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涉及军事行动的模棱两可的信号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在外交上"模棱两可"则可能是建设性的。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周边局势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安全挑战多样化,周边存在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近年来,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批发展中大国的崛起以及亚洲整体的崛起。这一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能否顺应世界多极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07,(4):39-40
“创新之都”,大圈首都的风范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一个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的引擎,一个21世纪全球创新的城市——北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化浪潮当中,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北京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首都,要成为“中国创造”的核心区、全球虚拟经济运营中心和全球高增值服务中心。科教、文化、高新技术产业、商务是全球国际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外交”的意义是深远的,它表明中国正在探索一条从前的大国没有走过的崛起之路,“经济外交”应当是目前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崛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崛起”本身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一国自身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也包括同时期与他国的横向比较,一国崛起有程度和性质之分,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走向霸权,崛起的性质是渐进的、和平的。和平崛起的内涵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实现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在外交方面应有以“和”为中心理念;以竞争多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国关系、睦邻友好、经济外交和合作宽容、着眼长远为战略要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面临着世界主要大国激烈争夺该地区地缘政治空间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坎坷的局面。此时,以“东突”为典型的“三股势力”不仅威胁着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而且还威胁到中亚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大背景下,“上海五国”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开始起步并发展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在经历不同发展历程时,发挥着安全、经济和战略三个相类似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洁 《世界知识》2023,(8):14-17
<正>大国博弈正在显著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作为进攻方的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持续以所谓“印太战略”为抓手,在地区层面发起对华全面战略竞争,即使是乌克兰危机的升级也未能迟滞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这是因为,美国将中国视为“惟一具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和能力的国家”,声称中国正在“胁迫”和“侵略”全球,尤其是“印太”地区,而“印太”的战略态势将“界定国际秩序的基本性质”。因此,美国必须“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在中国周边形成“规锁”中国之势。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是中国适应自身快速崛起和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需求的国家大战略。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大国与霸权大国的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中美关系呈现竞争、摩擦、冲突加协调、磋商、合作的复合态势。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强中弱是目前的基本态势,也是中国决策的出发点。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国,但美国不能不视中国为其重要的合作对象国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崛起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崛起”可能是2005年流行或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本来,一个国家是否崛起很难在时间上有一个明确的点来界定,何况,中国发展进程已跨越近1/4世纪,但到了2005年,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崛起景观好象突然清晰起来。中国经济规模已跨越二万亿美元大关,挤进世界经济六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德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在大力吸引外资基础上,中国累积形成的具有世界级生产能力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持续发展产生的世界“机会”效应进一步扩散,中国不仅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等强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正在取代日本、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性大…  相似文献   

9.
夏正昕 《安徽科技》2016,(10):30-32
正美国从独立到进入新经济时代,共经历了四次大转折,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超级强国。中国经过60多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美国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大转折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和经验对中国经济转型仍有借鉴意义。一、从美国独立到工业化初期国家的转折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启示大国的崛起必须摒弃依附性,必须拥有经济和科技独立自主权。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开启了美国工业革命和和平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走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显然经济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经济强国一定是大国,但大国不一定是强国。如果一国经济总量超过l万亿美元,就可以称之为经济大国,如果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  相似文献   

11.
“和平崛起”战略作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强国方略,有着深刻的内涵,同时,也是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冷静回应。这一战略既是我国一贯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继续,也是借鉴他国经验,寻求大国崛起的和平之路。从内涵上讲,“和平崛起”战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又谋求全人类发展中的竞合共赢,立足国内,和睦四方。“和平崛起”战略是把中国的强大和世界和平有机融合的强国方略。  相似文献   

12.
易祥辉 《广东科技》2006,(9):146-148
1前言 随着2001年11月12日中国与世贸组织在多哈举行“入世”签字仪式的完成,宣告中国正式进入“WTO”。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七位的巨大市场正迎着劈头巨浪,昂首挺进世界经济的长河。作为农业项目之一水果进出口贸易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泰国的水果零关税政策就已让广东荔枝和龙眼倍增压力,5年内逐步关税和放开非关税壁垒,失去了农业补贴、出口补贴和“绿箱”保护后,国内水果贸易和生产商们将迎头感受到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3.
外刊要论     
确保亚洲和平的大国策略HughWhit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20世纪的后25年,得益于大国间的“稳定战略体系”,我们见证了亚洲的和平时代。然而,日益深化的经济变革、美国的衰弱、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以及日本追求正常化国家的进程,使得未来的亚洲体系首次由一些势均力敌的大国组成,并带来和平的不确定性,这一战略变革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潮流。人们忙于应付后冷战时代非国家主体带来的安全挑战、盲目相信美国有能力塑造乃至决定亚洲事务的进程,以及错误地  相似文献   

14.
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多次引发国际危机。冷战后伊朗石油成为三种利益的交汇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以及以伊朗为核心的海湾产油国的利益。伊朗凭借石油经济及其壮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挑战美国,伊朗称霸中东地区的“大国梦”和美国控制中东的“世界梦”必然发生冲突。围绕伊朗石油的博弈,美国在中东石油霸权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战略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对自己和外部清醒审视的结果,是对人类历史智慧的提炼,是基于中国人民当前实践和当今时代特征的深刻思考,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平崛起作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历史性重大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大陆文化产生于躬耕垅田的农耕经济,而海洋文化则是发展于通过海洋的商业活动。500年前.海洋搭起了世界真正的桥梁,世界上的大国崛起表明.海洋注定要成为孕育大国的摇篮。“海纳百川”.海洋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开拓、包容和进取,其与大陆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海洋文化开放热烈.强调征服自然和崇尚流动;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迅速发展的中国的崛起前景更加复杂和微妙。笔者主要想谈国际层面面临的挑战,并试图提出一种解决之策。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惟一霸主,而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个可能取代美国地位的世界大国。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霸权轮换的悲喜剧表明,新兴大国直接挑战当前霸主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只有和平崛起最符合中国利益。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钻燧取火到弓箭的使用,从历法的推广到金属的冶炼,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近代欧洲的工业革命,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十六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正是依靠科技革命先后崛起,而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和走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结合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现实,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作出解读,着重剖析了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应增强"软权力",成为有影响力和负责任的大国,从而实现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20.
战后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的胜利宣告了美国战后初期对华政策的彻底破产,也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政策走向失败的开端。援蒋抢占果实美国战后对华政策在其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罗斯福生前就已大体确定:美国需要一个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它在表面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听命于美,享有大国地位,政治上、经济上相对稳定,以便遏制苏联和充当美国亚洲政策的支柱。为此目的,就要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同时要使国民党政府接纳中国共产党以之为联合政府的点缀,以排除所谓苏联通过中共来“干涉中国内政的可能性”。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障碍是:存在着一个得到人民支持并拥有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