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欧洲一体化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走在世界各区域一体化的前面。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欧洲文化认同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但各国的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欧洲一体化未来的发展。本文试对欧洲文化认同的产生、发展以及它对欧洲一体化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杨晋 《世界知识》2011,(23):68-6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很像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最初的欧洲国家各干各的,但发展很慢,后来开始一体化进程,建立了欧盟,就像是两个和尚抬水,经济突飞猛进。再到后来,加入国家越来越多,就像是三个和尚挑水,总有人偷懒,反倒不如从前。等到欧债危机爆发,这才发现,已经没有了“救火”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受澳门欧洲研究学会的邀请和资助,2004年4月6—10日,笔者前往澳门的欧洲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会议中,来自欧洲议会、欧洲联盟驻香港、澳门领事、葡萄牙、德国、印度、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越南、巴基斯坦、中国、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近20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60多人,就欧洲研究领域中的欧洲联盟目前问题,特别是欧洲联盟的东扩和欧洲的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欧盟科技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失去了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西欧加强了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走出了一条联合自强的道路。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科技政策,并制订科研规划,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欧盟的科技和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5.
2005年可谓欧盟的“问题年”。“欧盟宪法条约”遭否决,主要大国也深受各种矛盾的困扰(英国遭遇恐怖袭击、德国组阁艰难、法国持续骚乱)。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巴黎在燃烧》,而前不久人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恰恰是,“巴黎郊外还在烧吗?”欧盟怎么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欧盟进入了一个发展艰难的时期。笔者将其称为欧盟的“后扩大时期”。具体来讲,“后扩大时期”有三层含义: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反思期”、东扩后的“消化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调整期”。关于战后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发展,“新功能主义”认为,自有了“煤钢共同体”,一体化就已…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得以实施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但它还有另一面,即阻碍欧洲一体化深化和扩大的负效应。而欧洲一体化的精英决策者们往往忽略了后一点,因而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阻。文化认同是一体化的基本前提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尽管在对文化认同的内涵认识上还有差别,但几乎所有试图在本地区仿效欧盟实现一体化的各界精英,都在极力挖掘和宣扬本地区的文化认同(主张建立东亚共同体的人也是如此)。虽然没有明确的权威界定,但欧洲一体化赖以生存的文化认同,似乎可以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  相似文献   

7.
全球科技经济的一体化,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认识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科技产业的发展。虽然作为一国(地区)经济实现增长的基本要素包括经济发展阶段、体制条件、经济开放度、经济类型等,但科技经济一体化及其科技产业发展却更能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拟就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以及转型阶段中的科技产业投入作用的分析,构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提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月23日和28日,美国国务卿黑格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纽约经过两次会谈,商定于11月30日在日内瓦就限制欧洲战区核武器(即中程核武器)问题开始谈判。这是近一时期来苏、美、西欧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争斗的结果,标志着两个超级大国围绕欧洲军事力量对比的争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这一谈判的进程和结局对欧洲局势和东西方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所以引起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大趋势,近年来其发展势头日益引人瞩目。就当今世界经济的三大块北美、欧洲和亚太来看,前两者都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体化组织,亚太经济合作,以APEC为龙头,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雅加达会议和1995年大阪会议后,亚太经济合作正在致力于向组织化、制度化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从这个意义上讲,亚太经济合作的进展就尤为令人关注了。目前,在APEC成员中,存在着四个次区域经济困,即北美经济囵、澳新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东北亚经济…  相似文献   

10.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江苏省“科技兴省”战略向纵深发展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面向、依靠”的方针,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促进科技工作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速了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几轮东扩后,中东欧地区大部分国家已经成为欧盟成员国,几个西巴尔干国家也把加入欧盟作为本国的战略目标。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使得其实现了"回归欧洲"的夙愿,也使欧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和范围更加广泛,给欧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中东欧国家与"老欧洲"的差异性也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困境。在疫情冲击下,欧盟及其成员国都面临着抗击疫情和恢复社会经济的艰巨任  相似文献   

12.
外刊要论     
欧洲一体化重要吗?重要到什么程度?在哪些方面重要?目前,对欧盟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人们对这个问题投入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本文从多角度考察了欧盟一体化政策过程的效果,试图区别欧盟成员国席位和欧盟共同政策的净效果与更广泛的自由化(私有化)政策效果的区别。作者对欧盟成员国席位的效果与自由化过程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提出了欧洲一体化对欧洲国家自由化进程是否重要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尽管电力和电信行业的欧洲一体化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化,但其至多是作为媒介变量,而非独立变量影响欧洲国家的自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虽然欧盟各国极力维护主权独立,但为了实现社会一体化,欧洲国家努力从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一体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权限,以及它们与各主权国家间的关系等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在我国国内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国家之内的法制统一的要求和地方政府具有合宪性的自主权之间的矛盾。因此,欧盟的社会一体化机制对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知识经济肘代悄然到来的今天,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强。科技产业的出现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而科技产业的迅速成长又加深和加快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一系列高技术的涌现。在市场巨大需求的推动下,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最新科技革命由此给人类社会适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前任何一次科技革命。全世界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换,高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成果广泛地运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在产业结构实现转换的同时,科技产业的独立…  相似文献   

15.
正欧洲煤钢联营的制度架构与运作机制在当今世界,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就是欧盟;而欧盟的源头,即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欧洲煤钢联营架构,是消弭传统安全争端和启动地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在较大范围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组织。欧洲煤钢联营的架构只涉及当时重工业生产的几项重要原料、燃料和  相似文献   

16.
张敏 《世界知识》2011,(21):38-39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从现实考察,欧盟各成员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是利弊兼得的,但直接获得的好处更多。  相似文献   

17.
欧洲联盟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最成功的地区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从1952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今天的欧洲联盟,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欧盟成员国之间随着经济上联系与依赖的不断加深,政治上的一体化也随之不断地深入。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欧盟,成为世界上很多国际组织的榜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欧盟一步步开始了它的东扩步伐。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整合的浪潮弥漫欧洲,伴随着中东欧国家逐步步入欧盟,欧盟在加快东扩脚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一点点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8.
元真 《华东科技》1999,(1):29-30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知识经济时代悄然到来的今天,科技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已深刻地反映出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即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强。科技产业的出现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而科技产业的迅速成长又加深和加快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既是时代的特征,又是时代的需要。从本质上看,反映了世界科学技术演变的必然趋势。市场需求的强大动力,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9.
《遵义科技》2009,37(5):59-62
蓦然回首,1978年至今,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征程。在这举世瞩目的30年里.红花岗区的科技工作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机遇,优化、整合全区科技资源,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科技工作充分发挥了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进步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是“长三角”地区对于经济发展、适应WTO要求、参与国际竞争的共识,有着巨大的核心作用。 江苏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考虑科技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作为江苏省的科技工作管理部门,如何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永顺。王厅长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道出了江苏省科技工作的思路和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