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在人体寄生所致疾病,随寄生部位不同有不同表现,寄生于皮肤肌肉,可成为皮肤肌肉囊虫病.大理地区部份人群喜食生猪肉,生皮及未熟猪肉等,因而易发皮肤肌肉囊虫病,本组选择260例有食生猪肉病史,和临床症状者,作血清囊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捡测结果211例阳性,阳性率81.1%,58例健康体捡血清全部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年来在我科诊断为脑囊虫病的6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儿童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其中癫痫、头痛为最常见症状。CT检查发现囊虫病灶,平扫与增强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按临床表现可将脑囊虫病分为6型;CT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学龄儿童高于小年龄组;本地傣族高于其他民族;农村高于城市;丙硫咪唑15~20mg/(kg.d)口服为最适合剂量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脑囊虫病治疗效果。方法:612例住院脑囊虫病病人,按头颅CT(绝大部分)或MRI(较少部分)扫描诊断分为441例急性脑囊虫病和171例慢性脑囊虫病,均采用吡喹酮(25mg/kg.d)治疗3疗程(每疗程服药9d),各疗程间隔1~2mo。追踪观察半年。结果:不同时期治疗有效率存在差异,急性期治疗有效率90.46%,慢性期治疗有效率36.78%。结论:急性期脑囊虫病治疗疗效好,脑囊虫病应尽快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年来在我科诊断为脑囊虫病的6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儿童脑囊虫病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其中癫痫、头痛为最常见症状.CT检查发现囊虫病灶,平扫与增强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单房囊性结构.结论:按临床表现可将脑囊虫病分为6型;CT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发病率学龄儿童高于小年龄组;本地傣族高于其他民族;农村高于城市;丙硫咪唑15~20mg/(kg·d)口服为最适合剂量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脑CT检查、循环抗原及抗体检测方法,对408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三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说明三种方法都是诊断脑囊虫病的好方法,综合运用三种方法。可提高诊断率和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CT对224例围产期窒息儿进行脑CT扫描.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184例,阳性率为82.1%。结果:对于HIE及其分期的判定,CT比临床更具有客观性:脑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有一定关系,窒息越严重,脑损伤越严重:HIE损伤越严重,并发颅内出血的机会越多:HIE损伤越严重,预后相对较差。结论:CT对HI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7例脑室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行侧脑室脑囊虫摘除术,9例行第四脑室脑囊虫摘除术,2例行侧脑室脑室镜脑囊虫取出术,2例第三脑室囊虫行药物驱虫保守治疗,术后进行脱水和抗囊虫治疗。结果:15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缓解,随访3个月~24个月未发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2例无颅内高压患者行药物驱囊虫保守治疗,症状得到改善。结论:MRI对脑室型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外科手术治疗是脑室型脑囊虫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瑞萍 《甘肃科技》2005,21(12):189-189,135
目的:评价螺旋CT冠状位扫描在鼻付窦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在我院进行鼻付窦检查的52例病例进行了横断扫描及冠状位两种方法的扫描,对其所见进行了对照分析,并对进行手术的病例行病理对照。结果:与轴位CT相比较,冠状位CT图像清楚地显;示了46例上颌窦口,47例额窦口,44例筛窦口及42例蝶筛隐窝,清楚地显示了28例肿瘤的起源及生长方向,1.6例恶性肿瘤的破坏范围,清晰地展示了7例鼻付窦的先天发育异常及畸形,12例外伤所致的颅底骨折脑脊液漏口等。结论:鼻付窦螺旋CT冠:吠位扫描在显示正常鼻付窦窦口、先天性变异、肿瘤生长方向、起源及破坏范围以及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口等方而优于轴位CT,可以做为鼻付窦疾病的常规CT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CT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的估价,CT扫描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其脑室脑池形态、脑室/颅腔比率、中线结构移位等变化特征,从而估价颅内压,其结果与颅内压监测结果对照,分析颅内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1)CT显示三脑室、基底池受压明显或消失,脑室/颅腔比率越小,中线结构移位越严重者,颅内压升高超明显;(2)颅内压越高,预后越差,生存质量越低;(3)CT能够估价颅内压,并由此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诊断及随访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围产期窒息史,I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足月新生儿220例的CT资料,其中。102例进行了CT复查。结果:220例HIE中,轻度128例,中度63例,重度29例;102例CT复查中,正常47例,外部性脑积水3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1例,脑软化灶22例,脑萎缩13例,脑穿通畸形15例,脑白质减少10例,死亡2例。轻度者复查表现为正常或外部性脑积水,而中、重度者复查则多表现为上述其它各种不可逆后遗症。结论:(1)CT在诊断和随访HIE中具有重要价值;(2)HIE的预后与CT分度有关,轻度者一般预后良好,中、重度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T薄层靶扫描在肾上腺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5例病人56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病变的CT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形态、大小、密度及边缘情况。CT检查均为平扫与增强及薄层靶扫描。结果:肾上腺增生22例,CT表现主要为体积增大,其中髓质增生14例,肾上腺皮质增生8例,两者在形态及大小的CT表现无差别;肾上腺皮质增生中结节性增生4例,增强扫描后均为轻度强化;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增强扫描后,轻度强化5例,中等强化7例,明显强化2例。34例肾上腺肿瘤性疾病的CT影像诊断符合率为77.14%。在定性诊断中,CT诊断与病理结果相一致有39例,误诊17例。结论:CT靶扫描在肾上腺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CT对大多数的肾上腺肿瘤性疾病诊断较为敏感;对于肾上腺髓质增生与皮质增生的鉴别,则没有明显的特异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可与皮质结节性增生鉴别。  相似文献   

12.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专性寄生性病害,在大理地区对白菜、青菜、花菜、甘蓝、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危害十分严重,而且有逐年加重趋势,发病受害面积每年以10%的速度增大,到2007年经统计:全州发病面积达12000hm^2,产量损失率达〉30%.  相似文献   

13.
傅信东  王丽玲 《江西科学》2009,27(6):902-905,908
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I)对脑梗死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对3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h内行CT平扫、CTPI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结果为32例患者中8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梗死征象,所有患者CTPI均发现脑灌注异常。脑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TPI能够在脑梗死发病的超早期发现病变,明确梗死灶存在及其范围、位置,预测半暗带区域,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地区1135例胃粘膜活检病理分析.探讨胃粘膜慢性病变与胃癌的发病模式.对男女发病率、胃癌的发病年龄探讨,提示胃癌发病率有前移趋势,并对胃部疾病的好发部位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干梗塞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方法,以及预后。方法:根据20例脑干梗塞临床资料,参阅有关文献,分析脑干梗塞发病机制,探讨其诊断方法,预后以及如何进行防治。结果:在20例脑干梗塞中,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者11例,脑血栓5例,短暂性脑缺血2例,糖尿病2例,脑出血1例和心肌梗塞1例。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梗塞的最常见原因;病变发生的部位及进行脑CT检查的时间可能影响CT影像的真实性;脑干梗塞治愈率低,死亡率及病残率高。为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及时抢救,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脑囊虫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脑囊虫病患者103例行MRI检查和DWI检查,分析MRI检查、DWI检查及MRI结合DW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总结MRI结合DWI诊断脑囊虫病的相关性.结果 DW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MRI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结合DW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明显高于MRI检查和DW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DWI检查、MRI结合DWI检查均与脑囊虫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MRI结合DWI检查是脑囊虫病的有效诊断手段之一,可显著提高脑囊虫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笔者对3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CT扫描,其中200例显示有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CT表现分为三型:中央型、侧后型、外侧型。伴有硬膜囊受变形,神经根受压,移位、水肿;部分病例伴有椎间盘退变、膨出、钙化及椎体骨质改变。CT扫描可以直接显示椎间盘本身,可为椎间盘空出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2例肝血管瘤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肝血管瘤在CT上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延迟期呈填充改变.结论:CT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27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5例,叶外型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删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21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83%)高于普通CT检查(59%)。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可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经CT证实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与CT分析。12例中,男11例,女1例,年龄为1~15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运动障碍等。CT扫描表现为脑外均匀的低密度区,呈圆形,椭圆形或类方形,增强后无强化效应。囊肿部位多发于颞极,枕顶部及外侧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