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不同掺杂离子对包钴包亚铁型磁粉在热自理过程中钴离子宏观扩散行为的影响,通过化学剥离分析的方法分析技术自理后的磁粉表层然离子的分布,结果得到掺杂离子对然离子宏观扩散所起阻碍作用能力大小与其有效半径有关,它们的相对阻碍作用能力比较为:Zn^2+〉Mn^2+〉Mn^4+〉La^3+〉Mn^7+,,其临界剥离度分别为:Zn^2+58%、Mn50%、Mn^4+29%、Mn^7+17%和La^3+29%  相似文献   

2.
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CaS∶Mn2+橙红色荧光化合物,用XRD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系统考察了各种不同浓度下的Mn2+离子激活剂对发光性能影响.初步认为,微波辐射能使Mn2+离子在CaS基质晶格中均匀扩散,并能提高激发剂的掺入量,阻止Mn2+离子的簇集,延缓Mn2+离子对的形成.合成方法可得到晶相纯、粒度细小均匀、稳定性高、防潮性好和发光效率高的CaS∶Mn2+荧光体.  相似文献   

3.
测量并对比了掺Mn刚玉晶体在中子辐照及退火处理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的结果,发现Mn^2+,和Mn^4+的浓度降低,而Mn^3+浓度增加,虽然Mn离子的掺杂浓度并无改变,但其价态由于中子辐照而引起了改变,实验结果还表明,中子辐照可晶体内形成Mn^2+与F^-心的复合体,但退火后则有一部分转化为Mn^2+与F心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4.
测量并对比了掺Mn刚玉晶体在中子辐照及退火处理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结合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的结果,发现Mn2+和Mn4+的浓度降低,而Mn3+浓度增加,虽然Mn离子的掺杂浓度并无改变,但其价态由于中子辐照而引起了改变.实验结果还表明,中子辐照可在晶体内形成Mn2+与F-心的复合体,但退火后则有一部分转化为Mn2+与F心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溶液中介稳态物种Mn(Ⅲ)Mn(Ⅳ)的合成原理与方法,并测算吸收光谱,给出了介稳态物种测定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氧化铈对Cu-Mn-O燃烧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反-色谱技术考察了Cu-Mn-O及Cu-Mn-Ce-O催化剂的甲苯完全燃烧活性;通过改变氧的浓度,研究了CeO_2对Cu-Mn-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TPR、TPOT和氢氧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CeO_2能够增加催化剂表面的贮氧量,提高吸氧能力,改进供氧性能,进而提高Cu-Mn-O催化剂在低氧比时的无化活性,也能使还原后的Cu-Mn-O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Fe^3+和Mn^2+离子的SCF-d轨道理论,通过分析杂质离子引起晶体中局域结构的变化,研究了晶体CaO和YAG中掺杂Fe^3+和Mn^2+离子的零场分鲜明立方分量α和三角分量,合理地解决了在同一种晶体中掺杂Fe^3+离子的零场分裂比Mn^2+离子的大,有时甚至大1个数量级的疑惑。  相似文献   

8.
CaS:Mn^2+荧光体的微波辐射合成及发光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微波幅地合成CaS:Mn^2+橙红色荧光化合珠,用XRD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系统考究了各种不同浓度下的Mn^2+离子激活剂对发光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环盘电极技术研究中位-四-磺基苯基卟啉的铁、锰配合物(FeTPPS和MnTPPS)的氧化还原性能.比较均相溶液中它们对氧电还原的催化作用,发现FeTPPS的电催化活性优于MnTPPS,但尚依赖于溶液介质的性质.用电聚合方法将FeTPPS和MnTPPS分别嵌入聚吡咯中制成聚合物修饰电极,可改善电催化性能,不仅使氧还原电位正移,而且增大还原电流.讨论了聚合物修饰电极对氧还原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在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亚砜(DMSO)混合溶剂中的多硫离子平衡表明,无论在Z=2或8/3的溶液中,当表现浓度减小时,都有利于多硫离子的降解。并且溶液中多硫离子之间的化学平衡,都随混合溶剂的组成变化,也即和介电常数有关.低介电常数有利于低聚合度的多硫自由基离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以直接氧化法生成的初级化学二氧化锰经过重质化后所制备的化学二氧化锰(CMD)的半导体性质,以及质子在MnO2晶体内部的扩散速率对MnO2电池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特征,其电子浓度和电子迁移率均比初级品增大,在9mol/LKOH溶液中进行放电时,主要是由质子在MnO2晶格中的扩散来决定MnO2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稀土五硼酸盐LaGdMgB5O10中掺杂离子Ce3+、Mn2+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测定,发现Mn2+离子呈现622nm发射峰和592nm发射峰。根据相应的发射峰的激发光谱,结合晶体场理论分析,前者来源于Mn2+离子的跃迁;后者来源于Mn2+离子的跃迁。并初步探讨了双峰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Mn-Co二元B位复合钙钛石型氧化物LaMnyCo1-yO3对CO氧化的催化能及其与催化剂的固体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从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互补的观点讨论了影响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Mn,Co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性质的不同会影响催化剂的结构、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和氧的吸附性能,进而影响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在富站区,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金属钻离子的状态,富锰区主要与锰离子和催化剂的缺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1MH2SO4中,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Ⅳ)对Mn(Ⅱ)有均相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离子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控制,Mn(Ⅱ)的氧化产物为MnO2。但Ce(Ⅳ)的催化能力与其在铂电极上再生的速率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催化作用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25℃条件下,以NaClO4为支持电解质的水溶液中,Mn(Ⅱ)-PAR,Co(Ⅱ)-PAR显色反应的离子强度效应,考察了当溶液离子强度I=0.21 ̄2.02时,显色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变化,得到I=0时热力学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16.
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As-Mo杂多阴离子修电极,在0.3mol/L H2SO4溶液中及0.70V~0.00V电位范围内,该电极具有三对可逆氧化还原表面波,它们分别对应于As-Mo杂多阴离子中Mo的三个2电子氧化还原过程,这三对表面波分别对NO2^-IO3^-及AsMo12O^340离子具有电催化活性,文中给出了其催化机理及浓度响应范围。  相似文献   

17.
刘洪波  罗宏 《贵州科学》1998,16(4):266-271
研究电解锌过程中电解液锰离子浓度对阳极保护层MnO2沉积的形态、形成机理、对铅阳极的保护作用和对阴极锌质量的影响。指出ZnSO4电解液[Mn^2+]应该保持在3 ̄5g/L,并注意维持在整个系统中该浓度下的锰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Mossbauer谱和PAT寿命谱对纳米SnO_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nO_2的界面相和在真空环境处理造成的氧缺陷,使Sn4+的离子特征下降,改变了样品的超精细结构参数。根据正电子在表面缺陷湮没的两种不同机制,分析了捕获缺陷的类型及其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纳米SnO_2晶界缺陷处Sn原子附近的电子密度较大,结构中的氧缺陷使电子密度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使用代表性酸碱组分定量表征大气颗粒物酸碱性的方法, 通过对颗粒物样品的水溶液进行微量酸碱滴定及其水溶性离子浓度测定, 利用酸碱平衡原理和溶液中离子 电荷守恒原理, 计算 出单位质量颗粒物中 6 种代表性酸碱组分的分析浓度, 能够量化颗粒物的酸碱性强弱和变化特征。将 1 mg 颗粒物加入到不同pH 值溶液中, 把计算得到的消耗氢离子的量与溶液的初始 pH 值进行多项式回归, 发现回归公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 表明该多项式可以定量表征单位质量颗粒物对不同pH 降水的中和能力, 适用于估算较低离子浓度的降水捕获颗粒物后pH值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MnO3在高炉型高钛渣中的物理化学规律,指出渣中MnO的还原应能够独立达到平衡,其平衡分配系数随炉渣碱度升 高而升高,随渣中TiO2焦点量升高而下降。平衡时渣中MnO的还原率在60%-7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