陌生环境,麻雀一下子惊慌失措,在屋子里焦急地飞来飞去。并不时“砰——砰”地撞在墙上。看到麻雀被困,大家都很着急,便打开了所有的窗子,让它快些飞出去。但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因为麻雀只是在窗户以上的高度来回盘旋,所以它看不到那些打开的窗户。看着麻雀的困境,大家比麻雀还着急,有的人对它呼喊着,有的人对它挥舞着拖把,有几次,麻雀飞到了距离窗户很低的位置,大家一阵欢呼,但是,就只差那么一寸的高度,麻雀还是失败了。大家眼睁睁地看着麻雀在头上找寻出路,都心痛不已。有人提议…  相似文献   

4.
善待生灵     
小时候去郊外游玩,看见成年人手持气枪打麻雀。用绳子把打死的麻雀拴成一串,还美滋滋地炫耀。那时我虽小,但也感到这种行为是残忍的。当我长成一名少年,虽然没有猎杀过一只鸟,但偷鸟蛋的事却做过。学校有一面很大的校训牌,牌子后面竟是麻雀的安乐窝。这一秘密被我发现了,我便唤来小伙伴去探寻。没想到麻雀虽小能耐却不小,它们的鸟巢很大很大,麻雀的蛋有点像  相似文献   

5.
先看两个故事。有个教师问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树上有8只麻雀,有个猎人一枪打下1只,树上还剩几只?有些小朋友不加思索地说:7只。但有个学生却说,没有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没打死的也飞走了。大家晃然大悟。过了一会,又有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树上可能还有,如果树上是一只大麻雀和7只小麻雀,打死的是大麻雀,那么确实还有7只;如果打死的是小麻雀,则只有6只。这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老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12,(2):I0046-I0046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老鸽子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  相似文献   

7.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们正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突然,一只麻雀飞了进来,一个同学惊叫起来:“啊!一只麻雀!”麻雀比黑板上的字更吸引人,大家的目光都追逐着麻雀,老师也不得不停止讲课。麻雀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慌乱地在教室里乱飞乱撞。不知谁说了一声:“快把门窗打开,让麻雀飞出去吧!”惊慌失措的麻雀哪还有方向感,一会往这飞,一会往那飞,我们也随着麻雀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声。我担心麻雀会不会被吓晕?会不会被撞伤?后来麻雀飞到我头顶上方的电扇叶上,这下我看得更清楚了:这真是一只漂亮的麻雀!我忍不住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麻雀喘息了…  相似文献   

8.
正我家有个废弃的空调排气孔,正好高悬在客厅的墙壁上。这个毫无作用的窟窿很不雅观,就像嘴里突然缺了一颗门牙似的。没想到我家附近那群到处游荡的小麻雀发现了这个窟窿,它们见缝插针,穿过这个排气孔飞进了我家。"麻雀大侠"显然并不喜欢这个新环境,它在我家客厅扑棱着  相似文献   

9.
作文素材本     
画眉美国人索尔·贝娄小时候捉到一只小画眉放到笼子里,开始时那只小鸟不安地拍打着翅膀,后来就安静下来了。第二天,他发现有一只成年的画眉在专心地一口口喂小画眉梅子,当时他很高兴。可是次日,小画眉竟死了。后来鸟类学家解释说:“当一只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之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它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被剥夺自由和快乐好些。”小洞不补从前有个渔夫,渔网破了几个小洞他懒得理,别人告诫他这样会事倍功半,捞着的鱼少,他却说这样正好只捞大鱼。一天,他果然网到一条大鱼,正欣喜地收网,那大鱼却在挣扎中将几个小…  相似文献   

10.
麻雀食性分析及控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雀食性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结合农事季节及麻雀数量对麻雀的益害作出了评价,并根据麻雀益害的分季表现及其种群数量的变动规律,提出在雀害严重地区,可在秋前适当控制吃粮的雀数,同时又尽量利用其在夏季的益处的建议。另外,也对麻雀数量锐减地区的麻雀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只小母鸡     
<正>一只小母鸡到了能生蛋的时候。它静静地伏在窝里,等着那最激动的一刻到来。过了不久,小母鸡感到肚子里的蛋就要钻出体外,忙猛地一使劲,一枚圆圆的蛋就落在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只小刺猬,它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小刺猬很孤单。有一次,森林里要举办一场晚会,小刺猬非常想去看一看。可是,它在去晚会的路上时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厌恶地对它说:"你全身都是刺,还是不要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小刺猬听了,非常伤心,它趴在草丛中哭了起来。这时,一只小兔子跳了过来,安慰它说:"小刺猬不要哭,不是我们不想和你交朋友,而是你身上的刺,也许会刺伤我们。"说完,小兔子一跳一跳地走了。小刺猬心想:如果我可以和大家一起玩耍,那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3.
记不清哪一天,云南某野生动物研究所住进了一种世界稀有动物——白猴. 白猴,体形与正常猕猴无异,但却通体雪白.出现这种通体白色的猕猴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被称为"万年白猴".白猴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学术界都显得弥足珍贵. 由于地名的缘故,云南某野生动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为这只白猴取名"南南". 2013年"南南"两岁了,全身纯白色,是个"男子汉"."南南"到研究所之前,生活在云南西北部海拔2200米的大山里.前几天,被一位进山的农民发现并逮住送到了这里. "南南"的到来,得到了朋友们的欢迎,作为邻居的麻雀当然表现得也很热情,不过它更多的还是觉得新奇,因为这是它头一回见到白猴,它很想了解白猴的身世.  相似文献   

14.
麻雀(Passer montanus malaccensis)在昆明地区分布很广,较为常见。但对昆明地区麻雀的生物学研究,还未见有专门的调查报告。1981年、1982年间,我们对昆明地区麻雀的食性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采获麻雀400多号,经剖检嗉囊及雀胃的内容物,将所得结果加以统计分析,总结成本文。  相似文献   

15.
麻雀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猎狗跑在我前边。突然,猎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像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  相似文献   

16.
正邻居熊猫大叔很富裕,仍然每天省吃俭用。小麻雀在他背后到处说:"熊猫大叔真吝啬,他的生活方式真让我无法接受!"后来,小麻雀因为手头拮据,向熊猫大叔借钱。熊猫大叔很不高兴地说:"你不是说我吝啬,说我的生活方式让你无法接受吗?"小麻雀一听,觉得不好意思,就灰溜溜地走了。远房亲戚山雀阿姨是一名歌唱家,每天都站在枝头练习唱歌。小麻雀又在她背后到处说:"山雀阿姨真讨厌,整天唱歌,让大家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17.
杀虫记     
正前几天,我发现客厅里的花总是招来许多会飞的小虫子。我曾经打死过两三只,但是它们的繁殖能力超强,我真是无可奈何。今天,我发现虫子老往一个花盆里飞。于是我把土倒掉,想看个究竟,却发现花盆下面的小碟子里面还有四五只虫子。我飞快地拿起水壶,接了些水,给它们来了个突然袭击。这下它们躲闪不及,有两只虫子和一些虫卵被淹死在水里了,却还是让两只反应灵敏的虫子跑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1989,(2)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杜鹃的一种怪癖,他写道:"杜鹃把它的蛋下到小鸟的窝里,……它们不坐巢,不孵蛋,不养育雏鸟."200年前的Gilbert White把这种寄生习性说成是一种"对母爱的粗暴践踏",他还解剖了一只杜鹃鸟,看看它的嗉囊  相似文献   

19.
在这次美年达第一届电子竞技大赛上,一只年轻的队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们就是来自成都维而雀纳网吧的半职业战队,EVIL的第三只精英分队-[EVIL]-,大家对-[EVIL]-战队应该很熟悉了,代表中国前往韩国参加WCG的EVIL战队可以说是国内CS圈内无人可以憾动的第一,从WCG到湖南的2次大型比赛,大型比赛的冠军几乎全部被EVIL夺得,而在今年年初,EVIL总队长  相似文献   

20.
那些年生活清苦,家里养的鸡下的蛋很少舍得自己吃,每每攒到十来二十个了,母亲便用竹篮装了提到集市上去卖,换些油盐钱回来。可有一只黑母鸡却令母亲很伤脑筋,眼看到了产蛋期,却总不见它把蛋下在窝里,不是今天下在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