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中心论点。比之于诗论、文论来说,李清照的词论也可以说“别是一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词论》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如铺叙、典重、故实、情致、富贵态等,不能把它们混同于一般诗论、文论中的同名概念。这一点,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注意,因此在研究李清照《词论》的时候,产生了某些歧异。有人还提出:李清照的创作实践是否与她的理论相一致?这个问题虽然源于宋代,但是近年来提得更为突出。因此,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王慧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1):71-74,90
李清照主要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亦‘自是一家’”的观点,为了维护词体的独立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说。本文从音律、题材内容和艺术审美三方面详细论析了李清照的这一词学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词体发展史上,李清照的词有着极高的地位,历来被誉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究其原因,在于李清照的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她的词抒写了一个独具个性的自我形象。本文拟从李清照对自然的态度,李清照对爱情的体验,以及李清照的理想追求三个方面,剖析李清照词中的自我形象特点,揭示李清照词中自我形象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论词》专门为词正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这在词学史上意义重大。她将词与诗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加以区别,认为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区别于诗的自身特点,而不只是对诗的延承。李清照对词提出了五点要求即高雅、协律、铺叙、典重、故实,在保持词原有特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意义,并就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她的看法。"别是一家"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在词学上的重要意义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与周邦彦的关系以及《词论》不提周邦彦的原因,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这些研究的学术价值是相当有限的,因为李清照的《词论》是一篇本色主义宣言书而非系统的词学著作,这使她可以因为随便一个小小的理由就不提周邦彦。  相似文献   

6.
关于《词论》的作者,词学界普遍认为是李清照所作。近来邓子勉先生又依据元人一则材料,提出了《词论》为李格非所撰的观点。笔者以为邓先生的推断多有不严密之处,继而认为在没有确凿材料发现之前,《词论》为李清照所作之说应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清新"藕神"的李清照是我国最著名的女性词人。她脱颖而出于宋代,流传至千秋万世。李清照一生颠荡流离、贫富辗转,尝尽了人世冷暖。自然地,她的情感、遭遇、命运都会深情渗入诗词字句之间。她的词风根据经历的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些微差异,在整体上则呈现出飘零感伤的色调,被世人称之为"易安体"。李清照的"易安体"词突破了狭窄的闺阁庭院的描写范围和娇嗔哀怨的词曲主题,且在风格上转秾丽为清新,转香粉为青黛。无论采词、内容、词境,还是形式、手法等方面上都颇有新意,为婉约词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9.
裴广龙 《科技信息》2013,(13):307-307
李清照主张"词应别是一家",她在创作中独树一帜。她的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韵律、凄婉悲怆的艺术格调、细腻柔丽之中的贞刚之气自名一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女词人。她早期的词作不乏描写甜蜜爱情、赞美美好自然之作,但以抒发闺怨闲愁、相思离别为主;后期的词作则更多地表达故乡之思、家国之痛。总之,"愁"是李清照《漱玉词》中表达的主要情绪。从个人、婚姻、社会三个层面对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作一探寻,发现这些愁绪都是由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缺失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