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研究从预应力技术的简介方面入手,结合预应力技术应用在公路桥梁施工的问题分析,提供了严格执行预应力技术的标准和规范,控制预应力构件拉张应力,重点进行预应力孔道的技术检验,做好预应力构建钢筋绑扎的技术强化,提高预应力水泥浆的流动性,做好预应力构件的二次压浆技术应用等对策,希望为预应力技术更为全面、彻底地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孔道压浆是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非常关键的的一道工序,多年来,由于孔道压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压浆后的预应力管道浆体不饱满,压浆的密实度差,甚至强度不足,构件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预应力孔道渗水、预应力孔道附近混凝土碳化程度高,影响了结构的安全和结构的耐久性。为弥补普通压浆的不足,提高孔道压浆质量,现在大家普遍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对后张法预应力孔道进行压浆。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的工程从预应力梁施工总体安排、预应力梁施工顺序、波纹管的留设、预应力筋的张拉以及孔道灌浆等方面分别阐述如何保证该工程预应力梁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于涌 《甘肃科技》2005,21(5):131-132,121
从理论和具体的数据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应力进行了分析,当构件上的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值不同时,将对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配产生影响,进而探讨此类构件的可靠度,并对设计此类构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运营过程中,箱梁跨中下挠与腹板开裂现象十分普遍.从结构受力分析,混凝土箱梁徐变效应所带来的跨中下挠,客观上表明梁体处于拉应力状态,与结构设计意图大相径庭,意味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尚存在某些弊端.为探究预应力钢束与弯曲孔道间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孔道相关参数的影响,基于赫兹接触理论,通过一组预应力弯曲孔道模型挤压试验,借助CT扫描技术获取试验模型的形变数据,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接触应力分布呈钟形,接触应力大小与张拉力正相关,与曲率半径负相关,接触应力梯度与接触角度负相关.研究结论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理论的修正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文量 《科技信息》2009,(29):323-324
本文结合具体实际工程从预应力梁施工顺序、预应力梁模板支架、普通钢筋施工、波纹管的安装、预应力筋张拉、孔道灌浆及端部封裹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保证此工程预应力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唐波 《科技信息》2013,(17):371-371,445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施工,首先要浇筑混凝土,并且预留出预应力筋的位置和孔道,在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最终完成预应力构件的一种施工方法。本文将结合自身在日常工作的实际施工经验,对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施工材料、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论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桥面板在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计算钢绞线在施工过程中的张拉操作及孔道灌浆时应注意的事项。详细讨论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采用两种不同施工方法所产生不同的质量效果,即:⑴不切割预应力筋,不封猫直接灌浆,⑵按常规要求张拉完成后,先切割钢铰线余量,将钢铰线、猫具用高标号高稠度水泥浆封帽,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灌浆。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预应力框架深化设计,具体介绍了预应力框架粱的施工的工艺流程,模板支拆,孔道敷设,穿束,锚板安装,灌浆孔、泌水管设置,浇筑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孔道灌浆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桥梁预应力孔道结构内部若存在不密实区或空洞等缺陷,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因而孔道注浆质量的无损检测成为确保大型结构安全运营的关键措施.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应力波检测预应力桥梁孔道注浆质量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评价孔道注浆质量的参数,接着对应力波在预应力桥梁孔道注浆检测中的应用开展模型试验研究,进而进行现场检测分析,并与桥梁孔道注浆实际缺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力波法检测预应力桥梁孔道注浆质量信息全面,效果好,检测中所发现的缺陷位置与实际桥梁孔道注浆的缺陷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检测受环境干扰小,方便快捷,证实了应力波检测预应力桥梁孔道注浆质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无损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对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缓粘结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损失。通过分析得出了在预应力损失中孔道摩擦损失起主要作用的结论;对比试验中摩阻力测试值和预应力损失计算值,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差并不大,表明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为在设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真空辅助压浆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已得到设计及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它主要特点是将构件中钢绞线孔道两端密封后,一端用抽真空机将孔道内80%以上的空气抽去,形成真空,另一端使用有一定压力的压浆机将水泥灰浆压入孔道,使得水泥灰浆浓度高,无气泡,填充密实,水泥浆凝固后,孔道无缝隙,握襄力强,从而提高了预应力构件中钢绞线的强度和寿命.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当前大跨度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求、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孔道灌浆、裂缝控制,探讨了施工阶段的工程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孔道偏差对PC刚构桥纵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借助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不同跨径下PC刚构桥的数值模型,计算了孔道偏差对3种不同类型的纵向预应力钢束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规范定义的孔道偏差系数k的缺陷并提出设计阶段计算跨中有效预应力时采用本文定义的广义孔道偏差系数k′.研究表明,孔道偏差对结构最大负弯矩区域预应力损失影响偏小,对结构最大正弯矩区域预应力损失影响最大.为保证后期预应力储备,计算跨中预应力损失时宜采用广义孔道偏差系数k′,取值范围为0.003 1~0.003 5.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程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钢结构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众多的钢结构中,预应力钢结构因其现代感的外形和较高的施工效率,被广泛地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中。其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是预应力钢结构的核心技术。预应力钢结构的施工是系统性和过程性的施工技术。具体体现在:施工方面,是拉索施工与钢构施工的结合。施工工具方面,是张拉机具、固定节点和张拉索头的有机结合。施工控制方面涵盖从结构分析到构件制作到构件安装最后到构件张拉的全过程。总的来说,是设计分析和施工工艺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独的制作技术、安装水平和张拉工艺的简单组合。  相似文献   

16.
吴宗璋  李子特 《甘肃科技》2012,28(5):109-110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需施加的预应力以及施加后在结构中所产生的有效预应力的确定是保证预应力结构安全性能的关键,而相关设计规范中只提供了一般条件下预应力的摩阻损失数据,对于大曲率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其孔道摩阻损失都必须进行专门的孔道摩阻试验测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孔道摩阻损失主要是因为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由于力筋与管道壁接触并沿管道滑动而产生摩擦阻力,进而产生摩阻损失.摩阻损失可分为孔道弯曲影响和孔道偏差影响两部分,孔道弯曲影响的摩阻损失仅在曲线部分加以考虑,而由孔道偏差所引起的摩阻损失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均应加以考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孔道摩阻损失主要与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μ和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有关.  相似文献   

17.
贾海云 《科技信息》2011,(3):I0267-I026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别从预应力材料、张拉设备、张拉方法、张拉油压表读数、张拉伸长值计算、孔道灌浆及锚具封裹与张拉施工安全等方面,对预应力梁张拉进行了系统论述,保证了预应力梁的张拉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从孔道留设、预应力筋的张拉以及孔道灌浆等施工工艺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国宇 《奇闻怪事》2009,(7):157-159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预应力桥梁施工中常见的曲线孔道灌浆密实、金属波纹管孔道漏浆、预应力筋改变方向处混凝土开裂、曲线孔道竖向位置偏差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泽辉 《科技信息》2010,(17):286-286,269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参与施工的某大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案例,对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主要施工技术从模板工程、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工程、预应力管道安装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张拉与孔道压浆等工程方面做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