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补充和完善前人对分段线性映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首先,对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然后分别分析每一种情况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探讨了BCB分叉、flip分叉、接触分叉以及混沌等现象,并研究了共存吸引子、吸引域的定界和分叉;最后,结合数值模拟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Jeffcott转子发生动静件碰摩时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利用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方法,通过相空间的吸引子的形态来刻画碰摩转子系统的分叉、拟周期和混沌行为,利用分形维数对分叉、拟周期和混沌信号进行定性的分析.这对定性和定量的判定系统的分叉、拟周期和混沌行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外加调制场作用下,激光输出呈现周期。分叉、混沌,木文给出激光场E随外加调制场的调频Ω',调幅a'变化的分又图表。当系统处于混沌态时,描绘出了混沌吸引子。  相似文献   

4.
混沌吸引子细胞模型的扩展与详述(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入了空间分叉,单向运动,主鞍周期轨道和混合吸引子等新概念,基于这些概念,提出了一个定理和三个推论,并在文中的第二部分将提出一个混沌吸引子的分层结构,同时给出了混沌吸引子细胞模型的扩展及其完整描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混沌的物理属性。方法根据混沌理论,利用LC振荡器产生和经过RC移相器移相的正弦波合成混沌分岔相图。结果应用模拟电路的非线性系统来模拟混沌,研制成混沌图像投影演示仪。结论应用该仪器可以分析混沌现象具有的性质,并展现了混沌中的倍周期分叉、单吸引子和双吸引子等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三维Logistic耦合系统的研究,对高维映射的分叉、浑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atlab计算机仿真研究了该系统的倍化分叉、Hopf分叉导致混沌的几种情况,研究表明该系统对参数变化很敏感,存在着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述了在仿蔡氏电路中发现的一些十分引人的混沌现象。文中首先描述了该电路的结构和状态方程,并根据Shilnikov定理从特征值的特点确定了该电路的混沌性质,然后介绍从实验研究到频谱分析得到的非常有价值的结果,即从平衡态开始经倍周期分叉导致混沌和从起始周期为1开始的周期-混沌-周期加1规律。文末还给出了改变参数G由Hopf分叉导致混沌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求解Vallis方程的音叉分叉点及Hopf分叉点,讨论定态点的稳定性及出现奇怪吸引子的参数条件。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考虑摆振的Jeffcott裂纹转子、双盘悬臂裂纹转子和支承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上的裂纹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这3种裂纹转子系统响应的阵发性混沌与时域分叉现象.结果表明:这3种模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阵发性混沌现象,且不仅存在着对应各种系统参数变化而产生的分叉与混沌行为,也存在着对应于时变参数而发生的时域分叉与混沌行为;转子系统的阵发性混沌是响应随时变参数的变化进入与退出混沌的行为,进入与退出的方式和时刻都具有随机性的特点;系统响应通向阵发性混沌的道路有通过拟周期响应,也有通过周期响应进入,且响应在进入阵发性混沌区前一般都有幅值增大的现象;裂纹转子的阵发性混沌中存在着倍周期分叉现象,并且有周期3窗口出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由3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神经网络中的混沌与分叉现象。主要讨论细胞神经网络中的一类特殊奇异吸引子,它由两个稳定平衡点和一个不稳定平衡点(鞍点)及其流形形成。通过取不同的初始值,可以在同一组参数下获得3种不同的相轨线图,也可观察到一个不稳定极限环的存在。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还可获得类似于蔡氏电路的奇异吸引子序列  相似文献   

11.
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的全局分叉与混沌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的摆模型,利用Melnikov方法分析了系统进入Smale马蹄意义下的混沌条件与系统的次谐分叉;讨论了系统处于临界状态的参数分布。结果表明,系统进入混沌和出现m阶次谐分叉的临界条件与系统的物理参数有关,只需适当调节这些参数便可以延迟、抑制、避免或控制混沌发生或分叉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转子局部碰摩故障的分叉与混沌行为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研究了非线性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的分叉与混沌行为,应用中心流形定理和n维Hopf分叉定理分析了转子系统特征值出现双零实部的情形,讨论了非孤立奇点对转子系统分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稳定条件,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非线性转子系统发生碰摩时,呈现多种形式的周期与概周期运动,以及多种分叉与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岩石细观断裂过程的分叉与混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岩石在单向压缩应力状态下细观断裂过程吸微裂纹演化的试验研究结果,对各级应力状态下岩石的微裂纹数目和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微裂纹生长和演化的数学模型,采用现代非线性科学的分叉和混沌理论对岩石细观断裂过程和微裂纹演化过程的分叉与混沌进行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当表征砂岩微裂纹存在活比和闭合效应的特征量取一定值时,其微裂纹的演化可用Logistic方程来描述,因而具有分叉与混沌特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非惯性参考系中弹性薄板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奇点分析,进而求出了奇点附近同宿轨与周期轨的参数方程,用Melnikov方法研究了同宿轨分叉与周期轨的次谐分叉和混沌,对于各种不同的其振情况,系统将经过无限次奇阶次数谐分叉产生Smale马蹄进入混沌状态,最后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该系统的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15.
混沌吸引子统计特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混沌吸引子的细胞模型,本文提出分析混沌吸引子统计特性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可给出各类周期轨道的直方图。从而详细地描述混沌吸引子并得到其主要参数。利用分析所得信息可找到“热引子”以及混沌吸引子之间的差别,文中分别给出了Rossler方程和蔡氏电路的混沌吸引子的直方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一个含非线性微分负电感的二阶非自治电路的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了电路中的混沌现象,找到了一些由分叉到混沌的道路,并对实验中的混沌信号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在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由此提出了非确定系统中的响应与确定系统中混沌类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分支理论对不可压缩流中具有二次非线性俯仰刚度的二元机翼系统在非零平衡点发生极限环颤振和混沌运动进行探讨。首先应用中心流形理论将四维系统进行降维,用高维Hopf分支定理确定系统发生Hopf分叉的分叉点;然后通过计算系统焦点量的值来判别分叉点的稳定性和类别,并用分支问题的Liapunov第二方法给出了系统发生Hopf分叉的类型;最后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理论分析进行数值模拟,发现两者结果是一致的,通过数值分析法,得到了系统通向混沌的道路,以及在混沌区域存在周期为5的周期运动。结果表明:系统的分叉点为一阶稳定细焦点且发生超临界Hopf分叉,产生稳定极限环;系统通向混沌的道路为倍周期分叉。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电流模式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情况,分析了其状态方程,根据闪频映射对电流模式Buck-Boost变换器中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进行采样,推导了精确离散迭代映射模型,并在MATLAB\M文件中编写程序得到其分叉图、庞加莱映射、输出电压的离散值,这些仿真结果均证明了电流模式Buck-Boost变换器中存在分叉和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考虑摆振的Jeffcott裂纹转子,双盘悬臂裂纹转子和支撑在挤压油阻尼器上的裂纹转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这3种裂纹转子系统响应的阵发性混沌与时域分叉现象,结果表明,这3种模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陈发性混沌现象,且不仅存在着对应各种系统参数变化而产生的分叉与混沌行为,也存在着对鹫地时变参数而发生的时域分叉与混沌行为,;转子系统发性混沌是响应随时变参数的变化进入与退出混沌的行为,进入与退出的方式和时刻具有随机性的特点,系统响应通向阵发性混沌 的道路有通过拟周期响应,也有通过周期响应进入,且响应在进入阵发性混沌区前一般都有幅值增大的现象,裂裂转子的阵发性混沌中存在着倍周期分叉现象,并且有周期3窗口出现。  相似文献   

20.
笔者研究了马尔萨斯模型dxdt=ax(1-x)离散状态的解,即确定性非线性一阶差分方程模型xn+1=axn(1-xn)的内部结构,根据模型参数a不同取值,模型迭代产生稳定、非稳定(分叉)及混沌等复杂性结果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