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能量法原理对冷弯变形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变形过渡区长度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实测证实了值与是结果吻俣良好,对深入探讨冷弯成型过程中的力能参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Q450冷弯成型角钢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冷弯成型过程中角钢各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揭示了角钢在成型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得出的板材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冷弯回弹模拟结果与实测回弹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模拟结果中回弹角随着成型角增加时的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一致.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冷弯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冷弯变形过渡区基础上,按照成型过程中成型辊施加于坯料上的力所做的功与坯料在该道次中实现规定的几何形状产生变形所消耗的功相等的原理,建立了计算冷弯成型力的理论表达式。通过现场实例证实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相对误差均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冷弯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找到了成型道次对槽钢冷弯成型扭曲的影响原因,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利用ANSYS软件的LS-DYNA动态分析模块模拟了板料冷弯成型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板料成型过程中轧辊间距对轧件应力、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得出的板料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冷弯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H型钢在冷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温度不均,进而造成在H型钢横断面上冷却变形不均匀的现象,改善H型钢冷却变形均匀性成为H型钢研究重点.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H型钢超快速冷却过程中的内并外扩现象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对比,两者基本吻合.内并外扩原因是H型钢上下槽的冷却速度不均,造成残余应力过大.通过改善超快冷设备结构布置方式和过程控制模式,改进后的模拟和实测数据结果均表明内并外扩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田辰友  南峰 《科技信息》2010,(6):335-336
W钢带是煤巷锚杆支护中的重要构件。它可将单根锚杆联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承载结构,显著提高支护整体效果。钢带一般由薄钢板压制成W型,钢带上有冲孔,冲孔形状为圆形或长椭圆形。W型钢带是利用带钢经多组轧辊连续进行冷弯,滚压成型的型钢产品。由于带钢的冷弯成型过程中的硬化效应,可明显提高型钢强度。冷弯成型出材率高(98%),与冲压及热轧型钢比,  相似文献   

8.
通过拉伸和金相实验分析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酒钢X65管线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开轧和终轧温度,变形过程中提高强制冷却速度,降低终冷温度,可以明显提高X65钢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多均匀的针状铁素体组织.  相似文献   

9.
从温度分布频率探讨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时的永久变形上,而忽视了中低温度下永久变形的累积为此,首先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部分实测小时路面温度分布情况以及预测全年小时路面温度分布情况;其次,采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在室内实测了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最后,分析了温度与永久变形的关系.研究表明,沥青路面50℃以上温度的永久变形所占比例非常少,中低温度下的永久变形是不能忽略的.因此,需要从新的角度去研究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0.
Cu-Ni-Si-Cr合金时效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时效与时效前的冷变形对Cu-2.37Ni-0.58Si-0.39Cr合金时效后硬度及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920℃固溶处理后,在500℃时效时可获得较高的硬度,而在550℃时效可得到较高的导电率;合金时效前的冷变形可加速时效析出,试样经80%变形后,在500℃时效1h,显微硬度可达HV271,而固溶态直接时效仅为HV239。合金在时效析出过程中有两种类型的析出相,分别为Cr3Si和Ni2Si。  相似文献   

11.
对窄带钢在轧制过程中的再结晶变化规律、轧后空冷时变形奥氏体的转变规律、相变后铁素体晶粒大小以及窄带钢的宏观性能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与预报。实测表明该模型组合用于窄带生产实际是可行的;组织含量与力学性能的预报结果均与实测基本相符,这对调整窄带产品结构、提高窄带组织性能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工艺下的高强度钢冷弯成型过程应力、应变状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作的有限元应力、应变状态模拟符合实际成型情况;3种不同成型道次中,4道次成型为最佳成型道次;上轧辊角大于成型角4°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残余轧制应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缩短冷弯型钢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力学性能。采用ANSYS里的LS -DYNA模块对槽钢辊式加工工艺进行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法模拟,分析成型中轧件的变型特点及应力应变分布,为冷弯成型CAD\CAE技术提供有力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最终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缩短冷弯型钢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力学性能.采用ANSYS里的LS-DYNA模块对槽钢辊式加工工艺进行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法模拟,分析成型中轧件的变型特点及应力应变分布,为冷弯成型CAD\CAE技术提供有力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最终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运用S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非稳态燃烧过程的不稳定性;针对3种不同的燃烧型式,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运用S195型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非稳态燃烧过程的不稳定性;针对3种不同的燃烧型式,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跨度斜拉桥钢箱梁的施工特点,研究了施工实时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主梁安装中,根据施工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影响桥梁内力与变形的参数,结合施工过程中实测的各阶段主梁内力与变形数据,以施工测模型,随时分析各施工阶段中主梁内力和变形与设计预期值的差异,并找出原因,提出修正对策,确保全桥建成时桥梁的内力状态及外形曲线与设计值尽可能相符。  相似文献   

18.
动态应变时效对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持久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8型奥氏体不锈钢试样经冷变形和不同工艺的动态应变时效预处理后,在873K温度下进行不同应力水平的持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应变时效预处理提高了材料的高温持久强度,且比冷变形处理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微观组织观测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其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冷弯厚壁型钢钢管冷作硬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冷弯厚壁钢管上截取的平板板材、弯角板材、母材和相应方、矩形截面短柱的试验研究,得到短柱全截面屈服强度相对于母材强度的提高值.运用国内外相关规范的计算公式对短柱屈服强度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这些公式都不宜直接用于我国冷弯厚壁型钢的屈服强度计算.根据试验结果,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冷弯厚壁型钢的计算公式,将修正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证实了该公式有效.  相似文献   

20.
四氢呋喃水合物换热管外结晶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考察四氢呋喃水合物作为蓄冷介质应用于间接接触换热式蓄冷系统的可行性,对四氢呋喃水合物在单根换热管外的结晶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冰的结晶分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19%的四氢呋喃溶液在垂直放置的反应器中被流向为由上向下的冷媒冷却时,其过冷度与诱导时间与水/冰相变过程近似,所需要的冷媒温度可以高于O℃,有利于提高蓄冷过程的制冷效率;质量分数高于或低于19%的四氢呋喃溶液,其结晶分解动力学特性不利于蓄冷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