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杂志去年第四期『探访梵净山』一文中,有关珙桐花的解释是不确切的。为避免误导读者,笔者愿就此问题与原文作者进行讨论,同时让读者得到科学知识。珙桐是我国保护植物中极重要的种之一,有『活化石』之称。此树在开花时很有特色,远望林冠好像有一些白鸽栖息,既好看又新奇。那么这种花到底是怎样一种形态呢?我们从表面看到的珙桐花实际上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花序,花序的下部有一对(有时是三个)大型白色的苞片,而花序本身是一圆球形如  相似文献   

2.
采用濒危植物珙桐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花序外形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以及低温预处理、激素种类与浓度、蔗糖浓度等对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诱导分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显著,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诱导率逐渐降低;高浓度的蔗糖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愈伤继代后褐化严重未产生分化.在本实验中,诱导珙桐花药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为:选用长度为1.7~2.2 cm的花序,4℃预处理2d,培养基为MS+2,4-D 1 mg/L+NAA 0.5 mg/L+GA31 mg/L+5%蔗糖,最高诱导率为91.3%.  相似文献   

3.
趣谈珙桐     
张钢民 《大自然》2009,(3):54-55
在前不久海峡两岸进行的交流活动中,大陆方面除了赠送给台湾一对国宝——大熊猫“团团”和“网圆”外,还赠送了17株被称作“植物大熊猫”的珙桐树苗。  相似文献   

4.
周耀武 《大自然》2010,(5):31-31
孑遗植物珙桐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早在1000万年前的第三纪就已经生存在地球上了。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堪称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今宝兴)被发现,此后被世界各国引种,已成为广受人民喜爱的名贵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5.
咚咚锵:张家勋,一个我们不该忘记的名字!在中国,有珙桐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从小凉山到红水河,他走遍了有珙桐树分布的6个省36个县;也是他,让我们的国宝“中国鸽子树”露出庐山真面目,飞出深山老林、扎根北方,让我们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本文所有资料均系张家勋教授提供,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6.
珙桐与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氢化钾染色法对珙桐和光叶珙桐进行CAT酶谱分析;用碘量法进行CAT酶活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珙桐有酶带两条,Rf值分别为0.74和0.90,CAT酶活性为0.40824mg·(g·min)-1;光叶珙桐也有两条酶带,Rf值分别为0.76和0.93,CAT酶活性为1.3608mg·(g·min)-1;表明珙桐和光叶珙桐在遗传特性、生物进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光叶珙桐代谢比珙桐旺盛,先叶珙桐是珙桐的变种,抗逆性更强,为珙桐种质生化分析、植物学分类及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贵州省植物园从9个地方引种的珙桐,从存活率、物候及病虫害三方面对珙桐引种情况进行阐述,从引种360株珙桐看,发现珙桐引种存活率都较高,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引种珙桐存活率最高,达到100%。同时我们对引种的珙桐进行物候观测,发现在贵州省植物园栽培后,珙桐物候节律基本趋于一致,在引种栽培期间,共发现4种病虫害,为蜗牛、金龟子、茎腐病、烂根。从整体上看,贵州省植物园引种珙桐的生长情况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油菜短花序突变体不同生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测定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短花序突变株系“M112”及其野生型亲本“112”在不同生育期茎尖内源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Ks)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M112”中CKs含量的增高促进了一次分枝的增多,在花期CKs含量增高刺激茎尖的IAA流向腋芽,从而阻碍花序的伸长.  相似文献   

9.
贵刊1998年第1期38页所刊《漫话新疆的无花果》一文第三大段提到无花果和向日葵的花果时,说它们是花云云。实际上,向日葵和无花果的“花”都不是花,而是花序。向日葵的花盘是菊科植物特有的头状花序,其外圈黄色的是几排不育的舌状花,中间的“许多小管状物”是管状花。管状花经昆虫传粉结出的葵花籽也是菊科植物特有的一种果实类型——连萼瘦果,而不是种子。所谓花托,其实是花序托。同样,无花果类的“花”是另一种花序——隐头花序。可以理解为向  相似文献   

10.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作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有关方面及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以下4个方面对珙桐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1)解剖学与生物学特征及珙桐在系统发育中的归属问题研究;(2)生态学特性与珙桐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的研究;(3)珙桐的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研究;(4)珙桐的繁殖与人工引种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于植物形态学和植物分类学中专门术语应用的看法是:因其均为基础学科,所阐的除了应具有时代性的新课題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比较成熟的科学成果,其应用的术语也应该是基本的,此较肯定的。“Inflorescence”这个术语,在我国早已译为花序,沿用至今。这个英文字的拉丁原文是“Inflorescentia”,由“infloresco”(开始开花)这个动词而来,而其意义自然是花的排列和其开放的方式。至于“Anthotaxy”则系由希腊语来源的英语,由avθos(Anthos)花,和Tdecs(Taxy或Taxis)次序两字组成。显而易见这只是语源不同的同义词,译为花序并无不妥之处,其概念在国际上也是统一的。并无陈机所谓“曾经长期存在着问題,Inflorescentia和Anthotaxis的范围划分不清,因此概念不够明确。”之事。而陈机将inflorescence改译为“花组”和改其概念更是错误的,它会在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形态学的术语中引起混乱。对于陈机提出的“花的序列”类型的一些术语,以及“花组”和花群的划分等概念有的值得商讨,有的自相矛盾和混乱,有的甚至有着原则性的错误。陈机所作的“花的序列类型及其亲绿关系图解”完全沒有表示出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关系;我们认为植物类群与植物类群间有亲缘关系;花序与花序间谈不上有亲绿关系。关于花序的分枝式可以在植物不同的进化支系上有着交互平行的发展。虽然在科和属的范围里,往往有着统一的规律可循,但不存在有与植物的分枝规律和叶序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自然界里有很多的证例可以说明,一株植物的叶序在不同的枝条上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在同一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可能也有不同的叶序。陈机的“花的序列和叶序与茎的分枝规律联系起来的认识”是沒有科学根据的。花序为茎轴末端的变型,因此其分枝常受生长、地位、光照、昆虫传粉等作用的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而有所变化。关于花序的概念,我们认为简朴些易于体会,过于繁琐转折没什好处。花序是一株植物花在花枝上的排列和开放的方式;或一株植物花在枝上的群集方式。对于花序与植物系统的演化关系,我们能肯定的是既有繁化,也有简化的演变,也就是由简化到繁化,再由繁化上升到高度简化的特化。  相似文献   

12.
珍稀物种的分布特征是物种濒危等级评定和保护策略制订的基础资料.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对分布于凉山山系的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包括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种群的生境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珙桐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300m的中山地带;在水平方向上珙桐基本分布在凉山山系东坡的小凉山地区.珙桐总分布面积为1832.446km2,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为958.448km2,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73.998km2.刀切法检验结果及限制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珙桐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季节性变异系数、海拔、最冷月最低温、最冷季降水量、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到居民点距离.本文建议应加强对凉山山系保护区外的大面积珙桐生境的保护及关键连接区域的恢复,以促进山系内珙桐资源的增长和生境的连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有植物珙桐的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本文系统综述了珙桐地理分布,分布区自然状况,群落特征,形态解剖,繁殖生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其濒危原因,对珙桐的保护提出一和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区珙桐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3):44-47
利用群落和种群研究的常规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台原区柏箐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珙桐群落主要优势种群为珙桐和五裂槭,重要值分别为142.93和61.79。两种群间呈正联结关系,均为集群分布,但五裂槭聚集强度高于珙桐;五裂槭为进展种群而珙桐种群因幼树缺失为衰退种群;群落灌木层树种稀少,物种多样性低于乔木层。导致珙桐种群幼树缺失和灌木层树种稀少的原因是人为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珙桐群落实行绝对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云南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的生态特征研究,为保护该保护区珙桐资源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数、群落构成物种的地理成分、群落外貌特征及其种群年龄结构等。结果该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原始性;群落内优势种分化明显,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分层明显,已达到演替顶级阶段;保护区植物的热带分布型属所占比例较大;珙桐种群以中幼龄植株为主。结论构成该保护区珙桐群落的植物区系为东亚-中国区域性;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为稳定型,以无性生殖为主。  相似文献   

16.
光叶珙桐是中国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的种群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该自然保护区珙桐资源的开发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珙桐种子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珙桐为濒临灭绝的珍稀观赏树种,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解剖观察了璜桐种子及胚的形态结构,并对胚进行石蜡制作观观察。研究表明:珙桐果核分4-10室,3-5室发育,珙桐的种子为有胚乳子种子,且胚乳较丰富,胚芽、胚轴、子叶等胚的四个部分均发育完全,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珙桐发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在群落中的作用,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白泥岗地带不同海拔高度的珙桐群落主要物种重要值及其根际土壤性质.结果表明,该地区珙桐重要值最大,是群落优势种,却是一个处于衰退的种群,1500-1700m是该地区最适宜珙桐生长的海拔高度.珙桐根际土壤各指标在三个土层深度间差异显著;整个地区土壤pH值变化范围小;腐殖质层土壤指标1500m、1600m和1700m三个海拔显著高于1800m和1850m两个海拔;沉积层和母质层两层在5个海拔间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相关分析表明,珙桐重要值与速效磷和有机质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幼树重要值与pH值的相关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强而成树重要值与含水量的相关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强;A层土壤指标速效氮和速效钾与珙桐重要值相关性最强,它们可能是珙桐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研究简史和珙桐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及国内外对珙桐研究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珙桐发育与生殖生物学、生殖生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只有从以上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才会对该物种的保护作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框架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20.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世界著名观赏树种,在开花时极美而特异,可供栽培观赏或作行道树。珙桐是一个适应性强、生态幅度宽的树种,可进行人工大量引种,驯化和栽培。因而是一种值得引种栽培在道真县地区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