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巨大的步骤,美好的图景最近苏联公布了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计划(1959—1965年)的控制数字。这是苏联建设共产主义的宏伟的计划。它以空前巨大的规模和惊人的发展速度震动了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都为这个伟大的计划而欢呼,而帝国主义则吓得“瞪目结舌”,惊呼资本主义世界将在同社会主义世界的和平竞赛中“节节败退”。苏联在近年来实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迅速发展了国民经济之后,已进入了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也就是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和平经济竞赛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苏联将完成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  相似文献   

2.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失败。但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模式中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更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是应在分析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苏联东千人     
在苏联的中亚地区,居住着一个保留自己传统特色的民族——东干人。东干人定居苏联的历史不长,追溯起来,他们是100多年前从中国宁夏、甘肃等地迁居苏联的回族人。1860年反对清朝统治的回族起义失败后,有5,000人分三批流落俄国,他们便是苏联东干人的祖先。现在东干人已发展到5万,都已加入苏联籍,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分布在哈萨克,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3个共和国。  相似文献   

4.
关于苏联模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模式是特殊模式,基本上符合苏联国情,在历史上曾取得过成绩;苏联由盛转衰,最后解体,不能归责于苏联模式具有严重弊端,而在于这种弊端没有随着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得到改革和改革失误,不改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没有前途,改革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列宁主义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几十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这无疑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一夕之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了。这种也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大事,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很值得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通过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等手段对苏联经济进行战略挤压、围堵、控制、诱导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又不能有效破解和突破资本主义的封锁,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6.
作为列宁主义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几十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这无疑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一夕之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了。这种也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大事,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很值得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通过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等手段对苏联经济进行战略挤压、围堵、控制、诱导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又不能有效破解和突破资本主义的封锁,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7.
1991年底苏联发生剧变以来,我国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版了不少论著。但随着研究的深化人们发现,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苏联兴亡关系的研究,远不像对斯大林、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研究那么重视和深入,似乎这个时期与苏联社会主义兴亡的关系不很密切。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长期以来,勃列日涅夫时期给人们的表象是稳定。一些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苏联的解体就象是高速旋转的苏联政治舞台上的最后一幕。活跃在其中的几位人物既是苏联历史最后一幕的主角,也是“独立国家联合体”这个新剧开幕的重要角色。透过他们在这些日子的活动,也就了解了苏联解体的概况。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已在《世界知识》刊出两篇小文论述"中国不是苏联"的议题。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和抗争,投入"冷战"数十年之久,最终却在美国的军事战略和政治谋略之下轰然倒塌。对于中国来说,苏联的失败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教训。中国的发展道路曾受到苏联道路的重大影响。新中国建立后,面对外敌的政治军事威胁,立足于准备战争的战略考虑,选择了与苏联基本相同的发展道路,不惜牺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苏联政权存在的七十几年里,苏联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其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但都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从而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这方面入手,对苏联解体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戈尔巴乔夫和苏共中央正式承认苏联社会主义存在异化现象,并提出消除异化是社会主义的任务。这为苏联的改革提出了又一理论根据。苏联究竟存不存在社会土义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苏联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直接的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就曾指出:“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鼓舞着我国人民,它使得我国人民对于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3.
正总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失败的历史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研讨当年苏联应对美苏对抗的大方略,可以给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提供启示。踏着美国的战略思路和重大举措起舞,针锋相对地与美国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军备方面实现争霸,是苏联应对和超越美国的主要思路。尤其是在里根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美苏围绕着"星球大战"进行了天翻地覆的军备竞争。苏联的综合国力远逊于美国,然而却倾其国力与美国争雄,虽使本国  相似文献   

14.
过去四十二年正隐没到地平线下去。伟大的苏联高唱共产主义建设的凯歌,行将步入它诞生后第四十三个年头。四十二年,这不过是历史长流的一瞬间。然而,透过历史的帷幕,我们看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这短短不到半个世纪所走过的巨大历程,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到1958年,它就把工业总产量增加为革命前俄国1913年的三十六倍,农业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完全的、彻底的胜利。古老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后起的法国和西德,被苏联远远地扔到后边去了,在经济水平上独占鳌头几十年的美国也被苏联节节追上。现在,苏联人民正在为实现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七年计划(1959—1965年)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5.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无任何经验和借鉴的情况下,历经了七十多年的探索性发展。其间出现了不少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本文主要从苏联解体的各种原因着手,联系中国实际,认识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苏联已在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共产主义教育运动。“按照共产主义的方式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口号响遍全国,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的集体和英雄人物不断涌现。这个运动的巨大成就,为苏联人民提前完成七年计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苏联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极重要的发展时期——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在建立向共产主义过  相似文献   

17.
王蕾  梁永召 《科技信息》2007,2(5):251-252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文坛近来都比较活跃,文学创作处于相对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之多,质量之高,从题材的广阔性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方面,都显示了勃勃生机。这种形势在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苏联等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实主义传统民主德国的作家坚持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文学传统,克服了形式主义等弊端,有力地批判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德国的分裂状态,揭露并尖锐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施特里特马特和弗尔克·布劳恩等人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美学价值,而且告诫人们如不克服上述弊病,社会主义便不可能胜利前进。七十年代以来,匈牙利作家对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超级大国,其在20世纪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前苏联剧变原因的认识,既不能托词于历史问题的遗留,更不能把它看成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必须充分认识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变“改革”为“改向”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在苏联解体与社会制度更迭的历史进程中,与苏联普通民众相比,“政治精英”们的政治取向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进程,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建设、民族政策完善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的对外经济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共27大通过子《苏联1986年至200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其中把苏联的对外经济战略新方针概括为:大力完善和完备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协作;加深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稳定的贸易、经济和科技联系并完善同它们的合作;改进同外国的贸易结构。根据这个方针,苏联的对外经贸体制已作了一些重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