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性;方言是语言研究的富矿,是构建汉语科学大厦的基石;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是评判不同地域人身份的一种标记。汉语方言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构建汉语科学大厦”、“提供侦破审讯参数”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方言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借助方言电视节目,常州方言和地方文化得以焕发新的生命力。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了常州方言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常州地方文化的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意义在于促进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常州市民保护常州方言的意识;有利于语言文化多元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方言与地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对玉林方言的一些词语的分析,可以探究玉林本地的一些文化现象,解读玉林方言词语的文化内涵,加深我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方言”性质的理解具有三维的理念,即:方言是一种语言的支裔和地方变体,它具有群体性、历史继承性和地域性。同一个族群由于迁徙的关系会分化出不同的支系,其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也会因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改变而在继承、创新、融入三方面表现出差异,从而形成方言。因此笔者主张划分方言不能仅凭语音的区别性特征,必须兼看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情况。从客家多数地区一致使用而其他方言不用的200多条特殊词(包括虚词、语法格式)来看,证明客家话可以独立为汉语的方言。笔者还认为划分方言,必须处理好语言结构与群体的来源、心理倾向、文化风貌等的关系。在江西的客家人不愿和操赣语的人认同,这与不同的祖源和文化习俗有关,两者是汉族的不同支系。在语言结构方面两者的语音多少有一些差异,加上词汇、语法结构上较多的差异,还是处理为独立的方言较好。  相似文献   

5.
从台湾光复时期至蒋氏父子的统治时期,国民党努力推广国语,使台湾基本普及了国语。同时,国语与闽南话、客家话等汉语方言相互接触,逐渐形成一种很独特的语言接触现象,为汉语方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案例。有关"地方普通话"、"汉语次标准语"的基本表述适用于台湾汉语方言与国语语言接触的研究。这个研究对现代汉语、汉语史、文化语言学研究和汉语教学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东北方言词汇的来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和东北方言的关系,能增加我们对东北方言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东北方言词汇的来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和东北方言的关系,能增加我们对东北方言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等媒体语言对社会用语发挥着主导作用,带领着地方语言向前发展.其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全民族共同语的推广;激发起当地人学习民族语(汉语方言)的热情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接触、融合和语言间不同程度的接触、借用.  相似文献   

9.
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收集和深入研究,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有关鞍山方言特殊词汇的研究目前语言学界尚无记载.本文对鞍山方言特殊词汇的构词语素、词义和句法功能等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调查整理,绘制了鞍山方言特殊词汇表,并对其方言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鞍山的地方文化建设和方言词汇的记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收集和深入研究,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有关鞍山方言特殊词汇的研究目前语言学界尚无记载.本文对鞍山方言特殊词汇的构词语素、词义和句法功能等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调查整理,绘制了鞍山方言特殊词汇表,并对其方言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鞍山的地方文化建设和方言词汇的记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列举忻州方言中的一些古词语 ,并分析它们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为研究古今词语的发展变化提供有价值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2.
列举忻州方言中的一些古词语,并分析它们的古今意义和用法,为研究古今词语的发展变化提供有价值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3.
广州方言中的底层词,除保留在地名和口语中之外,有的既是口语词,同时又是构成地名的词语,本文所讨论的“栏”与“墟”就是这一类词语。通过对它们在广州方言中的留存、变异以及衍生出来的系列词语的考察,不仅可以探索它们从少数民族语言进入到汉语的过程,更能深入地了解粤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而且对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词义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潘诗雨  谢玲丽 《科技资讯》2012,(19):218-219
扬州方言是扬州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载体,在扬州地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扬州方言和外来人员所讲语言的差异,造成了扬州本地人和来扬人员交流的不便与误解。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和保持扬州方言的前提下,拉近扬州与非扬州本地人之间的距离,是近几年一些有识之士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解扬州方言是学习和传播扬州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多方查阅文献资料,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扬州本地老中青三代人以及外来旅游、学习及务工人员等进行了分类调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调查者一位属于北方方言的徐淮片方言区,另一位属于苏州吴方言区,二者对扬州话的理解具有很大差异。但这一差异却能有效促进二者对扬州方言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从而从更为纵深的层面挖掘出扬州方言的根本特点,以便为来自各方言区的来扬人员学习和理解扬州话提供便利。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扬州方言中的一些特色词语和外来人员理解的差异,并且总结出扬州方言近几年的主要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谈笑生 《青年科学》2009,(10):15-15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如北京方言,天津方言。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  相似文献   

16.
东北方言中的"疙瘩"、"蛋子"、"球子"这三个词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具有名词的属性和特点,但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又有区别;它们既可以指物,又可以指人。它们之间还有相通的地方。对它们进行考察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东北方言词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其自已的特点.通俗地说,方言就是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语言.日本主要有琉球方言和本土方言.如果细分的话,那么各县各郡都有各自的方言.例如要表达“梅干”的味道,有的地方说,有的则说,还有的说.再如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的武汉方言部分基本词、詈辞为例,考察池莉小说词语的汉味特征。作为武汉作家,池莉对武汉方言是熟悉的。要描写武汉草根阶层话语的原生态,池莉不得不在小说中高频率运用方言词语。于是,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汇,为研究武汉方言、武汉地方文化保留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语的高频率运用除了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学价值,更有其生态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歧路灯》的一些词语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俗意蕴,对其理解也须借助方言及民俗。运用现代汉语方言及民俗对"合子利钱""爽利""胡柴""后园""馁缩"等词的考释表明,在对某些词语特别是白话作品俗语词的考释过程中证之以方言及民俗,不仅可以使词义得到正确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辨别词语转抄中的文字错误,为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描写清代社会生活,保存了大量反映中原文化的词语。其中"落阁""登历""儓暬""伫羡"等词,至今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训释。利用现有版本异文和现代河南方言,对这些词语加以考释,对理解文本、发掘小说的文化蕴含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