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具有蛇类外观体态、能蜿蜒运动的机器人(又称机器蛇),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这条长1.2米、直径0.06米、重1.8公斤的机器蛇,能像蛇一样扭动身躯在地上或草丛中自主地运动,最快运动速度可达每分钟20米。头部是控制中心,装有视频监视器,科研人员根据前方景象实时传输的图像  相似文献   

2.
范涛  谭天 《科技信息》2004,(12):48-50
目前,一条在京亮相的神秘“大鱼”,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极大兴趣。这条“鱼”就是我国科技界研制的第一条实用仿生机器鱼,它的这次水下活动,也被有关专家认定是“国际上首例水下仿生航行体的应用试验”。这条机器鱼有什么用?做到像真鱼那样在水中自由游弋有何难?笔者采访了这条“鱼”的诞生过程,了解到很多有关它的趣事——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  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第一张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成功绘制,我国              承担1%项目第一条  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建成通车第一次  核潜艇远航圆满成功第一台  水下6000米无缆自治机器人取得              历史性突破第一座  低温核供热反应堆达临界第一头  体细胞克隆牛降生第一张  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完成第一次  培育出体外受精试管山羊第一个  基因治疗药物在我国获准正式上市第一个  大豆杂交种在吉林诞生第一次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高原冻土难题        …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4,(2)
蟒蛇体积大本不足为奇,可是印尼一所乡间动物园近日对外展出的一条蟒蛇其“身材”之巨令人咋舌,它身长近15米,体重接近450公斤,堪称世界第一大蟒。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迄今为止,人们捕捉到的蛇类最长为9.75米,最重的为缅甸的一条蟒蛇,重达182.76公斤。如今,印尼的这条巨蟒很有可能创造新的“吉尼斯纪录”了。这条大蟒蛇是印尼的村民们去年在印尼西部的苏门答腊岛上发现的,现在印尼政府已从捕获者手里购买了过来,将其安置在印尼爪哇岛中部库鲁什乌村的原始动物园里。  网纹蟒蛇是世界上最长的蛇,印尼捕获的这条大蟒蛇又是其中的…  相似文献   

5.
温泉蛇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它们是目前仅知可以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唯一两种蛇之一,作者在恩师刘承钊院士的组织下,于1973年去西藏考察两栖爬行动物,曾到当雄羊八井采集和观察过温泉蛇,是我国学者观察研究温泉蛇的第一批人员.本世纪以来,虽然我又有机会组织去西藏考察,但年事已高,被同志们劝阻.幸此期我的中青年间事朋友们和研究生们先后有多人去西藏或四川理塘考察,我得以继续关注温泉蛇的研究进展.应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冯今朝院长之嘱,撰写此文,供有志于在青藏高原研究动物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11月5日在厦门全线贯通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历时4年多的建设,今日全线贯通。该隧道全长8.695千米,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约70米,由我国完全自主  相似文献   

7.
我国闻名遐迩的蛇岛,位于辽东半岛的渤海湾里,距旅顺港25海里.岛上蝮蛇数量,估计有1.4万条.我国庙岛群岛西南端的大黑山岛,以万条蛇的藏量(70%为黑眉蝮蛇),仪次于第一蛇岛.笔者经过十多年的考察发现,庙岛群岛东南端的大竹山岛,蝮蛇藏量也十分可观,约5000条(分布密度不亚于大黑山岛),可谓我国"第三蛇岛".大竹山岛上仅有驻军,没有居民.地理座标北纬38°01′,东经120°56′,面积1.94平方公里,海岸线5.2公里,海拔194.5米.全岛绿色覆盖面积达80%以上.该岛植被以花椒、皂角、一叶萩、蛇葡萄、酸枣为代表的灌木占优势;以刺槐、、小叶  相似文献   

8.
金蛇捕猎     
蛇属爬行动物,它的家族在地球上曾有过最辉煌的历史——它们是最先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所有后来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在欧洲,蛇象征着健康与吉祥;在我国,有关蛇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有一则传说,认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就是蛇的化身。蛇的视力近于零,可是它却能在黑夜里准确地发现并捕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和蜥蜴等猎物,这是因为蛇芯(舌头)具有神奇的红外线感知能力,借此蛇便能清楚地“看”到发出热量的猎物。现在我们来制作一条大金蛇,看看它捕捉猎物时的身手如何。  相似文献   

9.
法、德世界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法国图卢兹材料设计和结构研究中心研究院与德国柏林大学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  相似文献   

10.
黄开宁家住海南省琼海市椰子寨,1996年8月的一天,他在槟榔园除草时发现一条受伤的蛇躺在石头上,尾巴上的伤疤留着血渍。黄开宁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发现蛇竟然不咬他,他就带回家,用草药给它包扎伤口。当时这条蛇四两重。如今蛇已经长成了巨蟒,约有4米长,100多斤重。它特别喜欢睡在黄开宁的床上,“它哪里都不睡,就喜欢睡在枕头上,要不就睡在棉被上。”从此黄开宁的床都是蟒蛇睡一边,他自己睡一边。名副其实的“蛇保姆”后来黄开宁结婚有了小孩,他才用笼子把蟒蛇装起来。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接触蛇,坐在蛇背上玩。蟒蛇对孩子也特别友善,…  相似文献   

11.
朋友从南非回来,用摄影机介绍当地的野生动物。我在屏幕上乍见一条游走的蛇。待他解释,才知道这条"蛇",原来竟是一长串的毛毛虫。这么听话、有纪律的毛毛虫,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是大开眼界。毛毛虫是蝴蝶或蛾的幼虫。昆  相似文献   

12.
一、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分子机器是近年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法国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生物纳米机器,这个非常奇特的有机分子包括2个直径为0.7纳米,由三苯甲基分子组成的“车轮”,所有分子机器的化学结构均被固定在铜基上,“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1975年4月,我们在海南岛考察期间,在海口市动物商店获得一条来自文昌县的环蛇属标本,见图1、2.经研究鉴定为乌青环蛇Bungarus lividus Cantor.在我国这是首次发现.现将其主要特征记述如下:上唇鳞7,2-2-3式;眼前鳞1,眼后鳞2;颞鳞1+2;下唇鳞7,前3片切第一颏片.背  相似文献   

14.
白玉林 《科学世界》2005,(11):86-87
机器蛇将来也许可以用于生命救援,ACM—R5机器蛇采用无线遥控操作方式,可以深入人们无法进入的狭小空间。并可以把影像传送出来。借助斜坡,它也能下到水中,有望在救灾现场等严酷的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5,(1)
“勇气号”发现 仿生水下机器鱼诞生 火星有水的最新力证 2004 年 12 2004年12月13日,“勇气号”飞 月5日, 我国第 行器在火星上发现了一种物质。这一发 一条仿生机器鱼 现是迄今为止火星上有水的最有力证 研制成功。这台 据。“勇气号”飞行器在一个被命名为 外形酷似活鱼的 “哥伦比亚山”的地区发现了针铁矿,这 机器人出色地辅 种物质的发现可以…  相似文献   

16.
黑眉锦蛇     
姜雅风 《大自然》2012,(6):74-76
黑眉锦蛇(Flaphetaenitra)的主要特征是头体背面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具一条黑色眉状纹,这是其最主要的鉴别特征:体前部背面具有如秤星般的黑色梯状横斑,体后部有四条黑色纵纹直达尾端,背鳞中央数行起棱;无毒。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人们根据其颜色、斑纹等特征,称它为黄颌蛇、黄喉蛇、黄长虫、菜花蛇、三索蛇或者秤星蛇等。  相似文献   

17.
碎蛇     
在我国湖北省神农架的林中,有一种奇异的五节蛇。当它从山崖上滑落下来时,身体一下子摔成四五节。这时,令人惊异的场面出现了:已经脱节的每一节蛇体,都会跳动起来,向蛇头靠近。一会儿功夫,摔断的蛇又连成一条。它叫碎蛇,是名贵的药材。  相似文献   

18.
机器蛇     
机器蛇,又称蛇形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模仿生物蛇运动的新型仿生机器人。由于它能像生物蛇一样实现“无肢运动”,因而被国际机器人业界称为“最富于现实感的机器人”。日本东京科技大学于1972年研制出世界上  相似文献   

19.
英国《自然》杂志报道,在哥伦比亚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残缺化石,研究人员将这条巨蟒命名为Titanoboa cerrejonensis。据推算,它的体长为12.8米,重1135千克,身体最宽处甚至可以赶上人的臀部,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蛇。  相似文献   

20.
姜雅风 《大自然》2011,(6):72-73
白条锦蛇是一种无毒蛇,其头部背面有一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纹,躯干部和尾部背面呈黄褐色,且具三条黄白色纵纹,其中最宽大的一条纵纹自头后部延伸至尾端,背部还有若干个不规则的暗褐色短斑。白条锦蛇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在辽宁西部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