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春春 《科技信息》2010,(34):41-41,43
省略是英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共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在英汉语言中,这三种省略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通过对比两种语言中省略的应用,英汉两种语言形合及意合的特点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2.
省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它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对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对比角度透视考研英语翻译中的省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东梅 《科技信息》2007,(30):209-209,201
英译汉中的省略是考研英语翻译的考查内容之一。省略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是表达简练的一种方式。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英语的省略分为三种: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小句性省略;汉语的省略主要是主语。在英译汉时需要重复原词。根据英汉两种语言在省略方面的差别,本文对考研英译汉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韩礼德认为省略是衔接纽带的一种,它大体上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小句性省略三种。海明威的小说具有其自身的重要特点:语言简明扼要,干净有力,省略现象突出。本文从其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出发,研究其对话中的省略现象,并得出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5.
王琮琮 《科技信息》2007,(33):170-170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省略现象,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汉语的省略灵活多样;而英语的省略相对固定。这是由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即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英语是语法型的语言。本文仅比较汉英的主语省略以证明此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左传》中的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略作为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现象,得到了语言学史上绝大多数学派的承认和关注。对语法的分析可以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进行,这一点在汉语语法学界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以《左传》的语言材料为例,可以从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分析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即句法的省略、语义的省略、语用的省略,以及这三种省略的成因,从而对上古汉语省略的本质加以描写。  相似文献   

7.
方江燕 《科技信息》2008,(19):232-233
语言的省略具有普遍性。日语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更多,省略幅度更大是日语的特色之一。本文拟从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谓语的省略、谈话中双方已知部分的省略这三方面对日语口语中常见的省略现象作些初步的分析,以期对这种语言现象有一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8.
续语省略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如何有效地理解续语省略现象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了续语省略的几种形式后,以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续语省略的语篇理解过程,这种省略的典型语篇特征是:语篇的衔接纽带断裂,省略或预设的内容在语篇中无法找到。说明了情景知识图式和文化背景图式对续语省略中的衔接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歧义现象(AMBIGUITY)是指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语义解释的语言现象。英语里引起歧义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描写分析英语修饰结构和省略结构里一些常见的歧义现象,指出产生岐义现象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现象的形式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肖海艳 《科技信息》2013,(14):197-197
日语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表达里省略现象十分多的语言,本文从语法和文化两方面探索日语省略表达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彭明强 《科技信息》2008,(1):231-232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一差异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等各语篇衔接手段上都有所体现。在英汉互译时,应掌握英汉各自特点,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描写了汉语和韩语对话结构和叙述结构中句子主语的省略现象,发现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少使用主语,但却比韩语更多使用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叙述结构中汉语相邻句中的动词谓语如果不具并列承接性或不具同类性,主语不能省略。相反韩语更多地省略句子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文章由此推测,汉语和韩语分别属于"主体"和"客体"为中心的语言,准确地说,"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之间存在一个连续性,汉语是偏向"主体中心"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The previous study on the ellipsis of "that" has been focused on attributive clauses.This thesis giv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ellipsis of "that" in noun clauses,attributive clauses,and adverbial clauses,which provide conference for knowing the usage of "that".  相似文献   

14.
探讨省略的理据,可以从C.E.Shannon的信息理论、Zipf的省力理论、Grice的合作理论和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中找到其理论渊源和原始依据,从而弄清楚省略的本质——以最小的语言输出量达到最大的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口语对话系统EasyNav中的省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口语对话系统 Easy Nav中大量出现的语境省略现象 ,提出了用于刻画关注状态的主题结构 ,其动态生成的特点适合于在用户主导的场景下 ,对主题的变化进行建模。通过分析省略现象与指代现象的不同与联系 ,将指代分析的指导理论与处理流程延伸到省略分析中 ,从原先以句法结构信息为主进行省略分析 ,扩展到以语义知识和会话因素为主。提出的进行省略分析的主题结构方法 ,不仅使处理各种省略成分的方法统一 ,而且将片断型省略、缺省型省略也统一在同一个处理框架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文情感文本中评价对象省略现象的识别方法, 将评价对象省略识别建模为一个二元分类问题,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自动学习。探讨当前句位置无关特征、当前句位置相关特征和上下文相关特征对评价对象省略识别的作用。3个不同领域的实验结果表明, 新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评价对象省略识别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值得关注的省略现象是汉语的主语省略问题,这样的结构自然也成为汉译英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汉语的主语省略的英译问题既属于句法范畴,又属于语篇范畴,因为合理补充主语、重建英语句型既是英语句法的要求,又是用合乎译语规范的衔接手段复制原文衔接关系的语篇要求。本文就汉语主语省略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英译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语义省略“的”字结构识别任务, 提出一种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法。利用词语和词性, 通过双向LSTM (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 学习“的”字结构深层次的语义语法表示。通过Max-pooling层和基于GRU(gated recurrent unit)的多注意力层, 捕获“的”字结构的省略特征, 完成语义省略“的”字结构识别任务。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模型在CTB8.0(Chinese Treebank 8.0)语料中, 能够有效地识别语义省略的“的”字结构, F1值达到96.67%。  相似文献   

19.
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符号的语音、语形或结构之中.运用象似性的相关理论,以<暮光之城>为语料,将小说中的省略号划分为引文内与引文外两个维度,对省略号的象似性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引文内主要运用数量象似性,同时也伴随使用标记象似性与语义象似性;引文外则以语义象似性为主,同时使用标记象似性及数量象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