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环境法的人性化是法律人性化的进一步逻辑延伸,也是其自身革命性的需要,并与环境法所秉持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相暗合.环境法的人性化要求协调好环境法的新伦理观与其法律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以温情的方式施行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法的人性化标准体系呈现出多重性,它要求环境法理论展开和制度构建必须充分契合人性,同时并重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兼顾人性中的善恶本性,关照人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2.
环境法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法律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环境法律知识解决环境法案件与纠纷的能力。而传统的环境法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无法实现上述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行教学改革,将创新理念应用到环境法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笔者认为环境法的教学改革,一是改变传统的板书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二是丰富教学内容,引进相关法律条款的司法解释,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三是开设环境法模拟法庭,学生自己准备法律资料为相关方进行法律申辩;四是进行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3.
环境法是环境与资源要素相对价格提高、科技发展、人们对良好环境形成偏好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供给要受到所在国家利益格局、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法律供给传统等诸要素的影响。在完善一个国家的环境法时,必须充分调动这些因素,以形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虽然难于在法律中定义,但生态安全仍然有赖环境法的保障。圆明园防渗工程案表明,生态安全始终是相对的安全,法律所能提供的保护只能是有限的保护。生态安全作为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确认,是环境法的发展和环境立法目的推进的表现,它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法的价值问题一向是法学理论和部门法学所关注和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新兴法律学科的环境法,价值问题同样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环境法固然具有法律价值的共性,但由于其不仅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还要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决定了其在价值取向上必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环境法学理论却忽视了环境法的这一特色,这直接导致了环境法在治理环境问题上的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在完善环境法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中国可以迅速的建立起自己的环境法体系,因为目前很多其他的国家已经有了很完善成功的环境法律体系可以引以为鉴.然而,对于中国来说,仅仅直接移植别的国家的环境法就得到理想的结果是很困难的.为了完善我国的环境法,政府应该完善政策和法规去改善整个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环保理念,来解读我国环境法的价值理念.环境法的价值理念是环境法的灵魂,环境问题的恶化,促使人类必须重新审视环境法的价值理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由矛盾走向统一,协调.环境保护理念应体现公平、平等、效益,从而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多,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环境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然而,由于环境法是在现代法的基础上孕育而生,其价值取向自始就有所偏离。人本住、权利本位、功利主义这些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在环境法中依然没有改变,理论对实践的误导恰恰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在全球环境状况日趋恶化面前,理论要与时俱进以指导实践。因此,打破人与物的隔膜,破除权利与义务的分野,沟通有机与无机的领域,将人类重新导入自然之中,就是对于环境法转向的期许。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现今全球中最大、最急迫的环境挑战。我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不论是从国际义务的承担还是国内环境的改善上,都理应在法律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回应。但我国现行《环境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无能为力,主要表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没有反映到《环境法》立法中、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还不属于环境法的规范对象、对气候变化应对缺乏执行力。为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应当在环境法中对气候变化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环境法律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现代生态价值,认为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对解决现代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彝族生态道德教化对提升环境法律意识具有借鉴作用,彝族民间生态法对现代环境法体系具有完善功能,彝族生态经济法律文化对地区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