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0.前言热电联产是火力发电厂将汽轮机中作完一部分功的蒸汽出供给热用户,使本应排至凝汽器需要放弃的蒸汽凝结热得以利用而不予放弃。使火电厂的全厂热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因此热电联产,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
对50MW凝汽式汽轮机供热改造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利用热经济学和能级原理对凝汽式汽轮机和中间抽汽式汽轮机的热效率进行了分析。在热平衡分析和热力学计算基础上,提出了改造方案。经改造后机组的热效率由40%提高到56%,热电比大于100%,符合国家热电联产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王玉国 《太原科技》2012,(10):73-74,79
阐述了纯冷凝式发电机组热效率、热电联产机组的热效率与利用冷凝热供热机组热效率,并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回收冷凝热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热电联产机组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热电联产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热电联产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带给热电联产向采暖供热以猛烈冲击。事实证明,仅用于采暖供热的热电联产不仅毫无经济性可言,而且增加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太原市目前的热电联产工程应注意吸取国外经验,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搞好管理,降低热价,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公司2×660MW机组在2010年由纯凝机组改为热电联产机组,向大同市集中供热.供热期间两台机组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高品质蒸汽,而辅机循环水却有大量的低品位热量对空排放,造成机组供热后热效率降低.该文详细介绍了利用热泵技术回收辅机循环水余热,减少高品位蒸汽的耗量,提高机组的热效率以及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发展小热电,实行热电联产,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我国各类热电联产机组应符合的指标,提出了改善热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白银热电联产工程(以下简称“热电联产工程”)厂址位于白银公司生产厂区内,项目占地面积约400亩,拟建设规模为2×300MW亚临界、超高压、中间再热、抽气供热国产空冷热电联产供热机组。项目可研设计年利用小时数5500小时,年发电量33亿kwh,年供热量822.54万GJ,经营期20年,发电工程动态总投资约28.1170亿元,单位千瓦投资4686.16元/KW,测算含税平均上网电价0.262元/kwh。本文就白银热电联产工程投资的前景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臧雪飞  姜雪  撒同颖 《科技信息》2013,(23):395-395
生物质发电具有传统燃料发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秸秆直燃发电的热效率偏低,造成大量热能的损失;如果生物质发电采用热电联产模式,生物质的热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生物质热电联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生物质发电是新兴企业,存在着不少的发展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对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引起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能耗较大的"调峰三角区"和"低效率三角区".在"三角区"内采用分布式燃气锅炉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对不同纬度地区的9个城市"热负荷三角区"的能耗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低效率三角区"对低纬度采暖地区的供热能耗影响更大.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燃气资源丰富、燃气价格不高或城市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采用燃煤热电联产同时配以分布式燃气锅炉调峰的供热方式,是区域供热系统节能的有效措施.应发挥不同类型能源的优势,合理匹配集中式热源与分布式热源,才能使变负荷条件下更具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北方电网中大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风电,以及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并存而带来的风电并网难题,提出一种综合热电负荷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城市中广泛使用的空调热泵和集中供暖管道距离这两个因素来实现。根据上述提出的方法,综合热电负荷控制可按照以下方法实现:首先,在系统风电出力不足时,减少热电联产机组热水出力,增加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等效补偿风电出力不足;其次,考虑到供暖距离导致的热水传输延迟,在风电出力过剩时,通过使用空调热泵消耗电能提供采暖供热,弥补热电机组采暖热水输出减少带来的终端用户采暖热水供给不足,同时可以消耗多余的风电出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系统增加风电并网容量,新增并网风电可达风电总发电量的13%,而且这种新的综合热电负荷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节能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对所仿真的系统每日可减少标准煤耗917.28t。  相似文献   

11.
热电联产机组的锅炉负荷准确预测对电厂生产管理及调度有直接作用.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原理,提出一种新的热电联产长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锅炉出口蒸汽流量(负荷)历史数据和多维负荷影响因素为输入,对负荷进行长期预测.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判定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将处理后的数据经卷积层进行特征提取和进一步降维,通过长短期记忆层进行拟合,并采取注意力机制对权值进行优化,实现对负荷的精准预测.以浙江桐乡电厂实测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能够实现锅炉负荷的精准预测,智能算法在热电联产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凯  于文益  钟式玉 《广东科技》2013,(12):246-247
结合广东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情况,通过对节能评估和评审过程中的思考和总结,分析燃气热电联产项目节能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供节能评估和评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热电联产是大规模能源接质使用的一种方式,是世界公认的节能与环保措施,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杭州市早在19叫年就根据杭州市城区工业布局,规划了杭州、望江门、石桥、古荡、半山及良山门6个热(发)电厂,这是很有远见的,并已取得明显成效.杭州热电厂自1984年投产至1994年10年间,节约标煤约50万吨,代替各种供热锅炉上百台.然而,目前杭州市用能的2/3是煤碳,对环境污染大;能源利用率万%,低于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20年,杭州市总能耗将达1800万吨标准煤,是目前的3倍,进一步发展杭州市的热电联产,对节能与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能源项目,而蒸汽是集中供热中最常见的热能载体,是工业、民用热量的主要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供热管道的热损会使蒸汽品质下降有用能减少,以最小的损失将蒸汽输送到热用户,是有效利用蒸汽及企业节能工作的需要。有时减少管道热损失比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节能效果还要好。2 管道热损失原因(见表1)表1 供热管道热损失原因3 管道热损失的减少3.1 消灭裸露的管线及阀门 在供热管道上所有部位都应予以保温,未保温管道的热损失是保温管道的数十倍,裸露的阀体、法兰热损相当于0.5m,1m的光管热损失,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保温破损必须及时予以修复,尤其不能有光管存在。我厂近年来不断对保温进行完善,消除了供热主干线上的裸管…  相似文献   

16.
热能和电能是国民经济中能量利用的主要方式。我国供热系统的能耗占总能耗的27%左右。目前我国火力发电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17%左右,不管是供热还是发电热能利用率平均约在30~37%左右。如果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发电厂采用背压汽轮机发电,利用其排汽供热可以减少冷源损失,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简要分析了热水采暖与蒸汽采暖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17.
使用混合工质的新型电冷联产循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氨-水混合物低沸点的特点,设计了以氨-水混合物为工质的电冷联产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可以利用400-450K的低温热源,实现了发电与制冷联合生产,整个循环系统的热效率比利用同样温度热源常规热力发电的热效率高出7%左右,为低温太阳能,地热能,电厂废热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方法,通过对整个系统的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该联产系统中汽轮机初压,背压,热源温度,吸收器工作温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汽轮机的初压增加及背压下降,会使系统的循环效率线性增加,而初温增加会使系统的循环效率先增加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9条明确提示:国家鼓励发展下列通用技术: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电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为贯彻”节约能源法”,国家领导部门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组织编制发展热电联欢会的新文件,于2000年8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批准执行。其后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走上了快事道。  相似文献   

19.
以某热电联产项目为例,从建设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组成、用水指标、节水措施等方面,对该类项目的取用水合理性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热电联产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取用水合理性的评价原则及方法.经分析,该项目年平均总热效率为63.52%,热电比为32.04%.采用天然气做燃料,系统不排放CO2和SO2,NOX排放量仅为常规燃煤电厂的10%,项目工艺技术合理.单位发电取水量1.50 m3/(MW·h),单位装机容量取水量0.42 m3/(s·GW),锅炉蒸汽单位产品用水量1.12 m3/t,全厂复用水率97.4%,项目取用水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盛大春 《工程与建设》2012,26(1):137-138,144
合肥热电联产城市集中供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按照《合肥市热电联产规划》要求,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区域分别改建或新建热电厂。合肥市国资委于2007年整合合肥市热电联产资源组建而成立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多热源联合供热,背压机承担基本热负荷,抽凝机承担调峰热负荷,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热电厂的供热参数,统一调度,降低热网的管损。在供热区域内取消分散小锅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