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70年代末,伊斯兰革命在伊朗取得胜利,霍梅尼极力鼓动输出伊斯兰革命,美国和西方大国感到了一种新的威胁。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似乎印证了这种担心。1979年11月底美国的密友沙特阿拉伯发生麦加事件——批伊斯兰极端分子占据了穆斯林圣地麦加大清真寺,并与沙特军警  相似文献   

2.
王震 《世界知识》2014,(18):62-64
<正>近年来,作为中东地区大国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意识形态、能源出口、核不扩散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上一直龃龉不断。随着近期"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快速崛起,双方围绕"伊斯兰国"所进行的地缘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伊朗和沙特在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所进行的地缘政治争夺表明:在美国加速撤离中东的大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国正在积极推动中东秩序重组并努力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3.
刘中民 《世界知识》2012,(12):47-49
阿拉伯民族主义革命浪潮、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西方的反恐战争、美国的中东改造计划、"阿拉伯之春"……面对一个又一个外部挑战,沙特不仅保持了其君主制政教合一政权的历史延续性,并且成长为举重若轻的地区大国。  相似文献   

4.
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与伊朗高原之间有一个陆间海,这就是报刊上经常提到的海湾,亦称波斯湾。而科威特国就坐落在海湾西北岸的犄角上。科威特南邻沙特阿拉伯,北部和西部与伊拉克接壤。科威特面积仅178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3公里,在海湾中有布比延、法拉卡等10多个岛屿。布比延岛面积860平方公里,位于伊朗海口对面,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地位。法拉卡沿岸是通商要道。科威特人口184万,其中外国侨民占58.4%,巴勒斯坦人约40万。科威特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了日本,这是对当年6月安倍访伊的回访,也是时隔19年再有伊朗总统访日。2019年9月,安倍与鲁哈尼还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然而就在日伊关系快速发展之时,发生了美国击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伊朗向美国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发射导弹事件,海湾局势骤然紧张,尽管没有爆发战争,但也折损了日本作为美伊关系"调解人"的面子。不过,美伊矛盾加剧对日伊关系影响不大,安倍为维护日本能源安全继续在中东奔走,又于2020年1月中旬访问了沙特、阿联酋、阿曼。  相似文献   

6.
<正>自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美国先是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后又吊销中国、印度、土耳其等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5月初更向波斯湾派出航母战斗群。5月8日,伊朗通知美国以外的其他伊核协议签署方,伊朗决定减少履行伊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协议,并表示欧洲有60天时间与伊朗举  相似文献   

7.
自2010年底以来阿拉伯国家发生剧烈政治动荡,本已稍有平静的伊朗核问题风云再起,面对伊朗坚持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项目",美国及其最坚定的中东盟友以色列一再施加军事打击和战争威胁,一时之间,伊朗战争又箭在弦上。客观地讲,导致目前伊朗危局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核",而在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德黑兰与华盛顿的糟糕关系,非常敌对的伊朗-美国  相似文献   

8.
正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伊朗伊斯兰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发言人莫赫谢尼萨尼日前表示,伊朗安全部队已抓获沙特驻德黑兰使馆遭袭事件的主要组织者。莫赫谢尼萨尼称,目前已成功抓获多名袭击参与者。他表示,袭击使馆事件的组织者在入境时已被拘留,现在正在审理其案件。他表示,袭击事件不是自发性的,嫌犯受到了境外组织的指使。沙特阿拉伯内政部1月2日宣布处决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在内的47人后,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迅速恶化。这一事件在伊朗  相似文献   

9.
田文林 《世界知识》2011,(22):34-35
伊朗:中东新“暴风眼” 10月11日,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爆料”,美方挫败一起有伊朗革命卫队参与的阴谋刺杀沙特驻美大使祖贝尔的恐怖案件。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描述,整个情节宛如一部好莱坞大片:主犯阿巴布希尔拥有美国和伊朗双重国籍,今年5月,他支付150万美元聘用墨西哥毒贩暗杀沙特驻美国大使。不料这名“毒犯”是美国毒品管制局卧底线人,将其泄露给美国。据称阿巴布希尔的亲戚是伊朗革命卫队属下“圣城军”高层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王锦 《世界知识》2008,(16):34-35
7月19日,美国派出国务院三号人物、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前往日内瓦,参加有伊朗核谈判代表赛义德·贾利利和欧盟代表索拉纳出席的伊核问题会谈。另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美国将在8月宣布在德黑兰成立办事处,这是美国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与伊朗最重大的外交接触。美国最近在伊核问题上的举动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1.
王室的困难与对策去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秘密报告估计:“沙特王室统治,可能不出两年,就会被一场革命推翻”。这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近年来,沙特政局不稳定的因素有明显的增长,外部环境比以前险恶,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从外部看,伊朗国王倒台,霍梅尼政权一心要“输出伊斯兰革命”,号召推翻君主制,建立伊斯兰共和国。这对沙特王室不能说不是一个威胁。埃以缔和后,阿拉伯地区出现的反美浪潮,不利于沙特王室的联美政策。“拒绝阵线”国家在阿以冲突上的“激进”态度,也给以“温和”著称的沙特以重压。但是,最危险  相似文献   

12.
11日我外交部向越南驻华使馆递交备忘录,强烈抗议越南在中越边境制造武装挑衅。沙特阿拉伯国防大臣宣称,伊朗如破坏海湾航运,沙特将自卫。  相似文献   

13.
正1979年1月16日,统治伊朗达37年之久的巴列维国王在伊斯兰革命的冲击下被迫出国"长期度假"。不久之后,巴列维王朝寿终正寝,伊朗建立了延续至今的伊斯兰共和国。外界普遍认为伊朗伊斯兰革命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一场运动,但是伊朗现政权认为伊斯兰革命不仅限于此,革命领袖霍梅尼认为它"犹如初生的婴儿,尚需哺育、培养方能长大成人",所以伊斯兰革命是一个连续不  相似文献   

14.
从若即若离到坚定盟友●:自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和伊朗就结下了死仇。但此前美伊关系却不是这样,一度甚至可称做“蜜月期”。■:了解了美伊关系60多年的沧桑变化,也许对我们透析当前伊核危机有所补益。今天美国人眼中的伊朗是“无赖国家”,是“邪恶轴心”之一;在伊朗人心里, 美国是其“头号敌人”,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立于伊斯兰革命后,用来保卫伊斯兰革命的成果;两伊战争中,它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了伊朗名副其实的波斯湾"守护神"。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伊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将领苏莱曼尼遭美军空袭身亡,事件给原本就很紧张的美伊关系火上浇油。作为报复,伊朗在1月8日使用战术导弹袭击了美军位于伊拉克境内的军事基地。就在世人担心美国可能会采取进一步军事举动、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准备好拥抱和平"。表面看来,美国和伊朗在2020年初的这一轮交手似乎偃旗息鼓,但两国暗中较劲则是愈演愈烈。伊朗核问题走势是研判美伊关系的重要指标,在美国袭杀伊朗高级将领后特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伊拉克爆发的危机反应不一,主张各异,内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分聚离合。到2月19日,阿拉伯国家对美伊危机立场分三种:一是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和以色列,支持美开战;二是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等,基本反对动武;  相似文献   

18.
关于美国要对伊朗动武的风声不断,尤其是美国派出“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前往波斯湾之后。但事情又有另一方面。1月15日,路透社援引沙特阿拉伯的消息,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带了封信给沙特政府,希望沙特能帮助缓和伊朗与美国间的紧张关系,还说,这封信是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内贾德写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称,只要伊朗不干涉伊拉克与黎巴嫩事务,美国愿与其改善关系,这与以前将停止铀转化作为条件相比,让步巨大。同一天,美国摔跤队员抵达德黑兰参加比赛。1月28日,  相似文献   

19.
<正>也门内乱逐步跃升为地区冲突,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对立加剧,与沙、伊两国均有渊源的巴基斯坦也不由自主地被迫卷入。一方面,沙特希望巴基斯坦出兵帮助剿灭什叶派胡塞武装;另一方面,伊朗希望巴基斯坦恪守中立,积极发挥调停作用。对巴基斯坦而言,沙特是其在伊斯兰世界的战略盟友,作用难以替代;而伊朗是利益交织的重要邻国,对其国内  相似文献   

20.
<正>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在伊朗问题上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姿态,一反奥巴马执政后期通过积极接触来缓和两国关系的立场。1月29日伊朗试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后,美国指责伊朗此举旨在破坏中东稳定,违反了伊核协议,随后对与伊朗弹道导弹计划及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的12家实体和13名个人实施了资产冻结等制裁。甚至有美国官员称,为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所有手段都在美国的考虑范围之内,暗示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