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油源及运移路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研究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油气富集规律,系统收集了三肇凹陷原油地球化学测试数据,根据生物化学标志物特征探讨了朝阳沟油田油气来源;在埋藏史恢复、生排烃史恢复、储层物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盆地模拟软件,应用流体势原理,模拟油气从三肇凹陷到朝阳沟阶地的运移路径。结果表明,朝阳沟油田油气来源于三肇凹陷,通过断层垂向连通作用和砂体侧向输导作用,由南向北运移。朝阳沟阶地北段先行聚集油气,并向南段调整,形成现今油气聚集局面,朝阳沟油田油气富集区是有效运移油气量和圈闭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朝阳沟油田低渗透高粘度和中含水的现状下,产出剖面测井的技术现状和针对低产液井产出剖面测井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提供的朝阳沟油田蒸汽驱试验区的动、静态数据,首先用Petrel软件建立试验区相控地质模型,然后应用CMG软件中的STARS模块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地层平均渗透分别为1×10-3μm2、2×10-3μm2、5×10-3μm2、8×10-3μm2、10×10-3μm2、15×10-3μm2、30×10-3μm2七种方案进行蒸汽驱开采时,蒸汽驱的受效规律。结果表明:水驱油藏转蒸汽驱开发的渗透率下限值为10×10-3μm2。采用连续注蒸汽驱三类区块开发效果最差,连续注蒸汽驱开发仅适用于朝阳沟油田的一类及二类区块。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朝阳沟地区由于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等诸多原因,井斜控制困难,对钻井速度影响很大,严重制约了朝阳沟油田二、三类区块加密调整井的进度,加大开采成本。防斜打快的技术是该区块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也是施工难点之一。问题的存在,说明开展大庆油田朝阳沟地区防斜打快钻井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有效地提高朝阳沟区块调整井的施工水平,保证钻井的成功率,提高钻井的速度和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豫剧三团排演的《朝阳沟》,自1958年搬上舞台之后,就引起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相继出现了大批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豫剧《朝阳沟》研究的发展轨迹与研究成果两方面,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田之所以能够开发,与低渗透油藏中存在的裂缝系统有关,不存在裂缝系统的低渗透油藏一般是不能经济有效地开发的.因此研究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的渗流特性,用等效介质理论,建立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可动凝胶的油藏数学模型.并结合大庆朝阳沟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油田现场实际,优化出油田现场实施的最佳注入方案.  相似文献   

7.
常规原油破乳剂的破乳温度为55-60℃,能够满足原油脱水要求,但生产能耗较高;如果降低脱水温度,采出液破乳难度增加,油水分离速度减慢,脱水效果变差,无法满足低温脱水要求。针对该问题,我厂开展了低温破乳技术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和朝一联现场试验,研制出适合朝阳沟油田的低温脱水破乳剂,降低脱水温度,实现原油低温集输处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物性影响因素。认为压实作用和粘土矿物对孔隙空间的充填作用是导致杨大城子油层物性差的主要原因;杨大城子油层的储层类型主要为低孔、特低孔微渗储层(盖储层)和中孔、低孔特低渗储层(较有利储层),少量为中孔低渗储层(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9.
根据低渗透油田提捞采油生产特点,考虑油层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提捞井均压裂投产的实际,分提捞井注水收效和不收效两种情况,推导出了提捞井产量计算理论公式,能够计算提捞井目前和未来的提捞产量,克服了经验公式需要试井资料且不能预测未来提捞产量的缺陷。通过大庆朝阳沟油田提捞试验区实例验证,给出的理论公式计算误差在5%以内,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评价,给出了提捞采油合理提捞周期的确定方法,计算了不同油价下的合理提捞周期,为油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曹广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107-3110,3115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难点就是注水不足,地层能量得不到有效补充,油井产量下降迅速。提高注水压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最直接的办法,但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注水压力,还应该充分考虑地层、套管、地面设备的承受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强化注水压力界限的研究。本文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点,提出了合理注水压力的确定原则;依据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承压能力计算数学模型,结合压裂施工参数,研究了油层破裂压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朝阳沟油田某区块的具体情况,确定了强化注水压力界限。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田蒸汽驱油注采井距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注采井距蒸汽驱的受效规律。在大庆朝阳沟油田蒸汽驱试验区地质研究基础上,首先用Petrel软件建立试验区相控地质模型,然后应用CMG软件中的STARS模块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注采井距分别为106m、150m、210m、300m、330m、400m六种方案进行蒸汽驱开采时,蒸汽驱的受效规律。结果表明:为了获得较高的油汽比和控制一定的采油速度,减少汽窜发生,提高蒸汽利用率,优化的最佳蒸汽驱注采井距为210m。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多约束条件下断层模型的精确构建,以朝阳沟油田朝84-6井区的地质构造模型为例,结合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多边形投影、深度域地震体矫正、断点矫正三种精细修正断层模型的方法,同时利用深度域蚂蚁体与时间域地震体相结合的方法补充解释小断裂,最终以井震联合较为完善的断层模型作为骨架,精细构建构造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模型较符合原始地震数据体,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弥补了地震解释工作的不足,实现对断层解释的检验和修正。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油气成藏规律对油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在研究沉积相、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油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朝阳沟油田朝84-6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有源储压差控制油气藏规模、构造作用控制油气的聚集与分异、沉积相控制油气藏分布三种因素;油气成藏存在断裂侧向输导斜坡高位断块油气聚集成藏、砂体侧向输导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断裂侧向封闭垂向输导岩性圈闭油气聚集成藏三种模式。该项研究可以为类似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朝阳沟油田Ⅲ类区块井网经过两次加密调整和重复压裂, 部分储层仍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 油水井措施效果差, 剩余油采出程度低。考虑到对压裂缝扩展条件及非均质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 通过测井与地震联合的手段开展油藏三维地应力场建模, 以弹性理论为基本依据, 预测非对称压裂缝全缝长扩展情况, 提出“相对应力”和“改造因子”概念, 给出相对应力?改造因子非线性经验关系式, 划定形成填砂裂缝的相对应力值范围, 并据此判断储层压裂后改造规模情况。研究结果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开发层系的选定, 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程度将起到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朝阳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需要设置的监测位点和预警阈值进行了研究.结合朝阳沟特大桥的实际情况,经过对全桥力学特性、影响线和最不利位置荷载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了该桥健康监测系统需设置的监测位点,提出了用于计算结构响应监测预警阈值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将外部环境荷载的影响考虑进去,因此通过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构响应监测预警阈值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该桥的结构受力安全.本研究可为同类桥梁的健康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更正声明     
正2014年度本刊第9期上刊登郑剑南"从文化产业创新看文化精品创作——豫剧《朝阳沟》研究述评"作者单位"上海戏曲学院"应为"上海戏剧学院"。特此更正。2014年10月19日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归一化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根据大庆朝阳沟油田提供的十块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首先将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两种类型的归一化相对渗透率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两种类型的无因次采液指数和含水率关系曲线,并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区块中,对其开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符合第一类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区块提液能力有限;符合第二类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区块含水率高于50%以后可以提液,最大提液幅度为初期产液量的1.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电磁流量计在注聚剖面测井上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研制的电磁流量计,由于具有测量精度高、量程范围宽及测试结果不受测量介质粘度、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影响,应用非常广泛。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油田开发后期主要采用往地层中注入高粘度聚合物溶液的方法,因此准确了解各层聚合物注入量十分重要。中文介绍了石油测井用电磁流量计测量原理、结构、工作方式及在注聚井中应用情况,井对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混源油气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识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松辽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混源油气的运移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油和成熟油的混源现象较为常见,应用不同的成熟度指标可以识别这种情况。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轻质油,自东向西进入塔中1油田、塔中4油田、塔中4油田为双向供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油田都已经引入了新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油田的生产效率。其中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开采中对油井的测试精度,特别是在测试有效储层这方面,能够准确的得到油储层的电阻率。按照电阻率的要求计算出油层表面沙层的厚度,提高的计算的准确性,也弥补了以往测试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油田的开发生产效率。该文主要研究薄层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油田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