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在中国.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因此,茶成为中国的举国之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茶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我们斗山茶场的“斗山绿茶”名闻遐迩,它已成为八士经济和文化的命脉。综合上述原因,我校开发实施了“茶文化研究”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对“万物有灵”的信仰,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它是为了建立、维护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将物品奉献给神灵的一种宗教仪式。《诗经》全部作品中,祭歌占有很大的比重。“祭必有尸”。“尸”在古代祭礼中,扮演着必不可缺的重要角色。《诗经》中的“尸”,是活人装扮的作为死者或鬼神的替身,即亡灵或鬼神附“尸”之体,借“尸”还魂,由其享用祭品,使献祭者信以为真。祀典中的“尸女”,在《诗经》时代是充作祭品的活人,而在原始时代当为祭典被杀的“人牺”。到战国时代,“祭必有尸”的古法才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3.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嗜茶,且好作茶诗,其数量为宋代诗人之首。品读陆游的茶诗,可以窥见宋代缤纷多彩的茶文化现象。以陆游《晨雨》诗中的“斗茗”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多层释义来发掘其与斗水、斗技乃至贡茶之间的相关联系,可窥见其所涉及的宋代茶诗与茶事的精彩风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经》可以说是集中而突出地反映贵和思想的最早的一部书。这种贵和思想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而这一点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诗经》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贵刊81年1期刊登的《谈〈诗经〉中“兴”旧表现方法》一文云:“作为诗歌的表现方法,和赋、比一样,兴也最早出现于《诗经》。”我认为,作为诗歌艺术表现方法的兴,在《诗经》中被大量而成熟地运用着,这是事实,但它却不是“最早出现于《诗经》”。就是说在《诗经》之前,兴就已经出现了。《周易·明夷初九》云:“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又《中孚九二》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  相似文献   

6.
《诗经》作为一部永世流传的经典著作,与《楚辞》一起,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的源头.《诗经》自形成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祭典、外交、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在《诗经》的流传中,不少人做了大量的整理、润色和解说,儒家大师孔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其中也记载着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其内容涉及文学、政治、教育等许多层面,其中一些重要文学理念,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诗经》发轫于周初,而西周初年的“诗”仍是先秦文学尚待开拓的一个领域,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分析《诗经》的形成过程,勾勒西周初年“诗”的原始状貌,并提出:“诗”是一种政治功利性很强,与公卿献诗言政紧密联系的应用文体,“诗言志”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诗经》的比兴手法在文学上影响极为深远,引起的纷争也特别多。本文从朱熹有关“比兴”的说法入手,对《诗经》的比兴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说明。主要从“他物”与“所咏之词”的关系来分类,介绍了五种类型,既举出恰当的例子,也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比兴的艺术价值以及时后世文学相关的影响。应该说,本文可以给初读《诗经》的人,尤其是对之感兴趣的读者一个关于“比兴”的全面、完整、客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服饰和外貌两方面探讨《诗经》的女性的“色”美。明清小说中盛行的“佳人”的各要素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尤其是对其健康自然的“色”的描绘更有先秦的社会文化特点:《诗经》的“佳人”是一种天然美,崇尚丰满健壮。《诗经》对女性服饰的描写崇尚自然美尤其尚素,男性反而艳丽;同时服饰显身份,服饰比德。女性的容貌描写主要是画龙点睛式的和遗貌取神式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即使全面描写也是突出一点;多用比喻法,喜用鲜花、玉石和月亮来比喻女性的容颜。  相似文献   

10.
何休说《诗经》中的民歌是“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证之于《诗经》,其中的民歌,除了恋歌情诗,大体就是“饥者”、“劳者”之歌。一般而言,“饥者”其实也即“劳者”。我们不妨统称之为“劳者”之歌。对《诗经》中的“劳者”之歌,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是公元前九世纪末叶(周厉王在位时期)以后的作品。它们被编纂于《诗经》,大致在春秋中叶(孔子在世时)或以后。  相似文献   

11.
瞽之本义为“击鼓者”,殷商和西周时代是对“有道者、有德者”乐人的尊称。《诗经》之“有瞽有瞽”的“瞽”,本义为乐师,非盲者。“言乐师”,只是一种传讹。  相似文献   

12.
《硕鼠》中“逝”的注释质疑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诗经)两首》中《硕鼠》一篇对“逝将去女”的“逝”是这样注释的;“[逝]往。逝将去女,将去女而逝。”我认为这一注释是谬误的。将“逝”释为“往”。已属牵强,而把“近将去女”解释成“将去女而逝”更显附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来就散发着独有的魅力。《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其间散发着茶文化的芬芳。本文从茶类演变、泡茶用水、用器等商品知识及其在小说中的文学价值等方面来探究茶叶商品等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对《诗经》比兴进行分类,是为了让大多数读者了解《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及其运用中的各种情形,但是要了解《诗经》比兴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必须了解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对《诗经》比兴的特点进行详细剖析,不仅让读者加深对《诗经》比兴的理解,而且看出《诗经》中的“兴”与后代的写景或情景交融这样的艺术手法是一脉相承的,这对于读《楚辞》尤其是《离骚》,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讨论诗歌传统表现方法——赋、比、兴的某些文章中,常常是比、兴并提而侧重谈比,略于谈兴。其实,这是不尽恰当的。兴,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它是和赋、比并列的。在著名的《毛诗序》中,兴就被列为“六义”之一。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篇》,对兴也专门作为一个方面加以论述。朱熹的《诗集传》也是对《诗经》中每一首诗的赋、比、兴方法分别作出解释。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强调的仍然是“比、兴两法”是诗歌创作“不能不用”的方法。这些都说明兴是不可忽视的表现方法之一。这里,想以《诗经》为例,对它作一些粗略的论述。作为诗歌的表现方法,和赋、比一样,兴也最早出现于《诗经》。在《诗经》中,  相似文献   

16.
冷晓 《杭州科技》2005,(3):39-40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城是众多名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名闻海内外。1998年底,美国《地理》杂志副总编M.EDWADS一行在寻访当年马可·波罗行踪时来到杭州,曾与笔者在灵隐专门讨论过茶文化的缘起。寻根溯源,杭城茶叶的种植和饮用大都与寺庙僧人青灯修禅有关,通过饮茶解渴提神,修身养心,成为禅悦生活。宋时,临济宗杨岐四祖佛果克勤为日本弟子学成归国时,专门写下“茶禅一味”条幅密封于竹筒内,后因浪高覆舟,这竹筒漂流到日本由一休大师收藏在京都大德寺,成为镇寺之宝。僧人植茶,又往往与深山古刹的生态环境有关。天竺、龙井…  相似文献   

17.
汉语介词绝大多数由动词衍生,唯“方”例外,古汉语介词“方”是从副词发展而来的。本文拟描述这一“副词——介词”的转化过程。《说文》方部云:“方,讲船也。”《诗·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郑笺:“方,附也。”《诗经通释》:“方本饼船之名,因而饼竹木,亦谓之方,凡船以及用船以渡通谓之方。”《国语·齐语》:“方舟设阶。”韦昭注:“方,并也。编木口哨。”由并船引申出用船或筏渡之义,又如《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以卜《诗经》两例之“方”均为动词。然而,介词“方”的意义显然不是源…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1日~2007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廖育群研究员专程来南宁检查第11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工作期间,他还给广西民族大学的师生作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第一场:“茶文化”—关于荣西的《吃茶养生记》,从日本佛教临济宗开创者荣西眼中的茶与桑为引子,介绍了日本医学史、中日医学交流史、茶与茶文化等问题。第二场:“秦汉医学史的重构”,既探讨医学史,也示范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第三场:围绕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与现状谈论了《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廖所长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19.
儒、墨、道、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四大支柱,但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为主流,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之核心就是仁爱。本文旨在探讨仁爱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沿革,并思考继承与弘扬仁爱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一 从字源看,“仁”字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得较晚。据考证,“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在金文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郭沫若:《十批判书》)仁字最先出现在《诗经·国风》里,《郑风·叔于田》云:“洵美且仁。”《齐风·卢令》载:“其人美且仁。”但其含义均是赞美“武士的男性气概”。(黄俊杰、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  相似文献   

20.
从《诗经》开始,历代多有咏“三良”的诗,这些诗对有关作的人生境遇和化心态作了相应的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