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嘉文 《科技资讯》2012,(7):195-195
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也是一种交流的艺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丰富感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旨在提升音乐教学深度。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营造浓郁的音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感受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对人们越来越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源自于音乐作为一种抒发人们的情感的方式,能够使人们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宣泄,因此,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音乐教育如此重要,因此,要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一门依靠肢体语言和音乐变化来完成美的绽放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判断一支舞蹈好与坏的主要标准就是舞蹈审美,这一舞蹈审美是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慢慢衍生出来的。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艺术之一,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情感,给予人们美的体验,对于舞蹈审美的分析能够提高人们舞蹈艺术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并且也能起到促进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予舞蹈界同仁一些参考和意见,一同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努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常被人们认为是抽象的说教课,许多政治教师感到政治课难教,学生反映政治课枯燥。那么,如何避免说教。使教师易教、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一、情感在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心理体验就叫情感。情感的激发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感情的工具,学生学习欣赏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抒发心中的情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教师应当学会使用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7,(1):68-71
人类的情感是进化而来的,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情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心理结构和认知方式。语言是我们了解情感概念结构和内容的重要工具,人们在感受某种情感时的生理反应和身体行为大致相同,这种相似的生理反应和身体行为是情感隐喻相似性的原因。但是情感不一定总是基于身体经验,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和认知过程,因此对不同语言之间的情感语言对比研究可以得出人类情感体验的相似性和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社会与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它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用感性的语言,去点燃学生心中的诗意,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郭进 《科技资讯》2013,(22):195-195
将民族歌剧的演绎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能使声乐学习者的专业水平在情感诠释、舞台表演、兴趣激发、语言塑造、以及音乐修养提升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历练学生的优秀思想品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杨森 《科技信息》2009,(33):268-268,3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体育教学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内容,能给人一各种体验,激发起各种情感。体育活动的情感性,能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人的自豪感、责任感、自学l心、自尊心、自信心,使情感社会化,从而产生互相合作,团结合作等集体主义情感,体育运动的竞争性.能激发人的进取心,鼓舞人的士气,使情感深刻化,从而产生勇敢顽强、忘我奋斗的乐观主义情感。情感具有引起机体生理变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对于指导体育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怎样开展课堂教学,怎样上思想品德课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关键,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将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从而搞好思品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2.
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授课获益匪浅,教师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动画和音乐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诱人的语言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学习心境,用饱满的精神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必然会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3.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时候不是无动于衷的,都会依据是否符合各自的需要而产生主观体验,这就是情感。情感是人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观点之间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语文数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具体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的实际,凭借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  相似文献   

14.
徐桂玲 《科技信息》2012,(34):22-22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运用情感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健康的、昂奋的情绪体验,情感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师生交流的桥梁,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化教育通过语言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给人提供了很多未曾经历过的体验。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从文学作品中所获得的情感和思想体验,有助于其理解和领悟社会现实与生活真谛。因此,初等教育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正是文化教育中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语文教学情感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有效利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张平川 《科技信息》2012,(11):365-365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如何通过音乐课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对未来的期望、对亲情的理解,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与音乐相互交融,产生共鸣,逐步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之音乐美学思想来源于道家哲学,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思想论述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形式与情感无关.然而从音乐形式的构成方式、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实现方式等环节作客观分析,进而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管窥音乐与人类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音乐是能够而且必须表达人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首位。期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本文在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教学案例,通过创设音乐情景、反复强化聆听、调整教材教法、寓教于情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强化高中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师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和理论知识,用歌声透过音乐文化的语言,指导学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塑造出生动的音乐人物形象,描绘歌曲意境传达并抒发思想情感的一门学科.同时,声乐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与文学、历史、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