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研制出性能良好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熔喷非织造布,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模头温度、挤出速度、喷气压力和接收距离等成网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模头温度的升高,螺杆挤出速度的减小,喷气压力和接收距离的增大,纤维直径逐渐减小;而纤网纵向断裂强力随着模头温度和喷气压力的升高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挤出速度的增大和接收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增大.此外,纤网的透气率和面密度不匀率也与熔喷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首先根据纤维过滤介质的理论假设,对分布密度不同的熔喷纤网进行计算机模拟,然后利用图像分析方法,计算了其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并与实际情况对比;在模拟纤网基础上又从理论上计算了占全部孔数10%的大孔对过滤性能产生的影响,并发现经过这10%大孔的流量比例与当量孔径标准差成线性增加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最新的非织造布加固技术——射流喷网工艺,其基本原理与针刺加固相似,采用高压水针替代机械针刺,纤网在水流直接和反弹的双重作用下,纤维缠结加固。实验表明:预水刺时,各注射器的水压能量须逐个提高,纤维的缠结效果好,并提出了原料、速度、压力、温度等关健技术参数。纤网定量降低,注射器数量增加,涤纶射流非织造布机械性能比棉纤维的好,纤维种类和强力对非织造布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纤网定量的增加,断裂强度,撕破强度和顶破强度增加。漂白棉射流非织造布手感比涤纶纤维差,射流法非织造布的撕裂强度曲线呈锯齿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研究了涂层材料、喷熔工艺对喷熔涂层质量控制的影响。氧-乙炔火焰喷熔法对水轮机过流部件进行修复或预保护的关键之一是采用耐汽蚀抗泥砂磨损自熔合金粉末,以保证喷熔涂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满足工况要求;此外使过流部件实现最小的变形,则关系到整个喷熔工艺的成败。针对不同过流部件的结构特点,采用了对称喷熔法、预热缓冷法、控制不同部位冷却速度和分段喷熔法等工艺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涂层质量,保证了过流部件的尺寸与型线要求。经真机考核表明,喷熔后可使机组寿命提高3~5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塑性变形强化的新工艺对模具钢3r2W8V的Ni60喷熔层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了3Cr2W8V基体和Ni60热熔层间实现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异材间的超塑性协调变形条件,建立了超塑性协调变形的力学模型,对喷熔层的表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超塑性变形工艺对喷熔层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经超塑性变形处理的熔层基摩擦磨损,多次冲击和热疲劳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优选喷焊工艺条件下,对几种自熔性合金粉末的喷焊层的相对耐磨性进行试验分析,再与其他几种涂敷层进行比较,以寻求耐磨性较高的喷焊层,为优选抗磨零件的强化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优选喷焊工艺条件下,对几种自熔性合金粉末的喷焊层的相对耐磨性进行试验分析,再与其他几种涂敷层进行比较,以寻求耐磨性较高的喷焊层,为优选抗磨零件的强化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熔喷/纺粘复合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讨论了熔喷和纺粘工艺对聚丙烯纤维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熔喷纤维直径直方图呈对数正态分布,分子取向随纤维直径减小而增大。纺粘法纤维取向度比熔喷纤维高,纤维均匀。不同牵伸工艺对聚丙烯纤维的结晶变体有较大影响,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过滤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喷原料的选择、熔体温度、热空气压力,熔体流量等工艺条件的改变对熔喷聚氨酯弹性无纺布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无纺布力学性能增强,在一定热空气压力范围内,随热空气压力增大,无纺布力学性能增强,在一定熔体流量范围内,随流量增大,无纺布力学性能降低,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熔喷聚氨酯弹性无纺布纵向强度和延伸率均优于其相应的横向强度和延伸率。  相似文献   

10.
高炉熔渣直接纤维化制备矿渣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喷吹法和四辊离心法制备矿渣棉,研究在不同制备方法条件下,矿渣棉其化学稳定性、表观特征、含水率及渣球含量与酸度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满足成纤要求的前提下,高炉渣酸度系数应控制在1.2~1.4;利用喷吹工艺制备的矿渣棉直径较细,含水率较低,成纤率较低,渣球含量较高纤维质量较差;相对于喷吹工艺,离心法制备的矿渣棉直径相对较粗,含水率大,渣球含量较少,成纤率较高,纤维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在激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melt inert-gas,MI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形成的气孔会引起应力集中、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塑性等问题,从而明显降低焊接接头的性能。采用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对4 mm厚7N01P铝合金进行了对接焊接,分析了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中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在送丝速度为7.0、8.0、9.0 m/min,焊接速度为0.9、1.0、1.1 m/min,功率分别为2.3、2.4、2.5 kW时均可以实现7N01P 铝合金板材的单面焊双面成形。当激光功率为2.3 kW,送丝速度为9.0 m/min,焊接速度为1.0 m/min时,焊接接头中的气孔数量最少,气孔率约为1.2%。此外,激光功率的变化会影响焊接接头中气孔的形成,随着激光功率从2.3 kW增加到2.5 kW时,气孔数量先增加后下降;送丝速度的变化也会影响焊接接头中气孔数量,当送丝速度由7.0 m/min增加至9.0 m/min时,气孔数量有所降低;而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中气孔的影响是双向的,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气孔数量先减少(焊接速度从0.9 m/min到1.0 m/min)后增加(焊接速度在1.1 m/min)。可见,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起到减少焊接接头中气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几种不同的粉末冶金工艺分别制得了短碳纤维增强Cu-10Sn合金(C/Cu-10sn)复合轴承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复合材料的性能强烈依赖于其制造工艺,制造工艺不仅影响复合材料的孔隙率,还影响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及其与基体的结合状态.试验结果还表明,碳纤维含量对C/Cu-10S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也与制造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硬弹性聚丙烯纤维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丙烯树脂在熔融指数仪上熔融挤出、快速牵伸并退火处理,制得了硬弹性聚丙烯纤维。不同纺丝条件下得到的纤维试样的WAXD、SAXS、DSC、密度、双折射及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硬弹性聚丙烯纤维除了具有平行排列的片晶超结构外,另一重要的结构特点是非晶区分子链具有较好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Al_2O_(3t)/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拉伸断口形貌,发现界面处有Mg富集;Al-Si合金很好地润湿Al_2O_3纤维,并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纤维被剪切断裂,无拔出现象。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对界面作深入研究,表明界面与基体的硅和铝的峰形发生了变化,证明峰形的变异是由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泡沫纯铝和泡沫AlSi7Mg0.45的凝固方式及其对孔结构的影响,并讨论了熔体泡沫在凝固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和孔隙率变化。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冷却条件下,纯铝熔体泡沫倾向于逐层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易形成中心缩孔,AlSi7Mg0.45熔体泡沫倾向于同时凝固,易形成热裂纹;纯铝熔体泡沫在凝固过程中,体积减小,孔隙率增加,而相对于纯铝来说,AlSi7Mg0.45熔体泡沫的体积及孔隙率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6.
Changes in porosity of foamed aluminum during solidific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orosity of foamed aluminum, the changes in the porosity of foamed aluminum melt in the processes of foaming and solidifi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rosity of foamed aluminu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rosity of foamed aluminum coincides well with the foaming time.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利用超重力场辅助的两步燃烧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Fe3Al合金.首先利用Al/Fe2O3之间的铝热反应释放的高热量使得产物(Fe和Al2O3)转变成高温混合熔体,Fe熔体在1000 g超重力场的作用下迅速从高温混合熔体中分离,并和底部的纳米铝粉发生二次燃烧合成,生成致密的Fe3Al金属间化合物.Fe3Al样品中仅存在...  相似文献   

18.
Peer-to-Peer(P2P)网络被喻为第三代网络,采用的是点对点分散式网络架,它不需要服务器的中转,使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直接.net是微软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的软件开发平台,能简单、方便地构 造P2P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net实现P2P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微波检测技术对非织造布的组分配比进行了测试研究。非织造布由不同配比的双组分(ES)纤维和蚕丝下脚料经混和,开松,梳理成网,并加热,熔融粘合而成。测试结果表明:微波谐振腔传感器检测电流示值与非织造布的配比关系曲线呈指数方程形式,指数值与组分配比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同时,检测电流示值与非织造布强力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20.
泡沫铝发泡过程中气泡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泡沫铝材料过程中气泡稳定性对发泡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气泡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熔体的黏度与氢化钛分解是决定气泡稳定的主要因素.采用在铝硅合金粉末中加钙来增加熔体黏度,控制熔体的表面张力;通过控制氢化钛加入量来控制氢化钛分解释放出氢气的量;控制发泡时间,使发泡在气泡的稳定时段内进行;保持气泡内气体压力与气泡表面张力的平衡,可获得孔结构均匀、密度适合的泡沫铝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