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徧行堂集》是澹归和尚(1614-1680)所作的诗文集。乾隆"寓禁于征"是导致《徧行堂集》文字狱案发生的原因。南韶连兵备道李璜并非该案的举报者,而是赴丹霞山别传寺实施"屠、逐寺僧,椎碑、毁塔"的始作俑者。《徧行堂集》案牵涉甚广,"株连僧俗五百人"。这不是偶然的个案,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与钳制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而施行的文化专制手段。  相似文献   

2.
<宗鉴堂法帖>六卷,集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之丛帖,清雍正三年乙巳(1725)摹刻,匡山(江西庐山)金轮(姑音)辑,慈水(浙江慈溪)王文光(字公亮)摹勒,近人容庚<丛帖目>第四册卷十八著录.据原石可知,本丛帖山两部分组成,即<右军六十帖>(晋王羲之书)三卷和<大令鹅群帖>(王献之书)三卷,各卷隶书题首,正书标臀卷次,卷首加钤"宗鉴堂"朱文椭圆章.  相似文献   

3.
蔡希周兄弟事迹与《丹阳集》成书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丹阳集>是盛唐时期润州(治地今江苏镇江)籍诗人的诗歌总集.蔡希周是<丹阳集>诗人之一.论者对<丹阳集>成书时间推断有误,对蔡希周事迹也了解不够.据"蔡希周墓志"考证其事迹,进而考证<丹阳集>成书当在天宝元年(742年)、二年间,尤可能在天宝元年.  相似文献   

4.
刘应李是宋末元初福建建阳知名学者,因没有诗文集传世,诗文少见流传.其所作文章现在可以考知者共计6篇,其中刘应李所编<翰墨全书>录有5篇,<经义考>录有1篇.  相似文献   

5.
李孟春 《奇闻怪事》2009,(5):110-111
"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暴露出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的不足.作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仅自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它还与<保密法>、<档案法>等上位法存在冲突,因此需要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但更重要的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构建和谐人心、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新视角出发,对郭店楚墓竹简<五行>做出了新的诠释.认为<五行>的主题是通过对德与善的探索试图建构一种将五种社会道德规范(即"五行")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即"五行型于内")以及将人们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的道德体验模式.阐明了圣人既能闻君子道、洞识君子道,将君子道内化为品德信念,又能将君子道外化为品德行为,圣人能将天道、人道、君子道集于一身,探索美德,追求美德.论述了君子是"和则同,同则善"的集人道之大成的"善"的探索追求者,是追求四行和的"善"的境界的智者.<五行>的和谐思想既不同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谐思想,也不同于孟子的和谐思想,亦不同于<左传>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相似文献   

7.
<皇朝经世文编>是晚清经世派兴起之宣言书,它的成书,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是魏源的贡献,甚至避而不谈另一核心人物贺长龄.但从<皇朝经世文编>编撰所需的思想基础、<皇朝经世文编>编撰所需的物质条件、贺长龄本人的看法及后人的有关论述等方面来看,在<皇朝经世文编>的成书上,贺长龄做出了比魏源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蒋士铨是清中叶著名文学家,其著作整理集大成者为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忠雅堂集校笺>,但有失收之作.笔者从清人诗文集中辑得佚文五篇.这些被发现的佚作对进一步研究蒋士铨生平、交友和诗学思想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北宋欧阳修晚年曾编"以资闲谈"的<诗话>一卷,由于内容轻松随意、形式新颖活泼,受到后人喜爱.  相似文献   

10.
《高斯得诗话》等讹漏举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宋诗话全编>第9册之<高斯得诗话>、<欧阳守道诗话>、<李曾伯诗话>、<姚勉诗话>中的诗话作者的生卒年讹误作出举正.考证出高斯得生卒年为1201-1275年以后、欧阳守道生卒年为1208-1272年、李曾伯生卒年为1198-1268年、姚勉生卒年为1219-1264年,既可纠<全编·解题>之误,又可补<宋史>、<宋史翼>之阙.此外,还对<欧阳守道诗话>作了补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