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偏好性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脑功能不对称性对行为的影响,而吸乳以及携抱偏好,同时也是母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海南猕猴利手,母猴携抱偏好、婴猴吸乳偏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63只个体利手,28对母婴中母猴携抱偏好,以及35对母婴的婴猴吸乳偏好.结果发现,虽然个体层面上,证实了利手、吸乳和携抱偏好的存在,但是群体水平上没有显示出统一的偏好方向.成年雄性偏向左利手,成年雌性偏向右利手.初产母猴可能存在左侧携抱的偏好.母猴的携抱偏好与婴猴的吸乳偏好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0只太行猕猴的活体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Ⅳ组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各测量值在第Ⅱ或第Ⅲ组增长幅度最大,这一规律与昆明猕一致,但有些指标发育最快的时期,较昆明猴提前一个年龄组;太行山猕猴除尾长、前臂长低于昆明猴外,其它多数指标都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同性别昆明猴的测量值,太行山猃猕在个体发育和形态学上表现出的特点可能与环境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5只正常成年太行猕猴头毛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雌猴与雄猴间6种微量元素均无显著性差异,孕猴与非孕猴间除Cu外,也无显著性意义。饲养在不同地区的太行猕猴Cu、Cr有显著性差异,而Pb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猕猴头毛与人发比较Zn、Cu含量相接近,而Fe、Mn含量比人高达几倍到数十倍。  相似文献   

4.
左右利手被试在双耳分听呈现条件下完成单个汉字具体名词(动物、物体和身体部位)的范畴归类任务, 检查不同利手者大脑两半球加工听觉词汇语义的大脑功能偏侧化与整合效应.结果显示:(1) 右利手被试用左手或右手反应在左耳内的错误率显著低于右耳内,提示存在明显的右半球优势;(2) 左利手被试用左手反应在左耳内的错误率也显著低于右耳内,但用右手反应在右耳内与左耳内的错误率差异不显著,提示两半球可能都有一定的听觉词汇语义加工能力;(3) 右利手被试用左手或右手反应在左-右耳间或右-左耳间的错误率均显著高于左耳内,而与右耳内没有差异,提示缺乏明显的语义加工在半球间的整合优势;(4) 左利手被试用右手反应在左-右耳间和右-左耳间的错误率均明显低于左耳内和右耳内,提示左利手被试的左半球可能具有更强的听觉词汇语义加工在半球间的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为实验任务,以投篮准确性为因变量,以不同练习方式为自变量,通过现场实验法探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两侧性迁移规律。40名右利手、初学者随机分为控制组、右手练习组、先左手后右手练习组、先右手后左手练习组,进行为期3d的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能学习,第3天练习结束后,进行10 min后、24 h后和1周后技能保持测试。研究结果表明:①10 min后保持测试中,右手练习组、先左手后右手练习组、先右手后左手练习组投篮成绩好于控制组,右手练习组、先左手后右手练习组、先右手后左手练习组投篮成绩没有差异;②24 h和1周后保持测试中,右手练习组、先左手后右手练习组、先右手后左手练习组投篮成绩好于控制组,先左手后右手练习组投篮成绩显著好于右手练习组和先右手后左手练习组,右手练习组投篮成绩显著好于先右手后左手练习组。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能迁移规律是由左手向右手迁移,即由非优势侧向优势侧肢体迁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太行山猕猴》和《太行猴》电视教材在确定猕猴最北界的自然地理分布位置、论证太行山猕猴的历史起源、阐明太行山猕猴生存、发展的原因、特征和保护意义以及充实猕猴生殖理论等方面的重要理论价值。介绍了该电视教材在数十所高校的使用情况、受到的好评和在提高教学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中央音像教材出版社》、《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国内外发行和播放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使用问卷调查法来考察人们对普通住宅各房间光源开关位置的选择习惯。160名青年大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包括40名左利手。结果表明:(1)客厅或门廊的照明光源开关应该设置在离房间主门口很近的右手位置;(2)房间门“右手外”和“左手外”位置的开关比较合理;(3)4w果要使用房间内部开关,屏风门房间光源宜使用“右手内”位置的开关,拉手门房间则为“左手内”位置开关;(4)左利手被试偏好左边的开关,右利手被试则反之。  相似文献   

8.
头脑有氧操     
《小学科技》2008,(10):34-35
镜中手下图为一面镜子,镜子中有一只手。请问,镜子中的手,是左手还是右手? (魏国)  相似文献   

9.
<正>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点1.1动物分类学位置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实际上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12个种、4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5个种,包括恒河猴、熊猴、红面断尾猴、台湾岩猴和平顶猴。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16,(2)
正提起猴群,我们就会想到骁勇善斗的猴王,都认为猴王是依靠自身的武力来取得王者地位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作者依据在千岛湖长达30年观察猴子的经历,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猕猴又名恒河猴,俗称广西猴。众所周知,猕猴社会存在等级地位,群体中有猴王。那么,个体之间等级地位高低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猴王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也许有人认为:猴王是通过武力打斗出来,武力决定个体地位高低。据我对千岛湖猴岛自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理解电磁波在左手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在详细分析了该介质中电磁波波矢量k的方向、大小和坡印廷矢量s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根据电磁场理论探讨了电磁波在右手、左手材料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各介质都是各向同性的)现象。并运用惠更斯作图法解释了电磁波由右手材料穿越左手材料时的负折射现象。指出发生负折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磁波在左手材料中传播时其波矢量与坡印廷矢量的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2.
<正> 猴疱疹病毒是疱疹病毒群的成员之一,可引起猕猴属中猕猴及其他亚洲猴的传染病。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人相似,猕猴B病毒早期感染可引起以口腔粘膜损伤为特征的口龈炎,多数情况下不显症状。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并可自发的或在应激条件下重新激发,结果通过唾液和/或生殖道分泌物传播。与野生猕猴一样,笼养成年猕猴比未成年猕猴更易感染和传播病毒。据报道,1932年猴管理人员因感染B病毒发生大脑炎,表明B病毒可引起人类高致  相似文献   

13.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1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摸清STLV I感染现状 ,从而有效地降低STLV 1在猕猴、食蟹猴群中的感染率。方法 采用STLV 1ELISA法对猕猴、食蟹猴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本中心送美国BioReliance公司的 2 4 5 5只出口猴血清 ,10 3份血清呈STLV Ⅰ抗体阳性 ,19份血清呈STLV I抗体可疑 ,其余血清均为STLV 1抗体阴性。结论 猕猴、食蟹猴群中STLV 1的平均感染率为 4 97% ,其中猕猴STLV 1感染率为 2 7% ,食蟹猴STLV 1感染率为 5 4 % ,是猕猴STLV 1感染率的 2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 ,猕猴 (食蟹猴 )STLV 1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4.
头脑有氧操     
猜时间镜子里的手是左手还是右手?表上的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请仔细考虑后再回答。夏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猕猴作为珍贵的实验动物,资源逐步匮乏,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中心笼养猕猴种群自然流产、难产、早产和死胎(统称为妊娠异常)病例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逐一查找猕猴妊娠异常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对提高猕猴繁殖率保护猕猴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人的生殖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参照引起人自然流产的因素,又考虑到猴自身的特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分析猕猴妊娠异常原因:病原体,猴易感的弓形虫(Tox,toxoplasma),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实验中,我们对三年来收集的29例妊娠异常雌猴样品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分娩组和正常猴群组做对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妊娠异常组猕猴弓形虫感染率达34.4%,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组(12.5%)和正常猴群组(5%);不同的饲养环境中妊娠异常猕猴的数量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环境条件造成的应激反应及猕猴自身条件都与猕猴妊娠异常相关,对此,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妊娠异常率。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我国特有的猕猴亚种,也是我国灵长类动物中分布纬度最高的物种,仅分布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南端地区。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为了掌握保护区内猕猴的种群现状和威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查阅、访问调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太行山猕猴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21群猕猴,种群数量为1 680~1 820只,另有1群确定分布但个体数量不明;平均猴群大小为83±23.9只,主要集中在黄楝树、九里沟、天坛山、五龙口4个林区内;猴群的年龄组成中,成年个体占45.5%,亚成体占12.8%,青少年个体(1~3岁)占24.9%,婴幼猴(0~1岁)占16.8%。研究结果表明,近10余年来太行山猕猴的数量和分布有所增长,栖息地破碎化、较为频繁的人为干扰是太行山猕猴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头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7例太行山猕猴头面部形态指标进行了活性测量研究,经统计学处求得其平均值、回归方程及头指数,并作了性差和地区差检验。结果表明,太行猕猴头部的生长发育出现了规律性变化,从幼年到成年期间,多数形态指标表现了同步增长的趋势,而头高的发育于成年期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成年期太行山猕猴头高缩短头宽增加的颅化作用,对头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为圆头形。  相似文献   

18.
1998—2001年猕猴微生物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单位 1998至 2 0 0 1年猕猴的微生物携带状况进行了监控 ,未见携带皮肤病原真菌、沙门菌、结核分枝杆菌和猴逆转录D型病毒 (SRV) ,以及猴T细胞趋向性病毒 1型 (STLV_1)、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和乙肝病毒 (HBV)抗体 ;而志贺菌以及B病毒 (BV)、麻疹病毒 (MV)和甲型肝炎病毒 (HAV)抗体均有检出。同时对分离的志贺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以及药敏实验。通过对各类微生物的监测 ,对发现的阳性个体进行隔离和淘汰 ;此外对环境和笼架进行定期消毒 ,建立核心种群并逐步建立起了高质量的实验猕猴种群  相似文献   

19.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深化对太行山猕猴种群生态学的认识,本研究以栖息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坛山管护区的太行山猕猴王屋-1群(WW-1)为对象,基于野外观察记录,并结合访问调查和文献查阅,整理分析了该群200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种群参数、个体扩散模式和种群增长方式等.结果显示:1)WW-1群由2002年12月的14只增长至2015年12月的106只;2)WW-1群平均出生率为每年每只成年雌性生产(0.56±0.23)只婴猴,婴猴(1岁)平均死亡率为10.8%±21.0%;3)WW-1群表现出明显的偏雄(male-biased)的个体扩散模式;4)种群呈指数式增长(Nt=13.32×e~(0.153 1(t-2002))),瞬时增长率为0.153 1.  相似文献   

20.
淘气的猴子     
猕猴(Macaca mulatta)属灵长目、猴科、猕猴属。猕猴属中共有16种,其中猕猴分布最广,东自我国福建、安徽,西到亚洲西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南起中南半岛,北至我国山西、河北北部。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有一座猕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