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介绍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关系的最新进展.方法:综合分析近年国内外有关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关系的文献资料.结果:感染HBV基因型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高于基因型D,基因型B高于基因型C;HBV基因型与核苷类似物治疗疗效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基因型E、F、G、H是否影响抗病毒疗效报道较少.结论: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BV基因型的研究将有助于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HBV对抗病毒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是导致药物冶疗失败的关键环节。迄今的研究成果显示,病毒耐药性的产生与病毒的基因型具有密切关系,同时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病人预后以及中医药的临床分型与治疗也与HBV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目前看来具有彻底解决HBV感染问题的RNA干扰治疗也建立在HBV的基因词控基础之上。故而对HBV的基因型及其亚型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有必要做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对近期的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HBV对抗病毒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是导致药物冶疗失败的关键环节.迄今的研究成果显示,病毒耐药性的产生与病毒的基因型具有密切关系,同时HBV感染后疾病进展、病人预后以及中医药的临床分型与治疗也与HBV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目前看来具有彻底解决HBV感染问题的RNA干扰治疗也建立在HBV的基因调控基础之上.故而对HBV的基因型及其亚型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有必要做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对近期的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毒本身和机体免疫应答是影响HBV感染病情进展和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目前免疫学研究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单纯的抗病毒治疗无法重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免疫功能,因而无法彻底治愈HBV感染。联合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实现HBV感染治愈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5.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肝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损害的关系.方法: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为对照,回顾分析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HBeAg阴性与阳性组HBV DNA平均含量分别为1.2×107拷贝/mL,8.2×107拷贝/mL(P=0.000).HBeAg阴性组HBV DNA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s=0.261,P=0.000).与HBeAg阳性组比较,HBeAg阴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较低(P=0.032).HBeAg阴性患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s=0.371,P=0.009).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较低,乙肝病毒载量与肝损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概况。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拉米夫定能明显控制HBVDNA复制,血清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减少慢性乙型肝炎的反复复发。结论: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可通过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BV)依赖RNA的DNA多聚酶生物活性,明显抑制HBVDNA的合成,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检查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对132例本地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通过PCR检测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C型101例(75.5%),B型15例(11.7%),BC混合型12例(8.7%),A型1例(0.9%),检测结果与KaoJ H、XinDing等报道基本相似.但在132例患者中,有3例未确定基因型,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应用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24个月疗效。方法66例对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1,口服),单药治疗,B 组在原阿德福韦酯治疗(10 mg,1次·d-1,口服)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HBV标志物、HBV DNA变化情况及耐药情况。观察24个月。结果治疗24个月,A组HBV DNA转阴率为78.8%,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1.2%,而B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97.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共有4例(12.1%)患者出现耐药,B组为0。无患者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抗病毒治疗。结论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替比夫定进一步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高,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国,HBV感染易慢性化,部分病人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欲阻断其发展,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存在适应证必须进行.尽管免疫机制在乙肝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的免疫调节治疗均未取得满意疗效.抗病毒治疗迄今仍被认为是治疗乙型肝炎的最基本病因治疗.本文查阅近年来试用于临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HBV大三阳青年妇女的HBV基因型及体内病毒种群特征,从19~35岁青年妇女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筛选出24例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为大三阳的样本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14例为B型,9例为C型,1例为B/C基因型共感染。对14例大S蛋白基因通过特异性扩增、序列克隆和测序确认的分型结果与分型检测一致。发现的1例B/C共感染样本来自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35周患者,大S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显示10条序列中4条为B型,准种分散值为2.8;其6条为C型,准种分散值为0.6。α决定簇分析该患者体内病毒种群包含3种血清型。病毒种群分析结果提示本地区青年妇女HBV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B/C基因型共感染患者体内HBV病毒种群呈复杂的多基因型分布,不同基因型内部以准种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的116例孕妇母婴阻断后婴儿一岁时,采集静脉血,用MEIA法与ELISA法分别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6例婴儿静脉血ELISA法检测结果为:抗-HBs(+)比例为72.4%,用MEIA法检测:抗-HBs(+)比例为73.3%;两种方法检测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很高,母亲及婴儿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可显著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2.
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与乙肝肝损害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思光  彭宣宪 《江西科学》1997,15(3):154-157
对六类不同临床病型236例乙3肝患者的IgM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HBsAg/IgM-CIC)阳性率与ALT和肝损害严重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其阳性率与肝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ALT的关系则取决于临床类型。提示免疫复合物的肝损作用具有临床类型相关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病,该病毒干扰肝功能并造成病理损害.一小部分受感染者无法消灭该病毒而成为慢性感染,进而面临极高的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与受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传播,这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的方式相同.但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性比艾滋病毒高50至100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如何有效防控乙肝的传染,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国民应关注的问题.文章建立一个乙肝病毒传染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乙肝病毒的传染也做了一个预测.  相似文献   

14.
抗慢性乙肝药替比夫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比夫定是一种核苷类抗HBV药,具有抑制病毒能力强、耐药性产生几率低、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文就其药理作用、毒性、耐药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对人类危害日趋严重,其慢性化原因错综复杂,一直为肝炎免度治疗中的研究重点.本文着重阐述了对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提出的几种假说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1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乙型肝炎或表面抗原阳性者对胎儿的影响已得到公认,本文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母婴传播的阻断疗效观察,显示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治疗组的阻断成功率为97.1%,疫苗接种成功率为82.4%,而未接种母婴阻断的乙肝病毒感染为15.96%,疫苗接种成功率为57.1%,明显低于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终点比色法检测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PCR法检测HBv DNA;常规方法检测ALT.结果 ALT异常组,大三阳HBsAg(+),HBeAg(+),Anti-HBc(+)和小三阳HBsAg(+),Anti-HBe(+),Anti-HBc(+)合并HBV DNA阳性的HBV感染者MAO显著升高,而小三阳并HBV DNA阴性者MAO升高不明显;ALT正常组仅40例大三阳患者MAO升高明显,其他各组MAO大多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HBV感染后,只要有病毒复制,就会破坏肝细胞,引起MAO升高.MAO活性分析对肝脏病情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岚 《科技信息》2009,(31):I0349-I0350
笔者与本馆研究组成员通过对本校2007级768名乙肝病毒学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造成他们心理负担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了对乙肝病毒学生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目的是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优势,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乙肝疾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