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的栽培措施,为黄花倒水莲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黄花倒水莲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种植模式、立地条件、种植密度、肥料种类、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对黄花倒水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山地、林下种植模式,黄花倒水莲的产量和成活率明显提高。选择在4月移栽幼苗,成活率可高达(97±2)%,高于其他月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时,平均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时,产量较施用复合肥、不施肥明显增加;当施肥量为750 kg/666.7 m2时,产量达到最大;每年于6月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4月。综合考量,为提高黄花倒水莲的产量,种植地应选在山地,采用林下种植模式;4月移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 4-6月施用有机肥约750 kg/666.7 m2(每株约0.2 kg),分两次施肥。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采用COI基因序列对徐闻东岸野生群体(XWD)、硇洲岛野生群体(NZD)、闽粤东野生群体(MYD)、象山养殖群体(XSYZ)和宁德养殖群体(NDYZ)等5个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单倍型分布、遗传分化、历史动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0.757 6-0.877 5、π=0.002 6-0.003 1)明显高于2个养殖群体(h=0.194 7-0.495 2、π=0.000 8-0.001 0),二者的单倍型分布频率差异明显;XSYZ与NDYZ、MYD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128 5、0.086 0,P<0.05),NDYZ与3个野生群体间具有遗传同质性(Fst=-0.010 6-0.000 2,P>0.05)。历史动态分析支持野生大黄鱼经历了晚更新世的群体数量扩张,但不支持养殖大黄鱼发生群体扩张。研究表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反映了不同进化力量在大黄鱼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中的作用机制。养殖实践和人工选育对东海区大黄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群体扩张、养殖逃逸、人工放流以及物种的扩散能力等因素可能促使粤西海域和东海区大黄鱼群体间具有遗传同质性。本研究揭示了粤西海域和东海区大黄鱼群体种质资源状况以及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的遗传特性差异,可为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对辐射损伤小鼠组织DNA的防护作用.方法:实验设计分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2个模块,每模块各5组.复制60Coγ射线(辐射强度为6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黄花倒水莲提取液2、4、8 g/(kg.d)连续灌胃7天,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彗星试验检测小鼠多种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黄花倒水莲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肺、肝、脾、睾丸、淋巴细胞DNA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P<0.01),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花倒水莲可以减轻60Coγ射线所致小鼠组织DNA的损伤,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我国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省区之一,同时也是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特别严重的省区之一。摸清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家底,分析广西兰科植物资源的优势以及广西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有助于为广西兰科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整理广西兰科植物近20年的文献资料,对广西目前兰科植物资源的状况进行编目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已发现野生兰科植物129属510种,分别占中国兰科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7.89%和31.88%,其中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兰属Cymbidium、虾脊兰属Calanthe和玉凤花属Habenaria是本区兰科植物中的优势属。从区系来看,广西兰科热带分布类型9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2.87%,其中热带亚洲分布有44属,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的34.11%;广西兰科植物以热带成分为主,受温带成分影响,保留了较多特有性、古老残遗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但其野生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有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开展金花茶的回归引种,可有效保护该物种。为探究金花茶实生苗、扦插苗回归引种到原生境近7年后在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对其生长状况、成活率、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茶回归苗木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更大的生长量和更高的成活率;实生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高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其光能利用范围也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实生苗的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但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和叶面积则均显著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点和苗木类型分别对金花茶的株高、地径、成活率、Pmax、LSP、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在开展金花茶回归引种中宜优先选用实生苗种植,并选择具有中等遮阴环境的野外生境进行回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川明参外观色泽与多个指标成分间的关系,为快速、高效筛选优质川明参药材提供参考。方法 以不同商品规格川明参药材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川明参粉末色度值,然后采用热浸法、硫酸-苯酚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欧前胡素等指标成分质量分数,最后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分析色度值与各指标成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川明参粉末颜色值L*与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以及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多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ΔE*ab与水溶性浸出物及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醇溶性浸出物、多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a*b*与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多糖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色度值可作为快速判断评价川明参药材质量的指标,为全面评价川明参药材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远志皂苷作为中药远志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母核多为齐墩果酸型的五环三萜,其上连接多种糖类,至今已提取分离出几十种皂苷类化合物。远志皂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其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包括抗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心脑血管和抗癌作用等,对多种疾病或药物产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远志皂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是广西石灰岩石山区的特有物种,其树皮为中国药典收录的中药品种。地枫皮含有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苯丙素类、萜类、黄酮类、酚类及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地枫皮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的分析与整理,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思路,为该特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研究拟揭示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在海南岛的分布规律与种群发展趋势,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海南岛珍稀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H.nymphaeifolia的资源现状、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共调查到野生莲叶桐1 336株,主要分布于琼海、文昌和三亚3个市,种群呈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状态,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在人为干扰、地理隔离、种间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野生莲叶桐种群更新受到一定制约,个体数量增长缓慢;莲叶桐种群在幼苗时期受影响较大,一旦消除幼苗期的不利影响,种群将得到恢复。整体来说,海南岛莲叶桐幼龄个体数较多,种群数量具有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总体缓慢增长的特点,应重点加强幼苗期的保护和抚育。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密花石豆兰(B.odoratissimum)和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3种兰科植物的全株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石豆兰中粗蛋白、灰分、总糖、硒、钙的含量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生素E、钾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密花石豆兰中茶多酚、镁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密花石豆兰(P<0.05)。密花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作为广东石豆兰的易混伪品,在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肿瘤活性、抗宫颈癌、延缓衰老、增强活力等营养保健功效上,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都不能完全替代广东石豆兰。  相似文献   

11.
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是广西喀斯特地区特有珍稀药用植物,属八角科八角属,在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关节痛等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地枫皮野生资源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生态适应性和人工繁育技术,以及在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地枫皮野生资源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地枫皮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是重要的经济类底栖动物,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多肽及蛋白质等,具有增加免疫、延缓衰老、抗疲劳等生理功能。本文对方格星虫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为方格星虫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为五加科通脱木属植物,以干燥茎髓入药,具有清热利尿和通气下乳等功效。近年来,因其特殊的药用疗效和作为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备受关注,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药用植物通脱木的真假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人工种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通脱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观赏植物与园林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清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资源计34科、58属、145种,筛选出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Dcne.)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的计23科、35属、95种;对它们的资源、观赏特性、园林应用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它们的保护、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石柑子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实验方法对石柑子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广西13批不同采集时间和不同地域的石柑子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实验测定结果为水分为9.54%~11.39%,总灰分为7.21%~9.58%,酸不溶性灰分为0.94%~2.08%,浸出物为7.96%~10.83%。结论本研究的石柑子鉴别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分析,该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建立石柑子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其药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了解安丘市的野生中药资源现状,采用样地调查、样线和普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借助 GPS 等工具,对安丘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展开调查及数据统计。结果共发现了野生植物品种335种,其中可入药的品种272种,山东省重点野生药用品种19种,《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品种99种,发现山东省野生植物新记录6种。本次普查工作为今后科学规划安丘市的中药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新分布的出现丰富了山东省的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7.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均有以海洋生物废弃物作中药应用的记载,用药历史悠久,现代研究同样证实海洋生物废弃物中药营养价值丰富,有巨大的药用潜力.加之我国海洋生物物种繁多,每年产生的海洋生物废弃物数量庞大,不利于海洋环境保护,因此,可采用现代科技有效利用海洋生物废弃物,发挥其药用价值.本文综述《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  相似文献   

18.
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为紫金牛科(Myrsinaceae)紫金牛属(Ardisia)常绿植物,是多种中成药和药酒的主要原料,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走马胎野生资源临近枯竭,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人工栽培技术发展迅速,有关其研究也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资源调查领域延伸至繁殖和栽培领域。目前,针对走马胎的繁殖研究主要集中在组培苗上,对种子和扦插育苗的研究相对缺乏;而栽培研究则多集中于走马胎的生长环境、立地条件和水分管理等方面,对其采后加工和病虫管理的研究不足。本文对现有的走马胎种苗繁殖和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进一步对走马胎药材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苏木蒙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食用、药用、饲用、建筑与工艺用、薪柴用等5个方面.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有115种,其中食用野生植物有39种,药用野生植物有25种,饲用野生植物有42种,建筑与工艺用野生植物有18种,薪柴用野生植物有17种,而且有的物种具有多种用途,均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族利用野生植物具有多样性,利用方式也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