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鼻奇撞船”和“矿井怪事” 1912年秋,“奥林匹克”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货轮之一,正在艳阳高照的滔滔太平洋中劈波斩浪。凑巧的是,离这座“漂浮的城市”约100米,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哈克”号几乎平行地高速行驶着。忽然,“哈克”号好像中了“魔”——调转船头.猛然朝“奥林匹克”号直冲而去。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舵手无论怎样操纵都没有用,大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将“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出一个大洞。  相似文献   

2.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有名的古老传说,传说的主人公是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  相似文献   

3.
郭纲 《自然与人》2009,(4):14-17
日全食,这一大自然的神奇之作,堪称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最壮观天象。无数目睹过日全食的人对它非常着迷.不惜一切代价.要做一个满地球追着日全食跑的“追食族”(eclipsechaser)。  相似文献   

4.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好奇心,就是对自己不了解的周围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完全搞清楚的一种心理倾向。一般来说,人们普遍拥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藏着掖着的东西,就越是想撩开它的神秘面纱,在“看一看.听一听”之后引起惊奇感,再通过“问一问,查一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通俗一点讲,“好奇心”实际上就是问题与答案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前,水手们在印度洋上偶然发现了一个硕大的浮游物,它所具有的女性身体特征,让水手们产生了许多幻想。有人相信,它就是夏娃当初用以吸引亚当的禁果,那么伊甸园一定就在附近某个地方。最终,人们在印度洋中央的一个小岛上生长着的一种被称为“复椰子”的大型棕榈树的雌树上,发现了这颗“禁果”——复椰子的种子。复椰子是早已消逝了的恐龙世界的遗物,它与其他恐龙时代的“巨人”、“侏儒”以及其他许多模样怪异的动物共享着一个被人们失落了的世界,这就是塞舌尔岛。  相似文献   

7.
相传商朝末年,姜子牙襄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其南征北战的坐骑是一种叫做“四不像”的古怪动物。这种动物的犄角像鹿,脸面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感觉是由四种动物拼装而成的从这点来讲,它被称作“四像动物”或许更确切:可是,从整体来看,它却不像其中任何一种动物.所以还是称作“四不像”更加“像样”:或许是神话故事,或许是姜子牙的声望,再或者是这种古怪动物的称谓和长相.使它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中国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在《解读“中华水塔”》的上、中部分.笔者谈了“中华水塔”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它对中国乃至亚洲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水塔”腹地植物对涵水生态系统的贡献。然而,“水塔”的现状如何?它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9.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  相似文献   

10.
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有句名言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探索领域.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然而.仅仅给出一个问题的勉强解释是不够的——理解它.并弄清楚它对于世界的重要性.才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74,19(12):538-538
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胶片。科研人员回想他们自力更生研制新胶片的日日夜夜,觉得应该给它起个扬眉吐气的名字,就把它叫做“争气片”。在我国科学技术战线上,常常听到用“争气”、“争光”给科研成果命名:“争气片”、“争气钢”、“争光计算机”、“争光霉素”……。每一个这样的名字,都有一段不平常的来历,都包含着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2.
8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一个孩子仰着头遥望着星空,好奇地向大人发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相似文献   

13.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会带来如此麻烦呢?科学家揭开了它的着火之谜。原来它体内含有大量易燃的脂肪,尤其是舌头上的含油量更高。有趣的是,当地黑人对于“库加沙”,与其说是讨厌它,倒不如说是喜欢它,因为这种蛇富有易燃的特点,人们…  相似文献   

14.
科技短讯     
“非典”时期破译冠状病毒 “它中间是圆形,四周有灰色的阴影,最外围是一个个紧挨着的突起部分。”这篇日记写于2003年2月9日晚,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秦鄂德教授在用电镜所观察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孙悟空遇到黄风怪,那怪有两大法宝:“干热风”和“黄沙”,十分厉害。后来孙悟空得到灵吉菩萨的“定风丹”和“飞龙宝杖”,任由黄风怪吹风扬沙,在狂风中岿然不动,终于战胜了凶恶的黄风怪。这个“定风丹”、“飞龙宝杖”降伏风沙恶魔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一个愿望:希望能有一种神奇的物质,一种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由于狂风造成“沙漠化”的危害。“沙漠化”正威胁着人类!是啊!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据统计,全世界沙漠总面积为四千八百多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6.
玛雅人仰望银河系——划过夜空的一个模糊的带状区域,看见了“宇宙魔兽”——似乎在流动着的一条“双头蛇”。有时候,玛雅人会把这条“双头蛇”跟云、水和雨联系起来。而对现代天文学家来说,银河系是一个旋转的星云盘,其中包含着数十亿颗恒星,从褐矮星到红巨星,这些恒星被分为十几个类别。不过,银河系确实在下“雨”,一种由高能宇宙射线组成的、绵延不断的“雨”。物理学家和考古学家正在搜集这种“宇宙雨”,试图透过它来窥探玛雅和其他已经消失的文明。  相似文献   

17.
笑牛——在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发出叫声时,此膜剧烈颤动,形成“哈哈”的声音,人们称它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还被称为“笑老人”。  相似文献   

18.
斯坦福大学的布拉德雷·埃夫隆(BradleyEfron)说:“统计学实在是被人们小看了。”大多数从根本上想到统计学的人都只是单单把它看作一种工具,一种能说出数据是否有意义的方法,或对信任区间作出估计的方法。然而,统计学是一个深刻的哲学课题,它要弄清我们是怎样向经验学习的。这是一个变化着的领域,充满着争论,而且当它的使用者利用大规模运算能力时,它正开始改变其本质。四十五岁的埃夫隆是新统计学的开拓者之一。他曾发明了一种极有希望的新统计学工具,称之为“靴襻”(bootstrap),他说,“它能用思索代替运算”。虽然统计学常常被认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  相似文献   

19.
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但是在国家这一概念上领土绝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领土的含义要远远超出一个“土”字.它应该包括一个主权国家所属的国土、领水、领空和领海,包括其中的海岛。领土的边界可用实物界标作为标志,可望又可及.而领海只能以经纬线组成的坐标来表示.无法树立实物界标.海上引起的权益争端也旷日持久,难以了断。  相似文献   

20.
南极是地球上是干燥.最寒冷、最荒凉的不毛之地。在它的表面.具有飓风一样强度的狂风正呼啸着横扫冰川和沉寂的火山岩石。而在它的冰盖下面.科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多姿多彩、主物多样性堪与热带南林媲美的生命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