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撰写的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传统与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李约瑟博士提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也有称之为"李约瑟之谜"或"李约瑟难题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李约瑟生平及李约瑟的中国机缘,探讨了“李约瑟问题”的由来及其意义,全面介绍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而深入阐述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心底似乎一直有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英国学者李约瑟1930年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发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诺奖之痛",渴望中国的科技、文化与世界形成良性对接的国人一直被诺奖情结困扰。为什么诺贝尔奖总是中国大陆无缘?虽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零的突破,但这种困扰依然没能减轻。三是"钱学森之问",2005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讨论到阴阳家邹衍时,引用了《史记·平原君列传》的《集解》中一段邹衍与公孙龙的交往记录.李约瑟认为这段史料证实了对自然感兴趣的各个学派都不愿在墨家、名家的思想家们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科学的逻辑的努力中合作.通过《史记·集解》原文与李约瑟译文的比较分析认为,这段记载恰恰对李约瑟的这个观点构成了挑战.其实,邹衍并没有一概否定“辩”,而是对“辩”的一种即“辞正”进行了批评,他给予“辩”以相当的肯定.进而探讨公孙龙子和邹衍在认知上的不同,指出邹衔这种切近实际而不过于形而上的思维态度,倒是近代以来一般科技工作者常抱有的.  相似文献   

5.
10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力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以说恩格斯这一经典论断为科学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了准确定位。历史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科学技术是居于人类文明之前列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有一部研究专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美国有一位记者在李约瑟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比较,便惊奇的发现,早期世界上重大的科技发明有一半来源于中国!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煤块的传奇故事让人记忆犹新:在蒙…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中国科技史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李约瑟博士的百年诞辰,为纪念与缅 怀这位对中国古代文明一往情深的世 纪巨人,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李约 瑟文献中心、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等 20余家科研、高校、文博及出版单位联 合发起的“纪念李约瑟博士百年诞辰暨 中国科技发展研讨会”于8月29日- 31日在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李约瑟 博士的生前友好王应睐院士、胡道静院 士、刘祖慰教授及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殷 宏章教授的亲属等60余人出席会议。 与会代表指出,李约瑟博士既是一 位著名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人文 主义者,在世界近现代科学史上,虽然 出现过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 学家,但很难找到像他那样横跨自然科 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对人类文明产 生如此重大影响的伟大学者。李约瑟博 士是中国人民和科学家雪中送炭的老朋友,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还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数十年来,他为中国古代文明、为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以及英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奔走操劳,贡献一生。 李约瑟博士以其半个多世纪的精力撰写了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该书以无数雄辩事实证明了中国古代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为近代科学的最终确立建立殊勋。为此,他不但有力地批判了“欧洲中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正陈晓平教授的论文《冯友兰与李约瑟问题》与黄欣荣教授的论文《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很值得一读。陈文探讨了闻名遐迩的李约瑟问题与冯友兰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冯友兰对问题的解答。指出李约瑟问题带来的问题是:很大程度上将作为近代科学的狭义科学与包括古代技术的广义科学混为一谈;而早于李约瑟问题提出的冯友兰问题,涉及更为深刻的问题:数学演绎和实验归纳的逻辑方法为什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超越方法论层面,深入到"顺从自然"和"对抗自然"的基本人生取向。黄文探讨了大数据这一热点话题,认为大数据革命是一场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必将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功贯古今的著作。作者在评价这位伟大的英国科技史学者为中国科技史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就《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辨析,从而纠正了该书中出现的错讹。这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流派.道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相对密切,但道性哲学的消极作用导致了“李约瑟之谜”的产生.道性哲学观所主张的不行而知、安分知足、炼丹求仙、贵阴尚柔、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或被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利用,或被其代表人物曲意逢迎,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10.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李约瑟问题":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只是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文章在借鉴前人学说观点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席文反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辉格式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反对用欧洲早期科学和近代科学为标准,来评价非欧文明,试图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观,以一种全局的人类学家的眼光来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外国朋友曾说过:“我认为,中国人已经用自己的历史证明了,他们在较早时期至少是和希腊人一样善于推测大自然的法则的,假使说中国并没有产生一个亚里士多德,我认为,那是因为阻碍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发展的那些抑制因素,早在中国可能产生象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人物以前就已经开始起作用了”([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P·40,据科学出版社1975年译本)。这位朋友把“阻碍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发展”的“抑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披露、译释了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收藏的1950-1951年李约瑟和竺可桢之间的四封往来书信,简要分析了在李约瑟策划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取得进展之际,他和中国学者竺可桢就此书写作进展、各学科专家信息以及图书资料等方面问题进行的书信交流,从侧面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竺可桢对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计划提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一书的写作发端于对李约瑟问题的思考.李约瑟问题大致可表述为:在公元15世纪之前的十余个世纪中,中国科技一直领先干西方,但当西方现代科学兴起,中国却大大落后了,那么,两者高下形势之逆转是如何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难题”的经典解答及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本文就是运用了大量历史事实和范例,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李约瑟难题”进行了理论探究和分析。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宋是我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之一,南宋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重要地位。英国著名的科技史研究家李约瑟,在他的多卷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导论中说:“对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是不同的: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着重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是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主要依据新近公开的竺可桢日记中的第一手资料,对20世纪40年代竺可桢与李约瑟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一初步探讨.文献考证表明:自1930年,竺可桢开始长期关注"中国科学何以不发达",即"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实验科学"问题;在40年代的竺可桢日记里,详细记录了竺可桢与李约瑟会面的时间等情形;李约瑟在来抗战时期中国"雪中送炭"之前即已经大致形成"李约瑟难题"的雏形,竺可桢等一批中国学者对"中国何以无科学"问题的争论促使了"李约瑟难题"的成形;50年代初,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计划,实际上推动了竺可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着手建立中国科学史研究专门机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说玉     
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中这样写道:“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其实。我国古代的优质玉,均是来自新疆昆仑山北麓的于阗,于阗后来也叫和阅或和田。和田  相似文献   

18.
三、“祖颐季”、“缪十等”、“录赞宁”等人名之误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3卷,《数学》分册第103页中提及的“祖颐季”的正确姓名是“祖颐”,而不是“祖颐季”。李约瑟所依据的古文献出自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名著《元四玉鉴》的序言。祖颐在他为《四元玉鉴》写的序言中,署名为“大德癸卯二月甲子滹纳心斋祖颐季贤父序。“引文中“大德”是元成宗年号,“癸卯”是干支年名,即大德七年(1303),“甲子”是日数,“滹纳心斋”是书房名,“祖”是姓,“颐”是名,“季贤是字,“父”通“甫”,甫是表字的代称…  相似文献   

19.
说明与致谢     
2006年8月26-29日,第四届中国科技典籍暨《崇祯历书》研究国际会议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和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共同组织的,来自美国、荷兰、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期发表的论文大多数是这次会议上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流派,道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相对密切,但道性哲学的消极作用导致了"李约瑟之谜"的产生.道性哲学观所主张的不行而知、安分知足、炼丹求仙、贵阴尚柔、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或被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所利用,或被其代表人物曲意逢迎,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