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受到俄国学者巴赫金的启发,朱莉娅·克力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任何一部作品里的符号都与未在作品中出现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文本都与别的文本相交织,每一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折射,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互相参照,彼此牵涉,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从而构成文本过去、现在、未来的庞大辐射体系和文学符号的演变过程"许多学者如罗兰·巴特、德里达和哈提姆都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多层次的界定和分类。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互文性理论的提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中国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丰富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的提出要求译者将文本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传统中加以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和内涵。本文拟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雁"这一意象的翻译,从而进一步证明将互文性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自古传称,词为诗余。诗求雅求韵,词又何尝不是。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也就是说,词在文学中是另一种学问。每一阙词,大都有其出处,或是典故,或是首曲。诗词翻译更是翻译中难以攻克的堡垒。本文将取李清照的《声声慢》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从词牌名、文化意象、音韵、形式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诗词翻译译事虽难,但只要译者心有诗意,原文的生命就将延续。  相似文献   

3.
翻译难,翻译批评亦然。翻译批评与文学批评一样,如今正在呼吁建立新的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以便推进其健康地发展。借助王宏印教授以诗歌翻译为模式新建的文学翻译评判的六条标准,从体制、诗味、语言、文化、倾向和风格六个方面对《声声慢》的三种英译文进行评析,以期获得规范、系统、合理的评判,从而更好地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犹如“带着脚镣跳舞”,要在既定形式下跳出最美的舞蹈。由此,以《声声慢》为例来分析,认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基本单位,进行诗歌翻译时,应注意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5.
自古传称,词为诗余。诗求雅求韵,词又何尝不是。李清照说:"词别是一家",也就是说,词在文学中是另一种学问。每一阙词,大都有其出处,或是典故,或是首曲。诗词翻译更是翻译中难以攻克的堡垒。本文将取李清照的《声声慢》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从词牌名、文化意象、音韵、形式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诗词翻译译事虽难,但只要译者心有诗意,原文的生命就将延续。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创构了以情感为主导、以原型意象为主体的同场共振结构,体现了当下意象和回忆意象、写实意象和象征意象有机结合,表现了词人国破夫亡,自身憔悴的深哀巨痛,感情极其浓厚又极其悲凉。  相似文献   

7.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对这句话的理解,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中并未作详尽的注解。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同版本的解释。有的解释为“庭院里黄花遍地盛开,惟独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如今谁还有心思游赏采摘”;有的解释为“满地黄花零落堆积,凋零憔悴,如今有谁和我一起采摘”。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20,(3):19-26
莫言《丰乳肥臀》英译本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于2004年由纽约拱廊出版社发行。发行伊始即引起重视和各界论者的广泛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华盛顿邮报》专职书评人乔纳森·亚德利的书评以及一位印度女性读者在亚马逊旗下的在线读书俱乐部Goodreads网站上发表的书评,俄罗斯汉学家叶果夫翻译《丰乳肥臀》俄译本则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2013年方才由圣彼得堡安芙拉出版社发行。俄罗斯文艺报刊《新世界》(《Hoвыймир》)主创者之一СергейКостырко撰写的《生活生理学》以及亚马逊网站上的一篇普通读者《一部宏伟的史诗》书评,因其精辟入里,被叶果夫转引在了东半球论坛上。本文便是对上述四篇书评的选译。  相似文献   

9.
王莉娟 《科技信息》2010,(28):I0167-I0167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是婉约派的一位代表女作家,所作词,前期多写其闲适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在她的词作中有一首风格特殊的《渔家傲》,展现了她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另一面,是她唯一的一首豪放词,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相似文献   

10.
梁四琼 《科技信息》2010,(12):148-148,150
《简·爱》是由一位女作家著述反映女性抗争命运的小说。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自由和平等敢于向社会和世俗挑战的平民女性形象。文学翻译是艺术性的再创造。本文力图通过两个译本,分析男女两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女性意识的传达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自1809年首个英译本问世至今,已经产生了29个全译本。本文结合史料,对这些译本和译者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在南归之初,仕途顺利,升迁迅速,在乾道年间与当政的南宋名臣虞允文关系良好,受到虞允文的重视和提拔。辛弃疾十分关注南宋在淮南地区的抗金防务,并多次上疏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上述缘由,辛弃疾在乾道八年(1172),被时相虞允文选任为淮南边防要地滁州的知州。他在知州任上励精图治,政绩卓著,还兴建了奠枕楼,以纪念滁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新面貌。词作《声声慢》(征埃成阵)创作于奠枕楼竣工后,其寓意是表达词人心中的喜悦,而不是对投降派的讥讽。  相似文献   

13.
《良宵》是刘天华先生于1928年的除夕夜即兴创作的,原名《除夜小唱》。是一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二胡独奏曲。全曲动听,豪不张扬,感爱最深的是它的祥和。在娓娓道来的平静中,能深切感受到流淌于心底的幸福和希望。《良宵》并不是欢闹的曲调,却比欢闹更加有内涵,那种文人所特有的委婉含蓄,向我们真切阐述了更加深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比较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开头部分四个中文翻译文本,根据亚·泰特勒的翻译原则,可知翻译文本与原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翻译文本在多数情况下很难与原著一致。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堪称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怎样让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传到西方,让欧美国家了解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通过对《红楼梦》霍译本中人名和典故译例的分析来探讨其跨文化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详细记录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而且<诗经>中的爱情诗内涵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杂合"概念解读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指出辜鸿铭的译本体现了一种杂合特征,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在自建《六祖坛经》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对《六祖坛经》中文原本及其相应的黄茂林英译本、德怀特·戈达德(Dwight Goddard)英译本和克里斯玛·韩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英译本的检索分析,发现三个英译本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翻译文本的语际显化特征,但黄译和韩译更倾向于忠实中文源语文本,而戈译则更多地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操纵.三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生活背景以及身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大环境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方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译者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对译本的高频词使用和语句的复杂程度以及译文的可读性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段贝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134-137
《国际歌》有六种汉语译作,这些译作翻译体现出相同、相近、相异的差别,形成这些差异的动因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20.
《孟子》是儒家经典代表之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被译成西方文字后,它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也日益受到西方各界学人的关注,但目前还鲜有学者对《孟子》外译本概况进行梳理。文章就16世纪以来《孟子》的译介和传播作了一番梳理与介绍,对古今中外几百年来的《孟子》20多个外译本进行综合评述,并分析其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