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常山变电站接地网的现状与《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有关接地电阻的要求进行分析、计算、比较,提出可满足运行条件又符合规程要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用矩量法,对埋在左右分层土壤中,含水平及竖直钢筋的复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了研究,得出数值计算方法,并用有限大的面积来代替两种不同土壤的无限大分界面进行求解.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与文献[7]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检验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文中给出了3个算例.  相似文献   

3.
用镜像法对水平分层的无限大土壤分界面进行处理,获得二层土壤中矩形钢筋混凝土立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计算式,按照这些计算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与文献[1]的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方法及程序的正确性.通过2个算例,讨论了镜像个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混凝土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以及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该方法具有省内存、省机时、计算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情况以干燥普通土、坚土和砂岩为主,同时又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网的发展,因此,对原有的接地形式输电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广西电网的发展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一、相关理论计算本文,笔者只考虑工频电阻的计算。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水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光谱反演土壤重金属的研究中反演模型普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PLS)的反演模型.选择西咸新区和潼关县2个区域,比较在西咸新区建立PCA-PLS模型和单一PLS模型并分别迁移到潼关县的精度,并以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基准,比较高光谱数据不同预处理后消除非线性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型高阻炭刷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选择原料进行配方配料、混捏、轧片、磨粉、压型和固化等主要工艺手段,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新型高阻炭刷样品,探讨了各种原料的配方配料以及不同成型压力对炭刷样品的体积密度、电阻率、抗折强度及肖氏硬度等各项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鳞片石墨、二硫化钼和改性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成型压力为100MPa时制得的炭刷,其电阻率约为700μΩ·m,经实际装机运行,其火花小于1.5级,磨损小,寿命可达200h以上,解决了国产炭刷在交流串激式高速微特电机上运行时常常产生的火花大,磨损快的问题.另外还运用SEM技术对样品形貌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炭刷微观组织结构和炭刷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淮海地区主要代表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行取样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地区绿地土壤质地以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壤质粘土为主,土壤硬度大致在10.42(±3.82) ̄22.57(±9.37)kg·cm-2,基本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其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均低于当地农业土壤相应含量,并且其有效养分含量不均,土壤pH值7.26(±1.51) ̄8.61(±1.66),向碱性的方向演变.另外,其土壤养分及化学性质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各项指标间总体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用矩量法,对埋在水平分层的二层土壤中的矩形混凝土内含有水平以及竖直钢筋的复合接地网,在地面所产生的电位进行了研究,得出计算公式,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用MATLAB软件绘制出电位分布图.由图看出,混凝土以及土壤的电阻率对地面电位分布影响较大,当混凝土电阻率远大于土壤电阻率时,地面地位分布与没有混凝土的地网相近,此时,地面电位在钢筋外部边角附近下降较快,跨步电压在此处形成一个峰值;当混凝土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时,地面电位则在混凝土的外部边角附近下降较快,跨步电压在此处形成一个峰值;当混凝土电阻率与外部土壤电阻率相差不是很大时,跨步电压则在钢筋外部边角附近以及混凝土的外部边角附近各形成一个峰值.从安全接地来看,利用基础接地时,应对这2处跨步电压可能出现峰值的地方都加强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东北高寒地区麦田中土壤动物进行了统计.共有13类,隶属3门、5纲,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99.17%,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即环境因素的变化可以使土壤动物的类群结构发生改变.麦田中0~15cm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微生物学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北高寒地区麦田土壤微生物及16种环境因素进行了逐月连续调查。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季节变化都具有单一的高峰值,其中细菌、放线菌的高峰值在7月,真菌的高峰值在6月。同时对影响微生物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微生物类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