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业的发展正在经历阶段性的变化。通过对效益农业内涵特征的阐述,提出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主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从个体农业到集团农业到产业化农业的发展,二是从种粮农业到经济作物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从农业到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四是从传统农业到信息农业和科学农业;五是政府和和农业科研院所联合体发展;六是政府 公司 定单 农户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七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作者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才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才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支撑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中国农业担负的任务要比改革开放20年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更为繁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目前国内习惯上吊做贸工农一体化,或产加销一条龙。国际上概称农业一体化,着眼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与相关部门的综合配套。  相似文献   

5.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对农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八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总是,展望了“九五”的发展前景;针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现代农业建设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的观点,并探索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根据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指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并解释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探索了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了其重点发展领域;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趋势、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重点和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和主要任务;根据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面向21世纪,树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八个新观念。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抓好四川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带动西南,促进西部农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四川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发展要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当前工作的关键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多途径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基本措施为:切实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导;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培育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农业现代化历程比较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历史原因,中西方农业是两个特征鲜明的农业类型。这种差异远在现代农业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过在强化这种差异。未来中西方农业终将统一。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对立并存下去。冷眼远视,中西方农业在面临全新发展要求时正站立在相同起跑线上。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集成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业应走高效,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应特别注意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国际上90年代提出的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新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论述了其四个研究热点。农村生态建设可按不同的空间尺谋划分,景观生态建设乃是中等尺度应用了广泛的一类生态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内容,目标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0.
高水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高水效农业是指同时追求和实现单位耗水的高水分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一种具有高新科学技术体系和经济市场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下降的问题和节水农业发展,分析了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重工商业轻农业,因此粮食生产不足。因此,提出了我们不但要重视北方节水农业的发展,更要重视南方高水效农业的发展,以解决北粮南运的状况。从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及水安全,南北方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农艺抗旱节水措施,作物高产育种,高效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发展高水效农业发展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水分利用效率--未来农业研究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随着生物节水研究的深入发展,让每一滴生产出更多的食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未来农业研究的关键问题。抗旱、节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是不同的,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研究尺度和层次。不同降水量和水资源地区的抗旱、节水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不同的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从被动的耐旱性研究到主动的抗旱性研究再到节水研究,在未来必将转向水分高效利用研究。小麦高产育种进化中其水分利用效率有递增的趋势,作物抗旱耐旱育种要转向高水分利用效率育种是势在必行的,因为高水分利用效率育种,可以将抗旱性和丰产性统一于一体。增施肥料是提高大面积中低产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今后应该继续受到全面重视。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我国农药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药自问世以来虽然带来过一些负面效应,但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多年的努力农药的负面效应已经降至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害生物控制手段将越来越多,但未来可持续农业中仍将有农药的一席之地。为了我国农药的更好友展,应该加强农药管理、改善使用技术、开发更多的绿色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世界农业型态变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世界农业型态和农业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内涵进行了初步概括,提出了现代农业是由“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全程构成的现代产业的观点;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就是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投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草地与农牧交错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的基地,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草原与农牧交错带,即不同于西部牧区,也不同于东部农区。根据它在地理、气候、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地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之对策,为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e rôle of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bactericidal efficiency of phenols and aromatic alcohols is stressed.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in any concentration should have identical bactericidal effects if they attain the same molar concentration in a lipoid phase after distribution. It is proposed to use this postulate for a new approach to test phenolic and alcoholic disinfectants. p-chloro--phenetyl alcohol reveals a high bactericidal effect due to a favourabl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combined with a water solubility of nearly 0.5%.  相似文献   

16.
The chaperone behaviour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α-crystallin. The chaperone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i) the ability to antagonize protein aggregation induced by heat; (ii) the capability to protect the activity of thermally stressed enzymes and (iii) the effectiveness in assisting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chemically denatured sorbitol dehydrogenase. Despite the lack of structural analogies, both proteins show several functional similarities in preventing inactivation of thermally stressed enzymes and in reactivating chemically denatured sorbitol dehydrogenase. As with α-crystallin, the chaperone ac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appears to be ATP independent. Bovine serum albumin appears significantly less effective than α-crystallin only in preventing thermally induced protein aggregation. A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perone function and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is proposed.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vine serum albumin acts as a molecular chaperone and that, for its particular distribution, can be included in the extracellular chaperone family. Received 29 August 2005;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3 September 2005; accepted 12 October 2005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模式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生态工程学原理及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物质循环再生和资源减量是其重要特征之一。遵从循环农业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趋同趋异进化、食物链加、减环和种间竞争等生态学原理,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