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晓雪 《科技信息》2012,(30):216-216
亚裔美国文学以其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在当代美国主流文学中占据特殊地位。许多亚裔作家在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发现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错,表达了他们对文化身份的困惑和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渴望。卡洛斯.布洛桑是早期亚裔作家的核心人物,他的代表作《美国在心中》以自传体的形式再现了菲律宾人在追求美国梦的过程中经历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同化以及文化身份建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在心中》的文化身份建构,通过分析主人公移民美国后经历的身份焦虑和文化融合,探讨了亚裔族群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身份定位与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说《春季日语教程》中塑造的“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黑人的种族身份越界,阐释了黑人知识分子在种族身份构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基于种族越界叙事,分析黑人教授普特帕特在“政治正确”以及“种族协商”策略之下的种族身份越界,可以展现黑人知识分子为寻求种族关系发展做出的努力。同时种族身份越界方法的使用,也有效传递了里德对于种族主义以及文化多元主义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投机行为的讽刺。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谁》的作者亨廷顿认为,美国的民族性正面临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生死挑战”。其实,由美国“定居者”创立的民族性是相当有限的“美国”民族性,亨廷顿全力赞美同化主义、批评和抑制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其实质是现代民族主义。实际上,美国活力之所在是不断走向多元和多样,这是亨廷顿的“斗争哲学”也为之无奈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黑人在国内遭受的种族歧视和迫害,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腐朽的、反动的本质。由于肯尼迪上台以后特别标榜什么“自由”、“平等”、“人权”,等等,这种歧视和迫害就显得更其触目,而引起美国国内外正义与论的严厉抨击。今年6月24目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的一篇文章,对国内种族关系问题表示不安。文章认为由于失业现象的加深而使种族歧视问题更趋严重,暴露了肯尼迪政府有关措施的虚伪和无济于事。文章还企图以失业问题不能解决,黑人遭受歧视迫害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这个论点,来掩盖美国垄断资本对黑人进行超经济剥削和种族压迫、阶级压迫的实质。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编者  相似文献   

5.
法美矛盾已经远远超过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已经远远超出欧洲的范围。戴高乐政府已经用具体行动在亚、非、拉地区推行它的“世界范围政策”。3月16日至19日,戴高乐访问了墨西哥。下面摘译的法国报刊的两篇文章,谈论到法国对“第三世界”的所谓“合作”政策,和要求美国让欧洲“回到”拉丁美洲。墨西哥《永久》周刊和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则提供了法国在墨西哥的经济活动和影响的背景材料,它们对法国力图打入拉丁美洲的攻势,何以引起美国的惴惴不安,作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6.
王明珠 《科技信息》2011,(18):I0146-I0146
该论文旨在分析美国华人移民聚居于唐人街后华裔移民男性自我矛盾的精神状况以及他们的艰难的身份认同。该论文立足于对华人移民史和美国对华人移民的政策演变。总结出了华人移民、华裔移民男性产生自我矛盾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挖掘美国华裔移民男性所面临的艰难困境,他们的自我矛盾,沉默暗哑,逆来顺受,以及他们男性特质的缺失与丧失。该论文着重于分析《吃碗茶》的文本,探析《吃碗茶》的两代男主人公自我矛盾的形象的形成过程,形成的原因。即中西的文化冲突,移民政策的演变,种族的歧视,女性化的社会分工,单身汉社会的束缚,传统父权制的压迫。并且该论文继续探析在《吃碗茶》中矛盾的移民华裔男性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是由王华基和李刚这一父辈所展现的自我矛盾的“父权制”。另一方面是移民二代王宾来所展现的被“阉割”的自我矛盾的,沉默按压,逆来顺受的男性移民形象,他们面临的一系列的尴尬与痛苦以及他们最终自我矛盾的化解。《吃碗茶》的结局暗示了自我矛盾的美国华裔移民男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会当今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多元文化主义”。1970年,在2.03亿美国人口中,外国出生的人口为970万;如今,在2.63亿美国人口中这个数字为2260万。白人占总人口83%,黑人占13%,其余4%为其他人种。西班牙裔血统的人在人口中占10%。这种状况主要是移民潮造成的。美国全国有2300万人自称为拉美移民,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长了50%,这还不包括非法移民。据移民专家估计,来自拉美的非法移民至少有700万人。1985年到1995年,外来移民的数目比  相似文献   

8.
哈尼夫.库雷西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少数族裔作家。他的《郊区佛爷》是一部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危机等热点问题的杰作。面对生存困境与应对身份危机时,小说中的移民采取了不同的身份策略:采取“否定”策略的移民以悲剧性的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采取“协商”策略的移民在印英文化的“间隙”中找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两种不同的命运结局表明库雷西对建构新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反本质主义立场,隐含着他对英国主流文化霸权及其种族歧视的深刻反思与深度批判。  相似文献   

9.
刊首语     
迎着盛夏的酷暑,本刊2001年第4期与读者见面了。在挥汗如雨的高温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作为我们这样一家立足三峡地域的学报来说,本期“三峡文化”栏目推出的两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论三峡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对流衍在三峡民间的各类美术给予了理论的整合与美学的阐释,标志着该领域的新进展。“移民专题”中《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情况调查与分析》则对进入倒计时的三峡库区移民展开现在进行时的跟踪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而《邓小平的政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则别开生面地对邓小平政…  相似文献   

10.
郑有利 《科技信息》2011,(31):448-448,433
《美国在心中》是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代表作。布洛桑通过自身的经历描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痛苦,第一代菲律宾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种族迫害以及菲律宾人民对美国的殖民统治和种族压迫的反抗。而布洛桑想通过这样一部自传为自己本民族的人民发声,颠覆主流话语的统治与压迫,重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的费达拉形象,不仅体现了白人作家的种族偏见,而且符合西方作品中东方人的“滞定型”模式,是种族主义与东方主义双重作用的结果。费达拉这一东方“他者”形象的出现,不是作家梅尔维尔个人的偏见,而是在一个充满偏见的文化语境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同美国最大的垄断资本家组织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有密切关系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在6月17日发表了该报纪者的一篇文章,对于美国的经济状况表示忧虑。这篇文章说:美国靠消费者负债刺激起来的经济“繁荣”,在明年就有可能像肥皂泡一样“破碎”。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译,题目是我们加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美国很多墨西哥裔移民来说,他们曾穿越的美墨边境线凝结着思乡的哀愁,也承载着许多人的“美国梦”。在美墨边境线上,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从中折射出两国“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由一些谋求自由和幸福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它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美国文化也具有多元性。本文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可能性的分析,阐述了来自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区域的移民组成的特殊的美利坚民族,在“文明基因”的前提下,各种文明和平相处,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化,求实进取成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5.
刊首语     
春天过去,初夏到来。本刊200l年第3期就在这时和读者见面了。 三峡库区的移民问题是关系到三峡工程成败的重大问题,本期发表的蒋从伦写的《用移民条例规范移民行为》一文,对新颁布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刻的分析,有助于人们领会新移民条例的精神,有助于作好当前的移民工作。 本期发表的周兴茂写的《三峡文化、巴文化与土家文化》、蒋先伟写的《“吴郎”为杜甫女婿考辨》、汪斌写的《企业电子商务策略探讨》、祁俊生写的《现代科技革命与经济的关系》、况长清写的《浅析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今天,如何将学术研究与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理应成为学术性刊物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期的“焦点调研”继续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将聚焦点切向了万州经济发展的脉胳。虽然《强化万州片区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着眼于万州移民开发区的整体效应,而《从万州区的历史变迁谈万州城市经济发展》则侧重于城市经济的集中思索,但正可以从纵横点面方面相互补充、照应,为万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某种参照。“三峡文化研究”中《涪陵榨菜文化中的枳巴文化因素》对闻名中外的…  相似文献   

17.
欧洲多国宣布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本国失败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反思.本文在分析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历史沿革及其带来的诸种争议的基础上,评价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反思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之所以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英国性”等社会共享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多种制度和政策的有效配合,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相互理解,以实现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物理》杂志第3卷第6期发表了讨沦“质量能转化为能量吗”问题的两篇文章:《要辩证唯物主义,不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和《质量能转化为能量,能量也能转化为质量》。这两篇文章,主要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质量和能量能互相转化;“质量可转化为能量”并不就意味着“重复了唯能论的错误”,成了唯心主义;认为根本得不出“凡物质必有质量”的结论等。我们认为这两篇文章都从错误的方法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下面就谈谈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为例,分析多元文化主义与整合的关系。通过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政策构架和实践效应的阐析,笔者发现:多元文化主义在促进政治和社会整合方面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书评   李志荣阮西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第十四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前会长,曾多次赴加拿大对土著民族、主要民族、其他移民及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施进行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加拿大民族志》(阮西湖著,民族出版社,2004 年 5 月出版,250 千字)一书是阮西湖教授长期关注和研究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成果。1   加拿大的民族构成大体可分为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梅蒂斯人),主要民族(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其他移民民族集团(华人、日本人、日耳曼人、荷兰人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