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球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世人有目共睹。 日前,高盛全球股票基金发表一份有关世界杯与经济的报告称,在全球最富有的几个国家中,它们的足球水平也非常高。刚刚落下帷幕的世界杯,其中7大工业国就有6国打进32强决赛圈,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GDP的84%…… 2002年世界杯也就为东道主韩国和日本带来了空前的商业机会。虽然“韩国造”和“日本造”之间一直以来有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但这并不影响它们通过这届“经济的世界杯”来缩短这道鸿沟,最终赚得盆满钵满。 巨大的中国市场是目前韩国纺织业再上台阶的最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言论     
《科技智囊》2013,(12):86-87
【日欧让全球经济加速增长期望成泡影】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三季度经济增速从二季度的0.3%下滑至0.1%。日本三季度经济增长1.9%,增速仅为二季度的一半,国内消费与出口的下降抵消了政府开支与房产投资的增长。评论人指出,“日欧经济的停滞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仍十分脆弱,通货紧缩风险增强。”  相似文献   

3.
一要深刻理解“后金融危机时代”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世界经济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今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基础并不牢固,全面复苏将是缓慢和曲折的过程。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出现了一些重大趋势性变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面临更多新的课题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  相似文献   

5.
杨龙 《科技智囊》2011,(5):I0015-I0018
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坐标,正在悄然改变。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正在成为经济领域话题的焦点。与此同时,欧美市场在复苏的过程中,依旧在忍受着阵痛。笔者认为前景已经越来越清晰: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未来,将不再仅仅只是“世界工厂”,更将是最具潜力的“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6.
烽言 《辽宁科技参考》2005,(10):15-17,36
经过几年的调整,世界经济已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迹象。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形势看,美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仍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日本经济已经出现较强的复苏势头.有望摆脱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长期低迷状态而步人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虽然相对较弱.但也已显现复苏迹象;东亚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于其他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拉美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基本恢复稳定,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经济增长形势良好.中东欧地区也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因此,“十一五”时期,全球经济将步人新一轮增长周期,世界通货紧缩趋势得以缓解,国际贸易和投资恢复正常增长.结构调整和市场重组进一步深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望,2006—2009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2%,比2002—2005年4%的年均增长率提高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低谷,步入复苏轨道。二、三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呈现强劲的"V型"复苏轨迹,全年GDP增长达8.7%。同时,全球经济也已触底并呈现复苏迹象,可见我国经济已率先进入"后危机"时期。如何有为应对"后危机"时期的各种挑战,确保鲤城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成为鲤城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正>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经济总体上仍行进在缓慢复苏的道路上。但随着一些新的影响因素的不断涌现,全球经济在总体保持"常态"运行的情况下,分化与动荡亦成为描绘全球经济的关键词。发达经济体增长表现不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总体持续巩固,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水平表现各不相同。2015年1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1.8%,较2013年提  相似文献   

10.
<正>"发达经济体的政策立场应当总体保持积极,并充分考虑到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反向溢出效应……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巩固或者提高它们经济复苏的进程中。任何仍旧存在的宏观金融脆弱性可以通过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整来快速解决……为了维持坚定和可持续性的全球经济增长,除了本国的努力之外,多边的努力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应该激活多边贸易条约,而且考虑到不同国家所实施政策的连贯性,应当努  相似文献   

11.
田静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2):111-116
进入后危机时代,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复苏将是后危机时代引领经济复苏的重要模式。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法律框架、政策措施和机构设置方面为"低碳"复苏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也面临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瓶颈"的严峻挑战。在这方面,作为发达经济体代表的美国和德国的做法可以给我国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023年,影响国际形势的各种长短期因素日益凸显和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继续维持良好复苏势头。上述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具有的较强竞争力和较大韧性。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稳定了国内就业,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和出口规模快速回升。  相似文献   

14.
美联储这次升息结束了一个时代———一个超低利率时代,一个世界性的扩张的货币政策时代。超低利率时代结束之后,世界可能会出现一个过渡的“中性货币政策”时期,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持“中性”,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不过,从较长期看,随着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全球增长速度加快,货币政策方向从扩张逐步转向紧缩可能已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己经成为日本第一大产业,并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引擎。考察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对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来说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大产业,并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引擎。考察日本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教训,对于正处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来说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4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春季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6%,比1月份该机构的预测提高了0.5个百分点。在IMF看来,全球经济今年之所以能有较大幅度改善,除了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之外,也源于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自去年10月以来,IMF已连续两次提高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常华 《科技智囊》2015,(2):22-24
<正>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再次低于预期,仅比201 3年的2.5%略微上升至2.6%,延续了近年来的低增长格局。2015年的增长前景也不乐观,预计将小幅增长至3%,至2017年之前,午均增长率约为3.3%。全球经济日益两极分化1月1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风险,许多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的活力比过去有所减少,因此,世界银行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相似文献   

19.
10月29日,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先生来到中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在发表了对全球经济走势看法的同时,表达了对“中国因素”的担心——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强劲增长对全球经济通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技智囊:全球经济通缩的时代目前是否已经来临? 史蒂芬·罗奇:全球经济不景气已经成为事实,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日子都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月20日,拜登政府走马上任,其经济团队也已全面准备就绪。拜登为上台后的首个100天制定了一套“百日新政”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助推美国经济“疫后复苏”,实施科技产业政策捍卫美国全球技术领先地位,并且通过“绿色新政”布局内政外交,这三大支柱构成“拜登经济学”的基本骨架,根本目标在于恢复美国在全球日益衰退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