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是我们对殷墟卜辞分类与断代进一步探讨的基础。分类主要是依据字体和贞人;断代主要是通过地层关系和卜辞间的内在联系来考察。把经过科学发掘和非经科学发掘的甲骨资料,较为全面地按既定分类标准疏理到各组类的资料库中,由此尝试着对断代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对于"月"、"夕"二字的构形,一般认为在早期甲骨文中以"月"字无点、"夕"字有点占优势,后期甲骨文中则以"月"字有点、"夕"字无点居多。《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则以为花东卜辞中"夕"字无点,加点即为"月"字。笔者通过系统考察后认为,此种论断有失严谨。花东卜辞中依然存在着"月"、"夕"构形混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殷墟甲骨卜辞是殷人卜祭诸神的实录,祭祀对象涉及殷代所有神灵。殷人所构筑的天神系统、地祇系统和人鬼系统,生动呈现了上古社会精神世界的一个侧面,奠定了中国传统宗教鬼神世界的基本模式,其造神特征和对自然神祇的尊卑态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甲骨卜辞语料为基础,把本体作为知识表达和共享的载体,对甲骨卜辞语料连行标注,特别实现了基于本体的语义标注,试图构建语义标注的甲骨卜辞语料库,以便实现甲骨文辅助考释和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5.
殷墟甲骨文甲乙两种子卜辞在祭祀动词的数量、使用频率、组合关系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方面是由于两个家族祭祀习惯的不同,另一方面与刻写者的书写习惯相关。这体现了非同类卜辞语言使用特色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巨大的宫殿、恢宏的宗庙、气势磅礴的王陵,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画面。残断的甲骨卜辞,虽然常常只存留只言片语,但仍可读出百转柔肠。  相似文献   

7.
关于殷墟目前发现的8只铜质"箸形器"的功用,有"筷子"及"烛本"两说。该文赞成石璋如提出的"烛本"说,并为验证此说进行小型的考古学试验。结果表明,作为烛柄之用最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弥勒县西山红万村的彝族支系阿细族,一直保留着一个古老的祭祀仪式--祭火,这是阿细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这重要的节日里没有任何女性参加,世人称之为"男人节".然而,女性虽然不能参加仪式,但从祭拜女神、乔装女性等方面表现出她们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祭火中女性实体的缺失谈起,从社会历史角度如母系和父系社会的发展,宗教角度如女神崇拜、男神崇拜、女性不洁观念,阐释了阿细女性在祭火仪式中地位既高且低的原因,并从经济学和民俗学视角,挖掘了这种复杂的女性观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新平花腰傣地区普遍有祭奄的习俗,奄被当地人供奉为保护神,窀神崇拜和祭奄仪式是花腰傣社会中重要的一种民间信仰,影响着花腰傣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尤其和花腰傣人的农耕文化、婚恋文化、祖先崇拜、民族凝聚力等紧紧相连。它满足了花腰傣对农业丰收的诉求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凝聚了民族向心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说文》宀部字在甲骨卜辞和《诗经》里的使用情况,可以探寻它们在历时状况下的本体发展变化情况:上古时期使用的宀部字成为《说文》宀部字的基本词,并沿用至今,显示了较强的传承性。虚词较少,实词较多;引申义和假借义开始使用。上古宀部字的这种使用情况说明先秦时期是汉语汉字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11.
后稷是周人传说中发明农业的文化英雄,后稷神话体现了高襟崇拜、社稷崇拜、始祖崇拜等郊祀制度的基本类型。后稷的感生神话孕含了原始农业祭时代的高襟求子秘仪;姜媚、后稷之得名与原始祭祀中的农业神话关联很深,成为社稷崇拜的对象;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至为密切,后稷又被尊为“天官”、“灵星”以配上帝;在武王伐商之后,后稷由周人庙祭的始祖而成为郊祀对象,与祖先仪式性的沟通成了国家宗教的中心。周人赋予后稷的诸多宗教功能用来证明王权来源之神圣性及统治的合法性,这一点在出土儒家文献中有简要的阐明。后稷神话与仪式已经孕含了后世国家祭祀礼仪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章介绍了由九部古老献组成的苯教献集,第一次把尘封已久的苯教献公诸于众,为我们更好的了解、研究藏族神话传说和祭祀仪轨的原始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3.
浅议我国古代礼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治”在中国古代传统统治中,起着传统法的重要作用。从其萌芽直至最终鼎盛,礼与当时的制定法始终相形相随,甚而具有超乎制定法之功效。在此对其予以研究,以鉴照于现代法制文明。  相似文献   

14.
商周甲骨文献中文字排列的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的商周甲骨文献来看,我国早期文字记录的排列特征是以右为首,竖行刻写。这样一种传统记录格式是当时人类社会生产、思想观念和文化发展等共同起作用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追求务实、追求科学、追求文明的反映,它对后世的汉字记录方式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齐桓公的霸业不是齐国一国之事,而是以齐国为主、各诸侯国参与而以遵循"周礼",通过"攘夷"与"尊王"建立起来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秩序。以齐国为主的这一新秩序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原先周天子的角色,填补了中原地区由于周王室衰微导致的权力真空,遏制了恶性的攻伐战争,安定了混乱的社会局面,保护了中原华夏族及其创造的先进的礼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是一个讲究礼仪之风的民族,在社交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等四大礼仪。诞生礼体现了土家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婚礼和成年簪冠礼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寿礼体现了土家族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葬礼体现了土家族乐观旷达的生死观。土家族的四大礼仪,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明礼诚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布鲁斯风土理论”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阐明“黑洞”仪式的本质是黑人小说文本的浓缩性,并以小说《看不见的人》进一步印证,提出黑人“认祖归宗”是自我实现的复杂历程的必由之路和最终归宿,指出艾里森种族文化观里程碑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克己复礼”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正确理解“克己复礼” ,关键是弄清“复”和“礼”。“复”意为“践、履” ;“礼” ,是孔子仁道思想即人本思想的表现形式。“克己复礼”就是要约束自己 ,按照制度 (礼 )办事 ,而不是要具体地恢复哪个朝代的礼制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视角探视《背带歌》的群体创造智慧、生命礼俗的传承、多彩的文化积淀、特殊的艺术手法和民歌的文学翻译等景观,从而肯定它的社会价值和它的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作为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间建筑,蕴涵着丰富的"礼"教意蕴。"礼"教之根本要旨是辨尊卑、别名分,它在喜洲白族传统民居中可以分为"外向礼制教化"与"内向礼制教化"。其中"外向礼制教化"要求不同家族的民居在门楼、照壁、间数、屋顶等诸多方面严格遵循不同的建筑规格,从而标识出家族集体在等级社会中的身份与地位;"内向礼制教化"是"外向礼制教化"的延伸,其实践表现为在建筑空间中对"合"、"方"、"中"、"正"等一系列主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