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睡眠剥夺对脑认知和脑电复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睡眠对大脑功能的影响,考察了正常睡眠与睡眠剥夺情况下脑认知能力的变化,分析了两种状态下自发脑电和事件相关电位复杂性的差异.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幅度反映不同状态下的脑认知能力,采用小波熵方法分析其复杂性.实验采用数字脑电图仪记录19导脑电信号,用OB序列诱发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发现,睡眠剥夺组的靶刺激反应时间明显增长,而P300幅度显著降低、潜伏期明显增加;小波熵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睡眠组比较,睡眠剥夺组自发脑电的256点小波熵和事件相关电位的32点小波熵均值都显著降低.故得出结论:睡眠剥夺对人的认知和脑电复杂性均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睡眠对维持大脑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新手妈妈应该深有体会,轻轻晃动摇篮,宝宝更容易入睡。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觉得在吊床上小睡格外香甜。难道摇摆运动真的有助于睡眠吗?两篇于2019年1月24日刊登在CurrentBiology上的论文不约而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18名志愿者进行睡眠监测后发现,在摇摆模式下睡觉的志愿者入睡更快,且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更长、睡眠更深。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摇摆运动可让志愿者的大脑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产生特定的脑振荡,同步丘脑和大脑皮层中的神经活动,优化睡眠。在另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的团队发现,摇摆运动也能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3.
A: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人体睡眠周期说起。人体每晚的睡眠是由两个时期——NREM睡眠(非快速眼动期)和REM睡眠(快速眼动期)交替组成。人从NREM期入睡,经历4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其中第3和第4阶段是整个睡眠过程中睡眠程度最深的时期,也被称作慢波睡眠(SWS),这是人体恢复能量和体力的时期,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阶段。NREM睡眠期大概持续70~90分钟左右,接着进入REM睡眠期,在此期间,大脑对白天或者更早以前的事情进行整理和巩固,模拟白天的直觉体验,将角色、场景、情感以及语义信息等组合在一起,产生梦境中的情景片段。  相似文献   

4.
正入睡时间长,夜间易醒,难以通过睡眠来恢复精力……失眠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对于大脑来说,睡眠是最高效的放松方式,其质量影响脑脊液清理脑部堆积垃圾的效率。然而,当下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从8.8小时降至6.5小时。不少人遇到了睡眠障碍,或入睡时间长,或难以维持睡眠,或无法通过睡眠来恢复精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改善体育类大学生睡眠的效果,以寻找简单有效的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方法;方法将47名睡眠状况不佳的体育类大学生分层分为放松组(n=24)和足底按摩组(n=23)。放松组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足底按摩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1个月后,两组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袁评定;结果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放松组和足底按摩组PSQI总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放松组入睡时间评分低于足底按摩组,而足底按摩组睡眠时间评分低于放松纽;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足底按摩这两种护理方式都有益于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但前者对于缩短入睡时间作用明显。而后者对于延长睡眠时间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白天疲倦等。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某一女大学生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失眠的原因、治疗失眠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咨询的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睡眠生理信号采集难度大、睡眠分期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变换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脑电睡眠分期模型。首先使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睡眠脑电的时频图;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从脑电信号的时频图中提取睡眠相关的脑电特征,作为单个睡眠片段的分期依据,再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进一步提取睡眠片段之间的状态转换规则;最后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特征、规则与睡眠阶段的映射,使用数据扩充和两步训练法训练模型,削弱数据不均衡的影响,完成连续片段的睡眠分期。采用SHHS公开数据库的5 793名被试者的睡眠脑电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睡眠分期准确率达到85.82%,整体F1达到78.39,Kappa系数达到0.799,和现有方法相比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采用特异的药效学跟踪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对小白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作用的实验及对小白鼠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安眠制剂4组对小白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作用实验表明,该药能使小鼠入睡鼠数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小白鼠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药使小鼠入睡潜伏期缩短,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2个实验的观测,安眠制剂4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即按照将其中1味中药先提取挥发油后,残渣同其余2味中药加水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约200mL,再加入已提取的挥发油的工艺研制的制剂能使小鼠入睡鼠数增加,使小鼠入睡潜伏期缩短,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提示此工艺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3,(1):36-36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睡眠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睡眠的长短,而是取决于睡眠的质量。那么,何时入睡才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呢?答案是:晚上9~11点,中午12~1:30,凌晨2~3:30。究其原因,与睡眠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有关,即与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的关系密切。人在入睡后,首先步入的是慢波睡眠,持续时间一般在8~120分钟左右;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维持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此后又回到慢波睡眠中。整个睡眠中如此反复转化约4~5次。越接近觉醒,慢波睡眠越相对缩短,快波睡眠则越相对延长。人可以从慢波睡眠或快波睡眠中直接醒  相似文献   

10.
EEG、MEG是研究脑神经生理活动的影像技术.应用加权残值边界元法,针对球脑模型和卵球脑模型,计算了脑皮电位势和脑外磁场,对不同脑模型、偶极子参数下电位势图像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电位势和磁场在偶极子位置变化时的相对差.结果表明:偶极子位置对电位势峰值有明显影响,脑模型的选取对脑外磁场强度求解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静息态和睡眠剥夺下分别获取了人脑f MRI数据,通过小波变换提取功能磁共振的时间序列,计算人脑116个脑区的相关性,发现在睡眠剥夺下人脑功能连接相较于静息态下有明显的变化,连接强度、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网络效率、小世界特性都有明显的变化;睡眠剥夺下脑区点效率变化在大脑脑区的激活增强居多,大脑激活补偿增强,而在小脑脑区点效率减弱比较明显,且影响小脑脑区数量相对于大脑更多,这表明睡眠剥夺对小脑影响比大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藏药复方三味豆蔻汤散水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观察了三味豆蔻汤散水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的影响、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影响以及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影响.结果显示小鼠自主活动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三味豆蔻汤散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5),其镇静效果明显;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中、高三种剂量三味豆蔻汤散均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P 0. 05),能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P 0. 05),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 0. 05),且中剂量效果最好.表明藏药三味豆蔻汤散水提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利用阈值化概念,本文提出了脑磁场源定位分析中的一种降噪方法。用本方法对实验中所检测的由声音产生的脑磁信号进行处理,降噪效果明显,定位精度由几十毫米提高到几毫米,尤其在对原始信号进行低次数平均的情况下,本降噪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利用阈值化概念,本文提出了脑磁场源定位分析中的一种降噪方法。用本方法对实验中所检测的由声音产生的脑磁信号进行处理,降噪效果明显,定位精度由几十毫米提高到几毫米。尤其在对原始信号进行低次数平均的情况下,本降噪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低频调制磁场对脑电节律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细胞Ca2 内流及脑内5 HT、NE、DA等神经递质的变化影响了神经细胞放电速率,从而影响脑电节律.为揭示低频调制磁场对脑电节律产生影响的微观作用机理,检测了Wistar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电镜下观察了其神经突触形态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低频调制磁场作用引起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 羟色胺(5 HT)释放显著增加(P<0.05),并观察到大鼠神经细胞内钙颗粒及释放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数明显增加,提示低频调制磁场对人脑电节律的影响机理是其改变了Ca2 内流及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6.
睡眠过程中的脑电信号时间序列具有复杂的波动性特点,为了研究不同睡眠时期脑电信号的分形特征,运用多重分形去势波动分析的方法对5例受试者的整夜睡眠脑电信号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睡眠脑电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而且是多重分形过程.不同的睡眠时期广义赫斯特指数不同,随时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趋势一致.醒期的脑电信号广义赫斯特指数最大,REM期介于睡眠一期和二期之间,其他各期随睡眠的加深逐渐增大.为睡眠脑电信号动力学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物钟(人体内的天然时钟)是指隐藏在人体内的生物时间表,它会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应休息、睡眠,什么时候该活动、工作。人体内的生物钟以24小时为1个周期,这与脑内松果体功能独特的感光器有关。当天变暗时,分泌褪黑激素,引导人入睡;天亮时,又会停止分泌,以使人兴奋和活动。人体内的生物钟有"日钟"和"年钟"两和服。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世界》2007,(12):76-76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观察到牛蛙有睡眠现象。科学家对两硒动物的睡眠研究很少,但是已经知道有些种类是有睡眠现象的,比如虎纹钝口螈、古巴雨蛙和蟾蜍等。蝾螈和蟾蜍在睡眠时脑电活动发生相虚改变。雨蛙在睡眠中受到刺激时懒得跳起,蟾蜍在睡眠时眼睛是闭着的,头位下降。  相似文献   

19.
磁刺激促进睡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磁刺激促进睡眠的方法,据此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这种磁刺激能有效地影响,调节脑电活动,促进睡眠(P<0.01)。  相似文献   

20.
<正>澳大利亚墨尔本默多克儿童研究所日前报告说,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中,有70%因为睡眠不佳导致症状更严重,对作息稍加调整就能收到明显效果。如果作息变得规律,患儿入睡更容易,睡眠时间更长,白天的状态比较好。研究人员说,人体生物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果设置一套睡前流程,比如先刷牙后读书,然后再睡觉,身体适应后会因为做这些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