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区域人口的合理分布等提供依据.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展示窗口,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其现代化的需求、密集的人类活动、快速的结构性增长和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对郑州市生态系统的威胁很大,可持续发展压力大.本文借助能值理论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能值为量纲,统一度量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状况.郑州市的实例应用显示,近几年郑州市城市发展迅速,但环境压力很大,可持续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将健康概念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中研究,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评价和辨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极具现实意义.文章以宁波市生态系统为例,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所上升,但健康改善程度并不显著.主成分投影法从时间上较好地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走势,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免疫学原理构建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免疫学模型,建立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圳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1996—2008年深圳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先降后升,压力则呈上升趋势,承载力的变化与压力增长呈现相互交织变化状态,压力的持续增加有超过城市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为本,在1996-2002年大量基础数据支持的基础上,设置了开封市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按四个层次分别对开封市进行了详细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钟业喜  彭薇 《江西科学》2003,21(3):253-256
对生态系统健康概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在健康含义的区别,指出前者在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后者则在于其结构的合理性。初步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其相关特性,并指出实现城市可持续良性发展是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途径。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套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内含出发,鉴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选择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人群健康状况五个评价要素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各指标要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南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7个城市之间生态系统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合肥及沿江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较好,两淮地区、蚌埠、安庆等工业城市次之,皖南地区及皖北宿州等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欠佳.  相似文献   

8.
唐山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支撑力与压力的相对变化趋势来表达城市生态系统维系其健康水平的能力.计算了唐山市2000-2006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唐山市基本上处于一种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同步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生态化转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趋势.以郑州市为例,依据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郑州市2000-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进行综合评价,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低碳生态发展远景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综合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0.9818.同时,对比分析郑州市2000年与2009年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成绩与不足,并运用SPSS提取主成分,分析影响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郑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从结构功能、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动态变化3个方面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对贵州省9个城市进行实例研究.评价结果表明:铜仁、兴义和都匀3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处于不健康等级,贵阳、遵义、毕节、安顺、凯里和六盘水6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处于亚健康等级.各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排序为:遵义贵阳毕节凯里六盘水安顺兴义都匀铜仁,这与各城市实际情况大致相符,该评价结果可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DPSIR模型的原理,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5个方面建立衡阳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衡阳市2004--2008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的总体健康状况2004年处于病态状况,2005--2007年处于不健康状态,2008年处于亚健康状态,衡阳城市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河岸带为例,分析区域内人类需求和河岸带的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物质产品生产和景观游憩是影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按照综合评价值将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5个等级,即优、良、中、差、很差,研究区综合评价指数为0.69,处于中等.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场调查内容,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障碍度评价——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内涵,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等5个方面选取28个指标,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南宁市为例,借助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及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对其2006—2012年的生态系统健康及其障碍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南宁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断好转,经历了由不健康到健康(2012年)的演变过程,但要达到很健康仍需做出更大努力;人口预期寿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GDP、万元GDP水耗、万元GDP能耗、婴儿死亡率等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的主导因子;从子系统看,城市服务功能不足是制约南宁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从单指标因素看,环境保护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均水资源、人均GDP、城市人口密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台数是制约南宁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根据上述结论,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南宁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厦门市营商环境改善成效显著并逐渐成熟,在企业开办、项目建设许可、跨境贸易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厦门模式”。然而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厦门市在市场化程度、保护投资者、处理企业破产、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还有差距,当前已经很难从某个局部某项指标或者仅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进行改善。厦门市应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采取提高认识、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改善营商流程、发挥自贸区作用、建立高效生态机制等措施,促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以形成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径,推动厦门市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基于GIS分析技术,得到了济南市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一级分区以集水区水文条件3大水系为依据,分别为黄河水系、小清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划分3大流域外加城区组成.二级水生态分区则以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为主导因子.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则反映二组分区内功能差异,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维持、水环境支持、水资源支持4项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叠加方法,按主导功能类型完成流域内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相似文献   

16.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构架的基础上,寻求生态系统健康整体性评价的合适指标.根据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和指标筛选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湖泊生态系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湖泊生态特征、自然功能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中筛选出23项指标,并给出每个指标的量化标准,得出了适合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一个由目标层、子系统层和评价指标层构成的3层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协调度的定义、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运用综合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并据此对郑州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做了量化分析,结合郑州的市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战国 《河南科学》2014,(6):975-979
郑州市在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中居中心地位.随着我国经济重心西移,郑州市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凸显.构建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是大势所趋.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是制约郑州中心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其根源在于城市空间框架小、组织结构不合理.应坚持提升中心、强化核心、放活外围,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目标定位,加快打造"多中心"大郑州都市区和"多核心"大郑州都市圈,重构一体化中原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