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我国蕃茄设施栽培,主要为大棚早春栽培和大棚延秋栽培这两种生长期较短的栽培形式,产量低、效益不高;而长期较长的长季栽培较少见。本文介绍国外蕃茄设施长季栽培的优势及其技术特色,对于我国发展蕃茄设施长季栽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设施果树栽培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林业栽培的广泛应用。本文也正是选择设施果树栽培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对设施果树栽培实践工作的同行有一定的指导和交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江西省葡萄栽培设施的现状,列举了几种江西省主要的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分析了其优缺点;详细介绍了葡萄病虫害防御设施、节水灌溉设施、采后处理保鲜等设施;阐述了江西省葡萄设施栽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近年来果树设施栽培有较大发展,栽培树种有草莓、葡萄、桃的果树.但生产中仍存面积不大、品种结构不合理、设施结构差、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江苏省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方向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阳高县不同利用年限设施栽培土壤中汞、铅、锌、镍、钴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在利用4~7年时重金属元素含量最高.选一步依据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当地设施栽培土壤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阳高县设施栽培土壤未受到汞、铅、锌、镍污染,尚处于清洁状态.  相似文献   

6.
李巧  张平 《科技资讯》2007,(36):121-121
本文简要介绍了连云港市青口镇设施栽培的现状、类型和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主要蔬菜茬口的安排利用和设施环境小气候的调控措施并展望了新技术在设施栽培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会文 《甘肃科技》2011,27(21):175-176
通过对设施葡萄栽培中现实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栽培技术、新材料应用的试验及研究,获得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取得了设施葡萄栽培延后、抗旱、管理的相关技术措施要点,以期对石羊河流域设施葡萄栽培中有关技术的创新及推广应用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黑糯和红粳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一些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绿素a/b值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高密度E处理下这些指标变化幅度较大,衰老加快。试验还表明,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耐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光照、降水、积温、气体四大因子在设施地栽培蔬菜中的调控程度,以及对汉中气象条件的分析,明确了汉中发展设施蔬菜的劣势是冬天日照时数少,阴天多,不适合进行反季节栽培蔬菜;优势是春季回温早,秋季降温慢,适宜发展全塑大棚作春季提早和秋季延后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靖远县是设施蔬菜生产大县,农副产品和农业设施资源丰富,日光温室大棚轮作倒茬及盐渍化严重,引进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效香菇品种及培养料配方,集成不同季节栽培模式管理办法,进行示范应用推广,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田设施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财政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磷矿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机磷矿化在土壤磷转化和供磷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总结现阶段土壤中有机磷矿化的研究成果,详述了各时期有机磷矿化的研究方法,影响有机磷矿化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特性和农田管理措施等各种因素,提出目前有机磷矿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林区云杉幼林-油松林和云杉成熟林-杨桦林下土壤化学性质与其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了该地区不同林下土壤供肥能力、营养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状况,为维护地力、提高森林生产力,提供有关土壤生物化学活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青藏高原四种不同放牧强度(围栏封育、轻牧、中牧和重牧)高寒草甸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放牧强度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及植被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样地土壤酶活性、士壤养分和植被群落特征有较大差异.土壤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质量分数及地上生物量变化一致,表现为围栏封育>轻牧>中牧>重牧,然而脲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正好与之相反,表现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地下生物量变化一致,表现为轻牧>围栏封育>中牧>重牧.经分析,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密切相关,其中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和植被特征的相关性最好,因此这两种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2株真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及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油污染的盐碱土壤中分离出具有降解石油性能的两株真菌,将其制成混合菌剂.通过掺混一定比例的石油污染原状土盆栽实验,以石油烃降解率、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等为指标,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内各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受试土壤的总石油烃含量为21 000 mg/kg的情况下,加入5%菌剂后第56 d,真菌降解石油的效率达33.13%.在水培条件下,设置两类处理,即单独种植植物(分别为紫花苜蓿、燕麦)、微生物分别与两种植物组合,以表征植物根系活力的根脱氢酶活性和表征叶片脂质过氧化的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真菌促进植物的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5%菌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根系活力,明显促进了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5.
The exotic plant,Eupatorium adenophorum,has invaded rapidly across southwest China,damaging native ecosystems and causing great economic losses.Soil microbes,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elowground community,can drive nutrient cycling and regulate plant competitio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Therefore,knowledge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function will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exotic plant invasive process in natural ecosystems.In this study,we examine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soil enzyme activity,soil property and plant community along an invasive gradient of E.adenophorum in a southwest Chinese secondary forest.The soil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heavy inva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otal P and NO3–-N contents,whereas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tal 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s.The available P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moderate invasion.The E.adenophorum invas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biomass of total soil microbes,as well as Gram-negative bacteria,actinomycetes,arbuscular mycorrhizal(AM)fungi and non-AM fungi.However,E.adenophorum inva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oil urease,acid phosphatase,polyphenol oxidase and peroxidase.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showed that soil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soil enzyme compos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hree E.adenophorum invaded sites.Partial Mantel tests indicated that plant composi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structuring soil microbial and enzyme composition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zyme activit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adenophorum invasion in a Chinese secondary forest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接种蚯蚓和施用凋落物对杨树人工林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正确评价蚯蚓和凋落物在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以促进其生产力长期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为优化杨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东台林场20年生杨树人工林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杨树凋落叶表施(T1)、杨树凋落叶...  相似文献   

17.
生物炭是在低氧条件下生物质经过热裂解得到的含碳丰富的产品,可提高土壤酸碱度,具有保水保肥及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等功能。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生物炭的碱性性质及多孔性质提供了适宜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从而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等的含量; 生物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多孔性质,促进了土壤中细菌及某些功能菌的生长,但同时生物炭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对细菌生长存在抑制作用; 相比于土壤细菌,生物炭碳氮比(C/N)高、含大量难降解碳化合物,则有利于土壤真菌生长,并且生物炭具有的较大孔隙度,为真菌菌丝提供了附着位点; 生物炭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间接提高了土壤中脱氢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等土壤酶活性。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生物炭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深入了解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深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间伐是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一种干扰,研究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根际土壤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抖落法收集根际土,测定4种间伐强度(强度(65%)、中度(45%)、弱度(25%)、对照(未间伐))下根际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及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弱度间伐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而强度间伐下则显著降低; 根际土壤全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各间伐强度下均表现为:中度>对照>弱度>强度; 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碱解氮均在弱度和中度间伐下显著升高。弱度和中度间伐显著降低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而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亚硝酸酶活性; 间伐对根际土壤蛋白酶、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表明脲酶和亚硝酸酶对间伐的响应更敏感,可作为土壤氮变化的指标。除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外,根际土壤中其余4种氮循环相关酶活性以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表现出明显的正根际效应。此外,根际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与含水量、pH密切相关。【结论】间伐强度对根际土壤不同形态氮和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弱度和中度间伐能改变土壤含水量和酶活性,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可将其作为间伐强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桔黄假单胞菌JD37是一株兼具植物促生与生物防治的根际促生菌,LaCl3是一种稀土元素.从植物生长和土壤生物活性两方面研究JD37与LaCl3联用效果.结果表明:联合处理对菠菜的促生效果优于单独接种JD37或浇灌LaCl3溶液.30天时,联合处理菌体定殖数量高于单独接种JD37菌株,根际土壤和根内的菌体定殖数分别为5.00×104cfu/g和7.63×103cfu/g.菠菜总叶绿素含量在联合处理后达2.73mg/g.土壤酶活性检测发现,联合处理均能显著提高4种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加效果最显著,与单独接种JD37或浇灌LaCl3相比,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了66.08%和70.93%.联合处理高效维持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微生物数量为1.34×107cfu/g和4.73×106cfu/g.本实验旨在为JD37联合LaCl3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氮素对小麦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硝酸还原酶(NitrateReductase简称NR)是植物体内NO同化步骤中的第一个酶,也是整个同化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限速酶.NR活性的测定,不仅可以反应出小麦生育期氮素代谢的情况,而且可以反应出土壤及小麦生育期植株体内氮素供应水平和其它环境因子的效应.因此,NR活性可作为作物生育期氮素代谢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