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来自美国中西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来到纽约的美国西部青年盖茨比追求爱情、渴望发财、梦想破灭的生活经历。小说在人物背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题材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了西部文学的特征:作家与其塑造的书中主要人物均具有西部文化背景;故事富有西部浪漫传奇的色彩;塑造了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的牛仔式人物盖茨比的形象;采用了西部文学的欺骗故事的题材。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审美价值,试图从情节、环境、人物、语言和风格五个方面对小说的审美价值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孙犁的《荷花淀》与茹志鹃的《百合花》同为战争题材小说,虽创作年代、背景不同,但作品风格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两者同中有异,细读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基于不同的性别经验造成的审美感受和认知,使文本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话语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五色石》是清初的拟话本小说。从书中作者的自序到故事情节等都可以看出此书当时的教化功用,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拟话本小说的娱乐性,在题材选取、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结构布局、细节描写等方面均有一番特殊的处理,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也使得此书在同时期同类作品中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5.
《双城记》是狄更斯以18世纪法国革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借助于意象巧妙地突出主题、揭示人物性格,通过得伐日太太的编织,将所有人物、情节串联起来,并借此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家莫言和美籍作家赛珍珠同为以描写中国题材见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在题材、人物、主题、形式等方面双水分流,各尽其妙。两位作家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都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红字“A”作为贯穿小说《红字》始终的一条红线,连结起小说中主要人物,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红字A对主角的象征意义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8.
读到韶关实力派作家李锋的长篇小说《残血》,十分欣喜。以“文革”为题材的小说在当代不在少数,但各有特色。《残血》以湖南某地发生的真人真事为原型,以近乎夸张的手法、浪漫的想象、浓郁的地方色彩描绘了一幅魑魅人生、魍魉世界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本质的思考。小说有几个特点:一、情节离奇。小说的情节近乎民间传奇,很多情节的发展与转折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整部小说充满了情节上的张力,引人人胜。二、手法多样。夸张的情节、浪漫的想象、魔幻般的情境。如果把小说比音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潜伏》的原小说出发,通过对小说文本的阅读以及电视剧呈现的观摩进行系统性比较与分析,研究与论述了《潜伏》的改编策略:对原作进行强力阅读,调整原作人物设定,对原作人物关系做加法,强化原作主线,膨胀情节密度,最后升华原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明代章回小说中的韵文从功能上可分为体制性韵文与非体制性韵文。前者如回前诗词及正文中以“正是”领起的诗歌,有不少引自《明心宝鉴》《锦绣万花谷》等类书,以及《唐诗品汇》《唐诗鼓吹》等总集。后者如说理诗词,人物诗赞,描述事物或风景的诗、赋以及小说人物所作或所唱的诗、曲,有不少引自《事林广记》《锦绣万花谷》《事类赋》等类书,以及《诗纪》《词林摘艳》《雍熙乐府》等诗歌、散曲总集。类书、总集中的韵文为明代章回小说中的韵文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提高章回小说的文化地位;具有议论说教以及情节分段的结构功能;是章回小说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也是章回小说中人物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它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闺怨”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闺怨”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金瓶梅》、《林兰香》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闺怨”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2.
海岩小说敢于触及问题,直面人生,揭露人性的脆弱;他从不同人生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共同的题材不会给人雷同的感觉;他的作品跌宕起伏,但狂澜深藏,而且情节推进发展不可预见。因此,他的小说受到读者和影视制作业的欢迎,小说的文学价值带来了最大化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以《北极村童话》为代表的早期小说基本属于故乡题材小说,从90年代初开始,迟子建的小说题材日趋扩大,由从前单纯描写故乡风情逐渐转向关注都市社会,风格也由单纯明净趋向浑厚成熟;题材的扩大没有改变迟子建的文学理想,在小说中建构温情与爱意的家园是她对理想的执着坚守;迟子建的小说包含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她笔下人物浓郁的忏悔意识体现了最丰富、最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乡土小说"向"农村小说"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期的“乡土小说”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从经济形态之别和基本主题与题材转换,社会关系之别和基本场景与情节转换,价值体系之别和主要人物与主导风格转换这三方面论述“乡土小说”向“农村小说”转换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乱世风云     
故事背景文字MUD游戏《乱世风云》的大部分人物,机关,情节设计都取自于古龙的小说。风云继承了古龙小说的特色:意境深沉,幽远,富有诗意和哲理,情节“奇”,“险”兼备,  相似文献   

16.
五星级作家:金庸把金庸列为五星级好像有一点委屈了。金庸的武侠格局庞大,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为古今武侠的绝唱。著名的有《大漠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六部小说,没有一部人物情节有雷同的,作品少,质精精。古龙占龙是一个多产型的作家,一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意味很强的讽刺小说,在讽刺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服饰描写,本文主要从男性服饰,女性服饰和特殊人群的服饰进行分析,展现明代服饰的风貌。这些服饰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使《儒林外史》具有史料价值,甚至还对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外显人物的身份和地位,突显小说的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电影经验无以尽数,小说杰作中富于张力的人物和戏剧性情节,是电影的天然材质。尽管小说《香水》的人物与情节精彩不凡,不过,因其灵魂是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嗅觉对象,是飘渺于空中的微细介体,电影如何呈现,是包括不少著名导演在内的艺术家都认为不可拍摄之为。导演汤姆·提克威跨越怀疑与禁忌,与摄影师和作曲家一道,将香氛以感觉转换的形式,诉诸我们的视觉和想象,最终完成了一部优秀小说的电影旅程。  相似文献   

19.
鬼神文化对《三国演义》的深刻影响在小说的历史观、人物塑造、情节描写等方面都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中多有人为灾害的叙述,如劫掠事件、杀人纵火事件、官吏的恶霸行径、公门之人恶行、官员的强权欺压等,灾害的施予者或为梁山人物,或为恶霸、官吏。小说中人为灾害的叙事,寓示了创作者的理念,从中亦可见小说情节详略安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