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具有时滞效应的三物种食物链混沌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具有时滞效应的三物种食物链模型,首先分析了与之相应的无时滞效应模型,模型最终趋于稳定焦点,但当考虑时滞效应时,系统会随时滞效应增强逐渐经历Hopf分岔和倍周期分岔,最终走向混沌,这实质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生态系统中复杂混沌行为的成因.并且通过研究由时滞效应引起的倍周期分岔,找到了Feigenbaum常数可能适用的另一类系统.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类同时具有离散时滞和分布时滞的布鲁氏菌病模型,研究该模型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局部渐近稳定性,并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泛函得出各类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结果进行解释,并探究时滞效应对疾病传播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虑一类具有恐惧效应的时滞捕食者-食饵模型.先利用特征方程和Lyapunov-La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当R(τ)≤1时边界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再利用时滞微分方程Hopf分支理论,讨论当R(τ)>1时共存平衡点的稳定性和全局Hopf分支的存在性,得到了恐惧效应与时滞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结果;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个具有时滞效应的DNA生物化学反应,研究此模型的定性性质.得到由时滞引起反应周期震荡现象.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2个具有竞争相克作用的浮游植物种群的二维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模型.分析了当离散时滞在临界值附近变动时,无时滞和有时滞系统的共生平衡点由局部渐近稳定变为不稳定.应用Hopf分支理论得出了分支周期解的存在条件,揭示了时滞T分支参数对系统基本动力学性质的影响.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可视化验证.通过选择适当的时滞参数值,所建立的时滞微分方程模型能够捕捉到各种浮游植物物种通常所展示的周期性暴发的振荡特性,这对于有害浮游植物的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有时滞的稀疏效应捕食-被捕食模型.选择时滞τ为分支参数,得到了当时滞τ通过一系列的临界值时,Hopf分支产生,即当时滞τ通过某些临界值时,从平衡点处产生一簇周期解.利用规范型及中心流形理论,得到了确定Hopf分支的稳定性及方向的具体算式.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变量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时滞解决方案及其参数递推计算方法(MDCGPC).在多变量子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时滞预测机制,通过参数恒等式变换,将时滞补偿环节引入到预测输出中,通过求解二次性能指标获得控制律的显式解.避免了模型时滞近似方法带来的误差和非最小相位特性,可以处理各路时滞不相同的情况,通过对参考轨迹的调节,可以具有一定的解耦能力.同时参数的递推计算方法简化了多项式数学运算的难度,减小了计算负荷和复杂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首先给出了一类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混合时滞二重边复杂网络模型, 该模型不仅含有两个不同性质的子网络, 而且同时含有两种时滞--节点时滞和耦合时滞.基于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 在一些保守性较小的假设和对网络参数要求很弱的情况下, 利用合适的不等式放缩, 为网络设计了渐近同步自适应控制器和指数同步自适应控制器, 得到的结果较已有结论保守性有所减小.最后进行实例数值仿真, 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讨论基于FMMⅡ模型的具有状态饱和的一类二维(2-D)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问题. 采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具有状态饱和的2-D离散时滞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给出了其稳定性判据.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2-D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稳定的判据. 以上结果均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 形式,易于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数值算例说明了该判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工程应用中的建模问题,为时滞系统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结构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通过引入期望模型的概念,解决了传统MRAS中的期望系统性能描述问题,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作为自适应律,实现了时滞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动态关系的研究,首先采用Granger Causality Test确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存在因果关系,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多重时间序列模型,并用Q统计量检验模型的适应性;对模型分析得出,固定资产投资会推动GDP增长,且具有4~5 a的正向滞后作用;最后,分别应用该模型和ARIMA模型预测厦门市2000—2008年GDP值,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误差比ARIMA模型低8%左右.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分析中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省域内产研地理接近所引起的内隐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及Porter溢出和省域间技术溢出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三种溢出作用随时间点的不同呈有规律的变化。总体而言,专业化和多样化溢出对区域创新存在正面影响,Porter溢出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知识的省域间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空间滞后模型表现出来的,而且这种溢出仅发生在相邻省区之间,二阶滞后的各域间知识溢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模糊预测自适应控制算法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辩识自适应控制方式在大滞后系统控制中的不足,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改进无辩识自适应控制,设计出模糊预测控制器,不仅解决了带有时滞、不确定性、大惯性工业过程的控制问题,而且没有对过程模型提出要求,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滞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多个模型逼近整个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针对每个子模型,设计相应的子控制器,通过加权的方式,将有限个控制量映射成最终的控制量;子控制器采用预测控制算法,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权值的全局最优解;比较该控制方案和PID控制在时滞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克服了建模的不精确性和参数的时变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大坝观测资料分析中谐波温度因子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从物理,数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坝观测资料回归计算模型中谐波温度因子的起源;之后,对其进行了改进,以考虑气温随机项的影响;最后通过对谐波温度因子系数的分析,给出了确定观测效应量滞后于气温时间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不但计算精度有所提高,而且温度分量与时效分量分配也更加合理;同时,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观测效应应量滞后于气温的时间,这些都为正确评价大坝工作性态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文章利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云南省改革开放以来TFP的变动,发现云南省TFP波动很大,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状态,技术进步呈滞后状态,进而,在估计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认为云南省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远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Smith补偿PID控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工程实践中常见的纯滞后对象,在Smith补偿控制基础之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对控制对象进行在线辨识,达到对时滞补偿预报的目的;利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Adaline网络)代替常规控制器,实现了对时滞复杂对象的在线自适应控制;并根据ITAE性能指标原则对神经网络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得到一组经验公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神经网络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混凝土箱梁墩顶块翼缘板早期裂缝机理,采用热-力耦合方法,建立了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效剪力滞耦合模型,提出了广义剪力滞概念,以混合网格对混凝土箱梁墩顶块进行分层网分。计算了剪力滞随水化热温度荷载变化的全过程,分析了水化热温效剪力滞时变效应规律,并将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化热温度所产生的剪力滞效应为负剪力滞,其程度与水化热温差峰值相关,降低水化热温差峰值,可有效降低水化热负剪力滞效应;翼缘板边缘拉应力峰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温度峰值时间约40h。因此,水化热—力耦合模型能有效地模拟混凝土箱梁墩顶块水化热剪力滞效应,估计翼缘板拉应力峰值出现的时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开裂。  相似文献   

19.
以长沙市洪山大桥塔梁墩固结节段模型试验为基础,通过对模型的简化,给出了在轴力作用下剪力滞效应的解析解,并用模型试验进行验证;最后应用空间有限元方法分析大悬臂钢脊骨粱在轴力和弯矩作用下剪力滞效应,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此方法将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技术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控制系统中,同时针对APF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计算时延问题,引入了一个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补偿了系统滞后,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特性,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