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均相法对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树脂进行了羟基改性研究。文中考察了反应温度θ、反应时间t、碱与二元氯 -醋共聚树脂的质量比、溶剂甲醇与二元氯 -醋共聚树脂的质量比、加料方式等因素对三元共聚物中羟基含量的影响。在t=5h,θ=40℃ ,ω(NaOH) :ω(氯 -醋二元共聚树脂 )=0.012:1,ω(甲醇 ) :ω(氯 -醋二元共聚树脂 )=1:3.5,R=300r/min的条件下 ,可得到与进口产品———美国UCC公司VAGH树脂组成接近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2.
以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原料,对醇解时间与酯基转化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氯醋树脂、甲醇、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2:0.01比例下,50℃反应4.5 h,可得到转化率为90%的氯醋树脂醇解物.并用红外谱图表征了产物中羟基的存在,用润湿角表征了醇解物亲水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VC-VAc)为原料,氢氧化钠/甲醇为催化剂,对其进行羟基化,经雾化、沉析等处理,得羟基氯醋树脂微粉;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醇解产物的组成、平均粒径、微观形态等进行了表征.以该微粉为改性剂对无溶剂冷硫化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进行改性,研究了羟基氯醋树脂中乙烯醇链段摩尔分数、粒径和用量等对浇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乙烯醇链段摩尔分数约6%、质量分数为10%、数均平均粒径为16 μm的的羟基氯醋树脂微粉,可使填充改性后的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石河子中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生产的氯醋产品是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二元共聚树脂。由于第二单体的引入,该树脂软化温度和熔体粘度较低,加工  相似文献   

5.
<正>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简称氯醋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的氯乙烯类共聚树脂,也是最重要的一种,1929年由美国和德国生产。该树脂溶解性较好,软化点和熔体粘度较  相似文献   

6.
彭兵 《石河子科技》2015,(3):54-56,59
以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悬浮聚合工艺为基础,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醇解剂和碱,实现非均相体系中一步法工艺完成树脂的合成及醇解过程,制备羟基改性氯醋树脂。探索了醇解剂的选择、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加入方式等对醇解反应的影响,在聚合温度62.0℃,醇解剂乙二醇与碱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95%,得到羟基含量为2.15%的羟基改性氯醋树脂,同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PETG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二甲醇酯(PETG)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EG)和1,4-环己二甲醇(CHDM)共聚而成的共聚酯。其制备方法为,单体在170-210℃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然后在260-300℃、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高真空中缩聚而成。通过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和广角X-衍射(WAXD)分析了它的结晶性与热性能,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的测试结果中得到EG/CHDM的投料比与共聚物中的实际比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引发—转移(inifer)技术[1],首先合成α,ω-端氯基遥爪聚异丁烯(Cl-PIB-Cl),再以它为大分子引发剂,AlEt2Cl为共引发剂,对-甲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对-甲基苯乙烯、异丁烯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以端氯基聚异丁烯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对-甲基苯乙烯聚合,制得的产物是PPMS-b-PIB-b-PPMS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紫外方法测定了共聚物中对-甲基苯乙烯的含量,两者结果相一致,并且产物的分子量及组成比与预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采用过硫酸铵引发环氧琥珀酸(ES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二元共聚,得到ESA/AMPS共聚物。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ESA/AMPS共聚物的阻垢性能,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元素分析仪对ESA/AMPS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形成的CaCO3垢样的形貌和晶形进行了观察。得到了合成ESA/AMPS的最佳条件:m(MA)∶m(AMPS)为6∶1,共聚时间和温度分别为2h和75℃,过硫酸铵占MA与AMPS的质量和的10%,此时ESA/AMPS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0.
超声辐射法合成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助剂下超声辐射合成共聚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采用超声辐射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在不加引发剂和没有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合成AM/AM PS共聚高吸水性树脂(PAMA)。初步探讨了树脂的吸液能力、吸水动力学及反应机理,并借助FT IR、SEM、DSC-TGA对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辐射法合成的树脂具有较好的反复吸液能力,树脂吸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DSC-TGA分析证实所合成的二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与给电子单体醋酸乙烯酯(VA)、受电子单体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分析共聚物的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定了共聚物的结构,该螺环单体能与VA很好共聚,共聚物的组成比和产率受温度的影响。当与MA、AN共聚时,投料比影响共聚物产率,而不影响共聚物组成比。通过对CT络合物研究,探讨了共聚反应机理。对取代基影响共聚活性,共聚物结构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测试了氯乙烯(A)-β-丙烯酸羟丙酯(B)二元共聚物的~1H—NMR谱图和~(13)C-NMR谱图,并对两种图谱进行了归属。利用它的~1H—NMR谱图计算了二元共聚物的组成;利用它的~(13)C—NMR谱图中两个-CH_3峰的面积比计算了β-丙烯酸羟丙酯中两个异构体参加共聚的比例,得出两种异构体的反应活性是不同的;还利用~(13)C—NMR谱图计算了该共聚物的链区交替数目R及数均长度nA和nB,指出该二元共聚物为嵌段型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3.
以键合有β-环糊精的硅胶为手性固定相,对2-(9-蒽基)-2-羟基乙酸及其3种衍生物2-(9-蒽基)-2-甲氧基乙酸、2-(9-蒽基)-2-羟基乙酸乙酯和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的外消旋体进行薄层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当以环己烷/丙酮/甲醇(V:V=3:2:1)为展开剂时,两种酸的相对比移值分别为8.47和12.57;以甲苯/氯仿/丙酮(V:V=5:2:1)溶剂系统作为展开剂时,两种酯的相对比移值分别为9.25和20.81.  相似文献   

14.
以丝氨醇为原料,首先对丝氨醇的氨基进行保护然后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合成2-苄氧酰胺基三亚甲基碳酸酯(CAB)环状单体,研究了二乙基锌(ZnEt2)和辛酸亚锡(Sn(Oct)2)2种催化剂对CAB聚合的催化活性,然后选用Sn(Oct)2为催化剂催化CAB与丙交酯(L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mPEG)、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TMC)的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潜在氨功能侧链基团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如聚酯-聚碳酸酯的二元共聚物及聚酯-聚碳酸酯-聚醚三元共聚物等.  相似文献   

15.
考虑随机系数代数方程Fn(ω ,t) = 0 (ω) + 1(ω)t +… + n - 1(ω)tn- 1=0 ,其中 i(ω)服从标准正态分布且相互独立 (i=0 ,1,… ,n - 1) ,令ENF(ω)表示Fn(ω ,t)的平均实根个数 ,证明了ENF(ω) <2πlnn - 2nπ- 1806 31πn2 +1.2 372 771,且改进了骆振华、汪明瑾等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证明了如下结果(1)如果X=Пσ∈Xσ是|∑|-仿紧空间,则X是正规弱θ-可加空间当且仅当F∈[∑],Пσ∈FXσ是正规弱θ-可加空间.(2)设X=Пi∈ωωXi是可数仿紧的,则下列三条等价X是正规弱θ-可加的;F∈[ω]ω,Пi∈FXi是正规弱θ-可加的;n∈ω,ПinXi是正规弱θ-可加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自制的双锂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两步法合成出线型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PSI-PIB-PSI)。采用1H-NMR研究了微观结构及共聚组成,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聚合物的形态,动态粘弹性仪(DMTA)对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四氢呋喃与活性中心锂的物质的量比(R值)为60时,可实现异戊二烯-苯乙烯(I-S)的无规共聚;TEM图表明聚合物PSI-PIB-PSI为两相结构,且随着苯乙烯(St)的含量的增加,相分离现象明显;当PIB/PSI的嵌段质量比为1/2,苯乙烯的质量分数为27%~28%时,该线型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造血模型正平衡解的全局吸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得到造血模型dN(t)/dt=-δN(t) βθ^nN(t-τ)/θ^n N^n(t-τ),dN(t)/dt=-δN(t)-βθ^n(t)/θ^n N^n(t) 2βθ^nN(t-τ)/θ^n N(t-τ)e-π,正平衡解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这里δ,β,θ,r,τ∈(0, ∞),n∈(0,1]。  相似文献   

19.
一 2V主副连杆机往复惯性力的分析 (一) 符号及公式曲轴转速 n 转/分曲柄角速度ω=πn/30 1/秒曲柄与主缸中心线的夹角 a_1=ωt 度曲柄与副缸中心线的夹角 a_2=a_1 γ度曲柄半径 R 厘米 V型夹角 r 度主连杆长 L 厘米连杆比λ=R/L 主缸往复质量 m_1 公斤-秒~2/厘米副缸往复质量 m_2 公斤-秒~2/厘米主缸的往复惯性力  相似文献   

20.
一类具时滞的Lotka Volterra系统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涪陵师范学院数学系,重庆涪陵408003)1 引言生态系统的持久性与全局渐进稳定性是受到学术界重视的问题[1~4].本文研究如下一类Lotka Volterra时滞系统: x1(t)=x1(t)[b1(t)-a1(t)x1(t)-d2(t)x2(t)-d3(t)x3(t)], x2(t)=x2(t)[-b2(t)+k2(t)∫0-τ1μ1(θ)x1(t+θ)dθ-a2(t)x2(t)-a3(t)x3(t)],(1) x3(t)=x3(t)[-b3(t)+k3(t)∫0-τ2μ2(θ)x1(t+θ)dθ-e2(t)x2(t)-a3(t)x3(t)].这里bi(t),ai(t),(i=1,2,3),di(t),ei(t),ki(t)(i=2,3)是连续函数,且有正的下界和上界.μi(s)(i=1,2)是[-τi,0]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