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文书中存在着大量的稀俗词汇,这些稀俗词汇有些是属于方言词,有些为古语词,有些为新造词。徽州文书中稀俗词的使用有着同义词较多、领域性明显的特点。从词语结构的角度来看,徽州文书稀俗词大部分属于偏正、述宾、联合、连动结构。在词语构造的修辞方面,徽州文书稀俗词使用了类仿、比喻、比拟、借代等诸多修辞手段。大量稀俗词汇的使用增强了徽州文书的表现力,达到了表义准确、方便简洁、形象具体、感情充沛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关于宁波风俗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风俗,是一个地区相沿积久成习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在一个区域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记忆铭刻在我们每位民族成员的潜意识中,并能代代相传。“民族文化记忆链的断裂,也就意味着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自我意识的丧失。”宁波的风俗记忆链也不应断裂。通过对习俗、神俗、礼俗、喜俗、居俗、乐俗、食俗、语俗八个方面的调查,论述宁波现存风俗情况,并从社区学院视角提出宣传保护研究宁波风俗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闻究竟该用何种语态去表现,是新闻能否引起听众和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剖析新闻语态的"俗"与"真",认为新闻语态应做到"宜俗宜真",才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贴近观众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公序良俗是现代民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序良俗的判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标准,主要包括价值判断标准、内容判断标准、程序判断标准和技术判断标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民"或"俗"之间做出一种选择,这对民俗学者来说可能是个奇怪的问题。究竟是侧重对"民"的研究,还是将"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本上来讲,"民"和"俗"两者本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民俗学学科内部的这两种观点的分界是真实存在的,并对民俗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必须在"民"或"俗"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想要否定或杜绝这样的二分法是没有益处的,事实上,两种方式各有其意义,旨在将民俗学引向不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妈祖信俗申遗成功,标志着妈祖信俗的开发要提升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次。从妈祖信俗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入手,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莆田妈祖信俗开发的优势与机遇、劣势与挑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莆田妈祖信俗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图探讨是"诗中有俗,俗中有歌"的文化现象以及这种"既是诗歌,也是民歌,更是民俗"美学特征和各自间的艺术演化的相互关系与关联.世俗"风化"与"民俗之诗"间的互动、互促、互相影响的审美与伦理教化关系被阐释得较全面而辩证,是我们认识诗、歌与风、民、俗等概念及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考察音乐“雅”与“俗”的历史渊源入手,论述“雅”与“俗”之间存在着分岐,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二者又存在着互动性,即“雅”的音乐是由“俗”的音乐演化而来的,而“俗”的音乐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也是可以雅俗共赏的。  相似文献   

9.
论公序良俗     
从“公序良俗”的词源入手,论证了“公序良俗”的行为标准,有悖公序良俗行为的行为类别,行为效果及公序良俗原则的演进和演进的历史背景,进而指出我国民法典规定公序良俗原则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在确保国家、社会利益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内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人们对其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剖析公序良俗的内涵外延,使其成为我国民法典中的一大基本原则,是现在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柳永词功在返俗于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柳永俗词是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产物,柳永通过大力写作俗词,将高贵的文人词引入民间,一改旧俗词的粗陋、错乱的难堪局面,使广大市民能欣赏到高质量的俗词,而且推动了词坛的革命,所以说柳永词的最大贡献是返俗于民。  相似文献   

12.
熟非俗论     
":熟即俗也",艺术创作和批评中的这一说法害人不浅。熟未必俗,生未必好。"熟"是能力,是艺术得以精能的基本功。"真熟"为至高境界",真熟"之后才可能产生有意思的"人书俱老"。"技"的衡量标准是熟练程度,"技"的不断熟练最后接近"道"。所谓"败笔",是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俗"除了内质本性之外,其一大原由是表现能力的不足。"熟"无止境,是相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封片卡”的类别和特征。信封着重介绍妈祖信俗邮资信封、首日封、纪念封和签名封;明信片着重介绍妈祖信俗邮资明信片、极限明信片和邮制明信片;卡着重介绍妈祖贺年邮资信卡。通过对妈祖信俗“封片卡”3个特征的分析,揭示利用“封片卡”更好彰显妈祖的功德和大爱。更好地促进集邮文化和妈祖文化的良性结合。  相似文献   

14.
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包括违反强制性规定和违反公序良俗两种情形,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一律无效,而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未必全部无效,需要对强制性规定进行类型化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叙事题材曾同时使用民间口头叙事方式和戏曲曲艺等多种俗文艺样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播,这种民间故事与俗文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梁祝题材的繁荣,也对民间故事和俗文艺本身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梁祝传说为例,对这种文化现象加以检讨。  相似文献   

16.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理论上已经为学界所认可,但在实践中面临如何具体适用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公序良俗的定义;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原则的抽象性,就像诚实信用原则一样,为具体适用带来许多的技术问题。所以如何完善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的本土化成为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月三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古代日本引入其名称乃至部分习俗,后来与中国习俗融为一体,延续至今。中国三月三节俗的基础内容和含义起源于祭祀高Mei,与生育、乞子,迎接生命的复苏与诞生密切相关。日本三月三节俗在驱灾避邪、保护生命这一点上,与中国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形式上大相径庭。中国节俗主要表现为对生命的呼唤和迎接,而日本节俗则主要表现为对灾祸的放逐和驱除,以保护生命。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民间茶俗表现为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茶俗现象的考察研究,笔者认为:三峡民间茶俗属于区域性茶文化宝库中的精品,具有地方性、传承性和可欣赏性。  相似文献   

19.
辩证色彩 ,是台湾诗人洛夫诗歌的一个显著特色。这主要体现为生与死、有与无的悖论统一 ;虚与实、动与静、俗与奇的对立相依。存在于洛夫诗中的辩证色彩 ,使洛夫诗歌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借鉴史学、民俗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对江永女书文化中的女子体育宗教信俗的形成、演变及衰落进行了多维考证,提出了女子体育宗教信俗文化修复措施,以寻求江永女子体育宗教信俗保护与传承的合理路径.女书节庆习俗是女子体育宗教的发端,女子体育宗教信俗演变呈“生成-鼎盛-破坏-消失”的文化轨迹,后现代江永女性“中心”与“边缘”的身份发生转换、宗教失范、商业展演成为女子体育宗教信俗衰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